- 體驗設計原理:行為、情感和細節
- 周雷編著
- 9字
- 2023-12-13 16:12:56
第1章 產品體驗設計
1.1 生活中的體驗設計
朋友向我推薦了一家餐廳,說那兒的餐品好,服務和環境也好。我們去得比較早,若稍晚一些恐怕就要經歷殘酷的排隊了,不過也可以接受,誰叫這家餐廳優秀呢!我們被服務員帶著走過了一條不算長的安靜走廊,走廊布置了氛圍燈并播放著音樂。十幾秒的時間已經讓我從外面的吵鬧聲中脫離出來了,這可真是一個沉浸式的典型案例。
這里的裝修并不奢華,但軟硬適中的椅子、整齊擺放的餐具與干凈整潔的餐桌足以讓人呼吸通暢。相反,我感覺過于奢華的裝修反而會給人一種壓迫感,令人不適。因為餐廳的多人桌在另一個區域的隔間,所以整體的用餐環境沒有久別重逢、多人暢飲的激動場面,更多的聲音來自兩三人的閑聊聲,雖不吵,但也沒有特別寂靜。這里的菜品均為搭配好的組合,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如有不同口味的需求還可以多組單品自由調換,既解決了選擇困難的問題,也保證了選擇的靈活性,這就很厲害了。外加服務員的簡單解釋,我們輕松地點好了餐,流程很順暢。
再說菜品,這里的菜品是統一的調性,不豪華,但精致,并且還都非常好吃(這很重要)。用餐的桌位雖已坐滿,但是在用餐的過程中我們還是可以隨時叫到服務員的,因為在這里對服務員采取分塊管理的方式,一個服務員只負責幾桌的顧客,所以很少看到服務員匆忙地走來走去的場景,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服務員負責所有的顧客,那么即便這家飯店的服務員再多,也必然會是亂糟糟的,這或許就是內部結構對表現層面的影響吧。
“這家餐廳真好,我們以后可以常來。”我對我的朋友說。“那你可得提前過來,如果是飯點過來,那說不定得在外面排上幾個小時的隊了。”朋友回應道。
體驗好的餐廳可能要等位幾個小時,而這幾個小時卻很難熬,這似乎是一個不太好解決的矛盾。但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無外乎好的東西供不應求,才讓人寧愿等幾個小時,也要選擇這些體驗好的餐廳。我一直喜歡去不同的餐廳體驗用餐時的感受,這也是我個人的一個小癖好。我去過很多餐廳,有些餐廳雖然很貴,但只是裝修得金碧輝煌、食材貴,整體的體驗感受不怎么樣,甚至有些服務員還會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傲慢勁兒,讓人不舒服;有些餐廳是桌位小,盤子很大,食物很少,單看是好看,但擠在桌子上,整體就不美觀;有些餐廳推出的某道菜未考慮就餐人數,如一道菜是3人份的,而實際上有4個人就餐,這種情況沒有被提前提醒,你也不好意思去問,顯得自己像一個“事兒媽”。細節不到位的昂貴餐廳有很多,多數情況下我都是只去一次,然后作為跟朋友“吐槽”的談資罷了。
那么,是什么決定了我們對一家餐廳的整體感受呢?菜品好吃、安靜的走廊、舒適的椅子、愉悅的服務、合理的擺盤,這些都是決定用餐體驗的重要因素,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行。
當然,我們日常生活的體驗不只有用餐,從我們早上被鬧鐘叫醒、洗漱、用杯子沖上一杯咖啡或其他飲品、出門、開車或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再到上班或上課,直到晚上我們躺在床上,都是在體驗不同的生活元素,而這些體驗又都是由各種元素內的各個部件所組成的,這些部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組成了一套完整的體驗系統。好的體驗能夠讓人整天愉悅,而差的體驗則會挑戰人的心情底線。
- 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
- Python 3.7網絡爬蟲快速入門
- Learning Spring 5.0
- Data Analysis with IBM SPSS Statistics
- Kotlin Standard Library Cookbook
- Visual C++應用開發
- Hands-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with Python
- Getting Started with Laravel 4
- Learning jQuery(Fourth Edition)
- Advanced Express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C語言從入門到精通
- 輕松上手2D游戲開發:Unity入門
- Learning Material Design
- 并行編程方法與優化實踐
- Go語言從入門到進階實戰(視頻教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