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產品經理:AI時代PM修煉手冊(修訂版)
- 張競宇
- 3422字
- 2023-12-06 16:52:46
前言
當前的互聯網科技革命為我們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進步,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但也產生了泥沙俱下的效果。今天我們看到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取代的并不是舊的發展技術和發展模式,而是人類本身的勞動和創意。如果你所在行業涉及創作、繪畫、剪輯、編曲、配音,你一定會感受到人工智能內容生成(AIGC,AI-Generated Content)技術發展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為了迎接這樣的挑戰,我們每一個人都迫切需要基于我們所在行業做一些準備,否則很多工作都會被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產品所取代,比如我的一個從事美術設計的朋友就已經掌握了人工智能繪圖工具,通過參考人工智能自動生成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創作靈感。
“學習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不僅僅是為了保住我們目前的工作,而且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目前的工作。例如,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草圖,我們可以減少對于客戶需求理解上的誤差,并能夠更快速、準確地完成設計方案。同時,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也能幫助我們在高壓力的工作中保持專注,避免因為疲勞而出現差錯。”
你敢相信嗎,上面這段話就是我通過AIGC軟件在3秒內生成的,人工智能不僅從邏輯上延續了我上一段話的內容,而且還從另外一個全新的角度闡明了人工智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怎樣的改變。盡管你可以悲觀地認為AIGC替代人類勞動和創意讓人類變得更懶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人工智能產品已經開始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學會利用人工智能幫助我們提升工作效率和啟發我們的靈感創意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素質和能力。
本書不僅會幫你理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更進一步,還會幫你理解人工智能產品是如何被設計和通過工程化的手段訓練出來的。
人類并不缺乏想象力,1818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中就出現了具有意識的人造生命角色。正是由于近幾十年來底層基礎設施飛躍式的發展讓小說中的產品形態逐漸成為了可能。具有超強算力芯片的商用化普及,支持多模態預訓練模型的日新月異,針對各垂直行業的專用計算芯片的開發平臺的誕生,仿佛讓我們看到了類似1985年微軟發布了Windows 1.0后,各類軟件創新如雨后春筍般誕生的場景。理解這些基礎設施的發展歷程和基本原理,并掌握如何利用這些基礎設施推進人工智能產品的開發就成為了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的重要能力。
由于人工智能產品的迭代方式、創新邏輯和自生長特性都與傳統的軟件產品開發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因此人工智能行業的職業內涵與互聯網或傳統軟件行業有較大區別。人工智能人才大體上可以被分為以下兩類。
●一類是那些可以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工程師,例如算法工程師。根據所要解決的具體場景和問題,又可以再細分為圖像處理算法、推薦算法、自動駕駛算法、語音識別算法等方面的工程師。
●另一類是可以將人工智能技術和行業知識相結合,并通過產品和項目的落地實現最終商業目標的人才。這類人才中很重要的一類職位就是人工智能產品經理。
第一類人才即技術工程師顯然成為企業招聘的首要對象,第二類人才比如人工智能產品經理卻往往被忽視。
冷靜分析一下從科研到商業價值轉換的過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為商用價值的部門研究表明:每一美元的科研投入,需要一百美元與之配套的投資(人、財、物),才能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另外,從產品到商業變現還需要市場運營推廣的投入。
1:100就是純粹的技術成果到產品落地的距離,而如果再加上市場運營推廣的投入,這個比例將會更驚人,如圖0-1所示。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在很多領域都還不成熟,再加上賦予了人工智能技術升級后的產品和服務,在當下還并不能保證都被用戶認可并轉化為商業價值,在這種前提下企業花重金招來了一大批第一類人才而幾乎沒有第二類人才,風險不言自明。

圖0-1 科技成果轉化為商業價值的過程
在人工智能時代,技術的快速革新要求企業和產品經理升級舊的認知體系,與時俱進。本書寫作的初衷就是幫助企業和產品經理實現這種知識升級,嘗試回答以下問題:什么是人工智能產品經理?企業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產品經理?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傳統產品經理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和知識才能成為人工智能產品經理?在如今社會分工愈來愈細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產品經理如何通過有技巧的溝通,協調公司資源幫助企業規避投資風險、創造商業價值?
路線圖
強烈建議讀者按照章節順序閱讀,本書嚴格按照從理論到實踐的邏輯進行章節編排,幫助讀者重新梳理人工智能產品管理知識體系,內容涉及人工智能產品管理過程中需要的理論知識、技術背景和邏輯、工作流程、溝通技巧、思維方式等。
第1章敘述了本書的邏輯基礎和背景前提,定義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產品特性,并描述了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對產品經理的要求,最后從思維方式、知識體系、工程經驗三個角度描述了如何入門這個有挑戰性的職業。
第2章首先描述了行業知識和經驗對于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的重要價值,其次定義了什么是行業專家,最后為人工智能產品經理提供了一種修煉成為行業專家的學習和實踐方法論。
第3章重新定義了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的基礎技能“需求分析”,描述了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需求分析工作和傳統方式的區別,并從需求量化角度對產品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4章描述了人工智能產品的構建原理及必要的組成部分。這一章內容可以幫助讀者快速構建形象具體的人工智能產品輪廓,讓人工智能產品不再神秘。
第5章從機器學習工程實踐對人工智能產品經理提出的需求出發,幫助人工智能產品經理從機器學習的本質、邏輯處理流程、常見算法及開發平臺等不同維度構建機器學習知識體系。
第6章從技術預研、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參與研發過程和產品運營等維度描述產品經理在人工智能產品的工程實踐中的工作流程,并在每個環節中都提供了一些工程實踐方面的經驗和技巧供參考。
第7章介紹了一種端到端產品管理方法論,另外還介紹了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的跨部門溝通技巧,以及一種用“CEO視角”進行產品管理的思維模式。盡管人工智能產品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自主產生創意,但人與人的溝通交流的能力在工作過程中卻變得更加重要,本章描述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溝通策略。
你可以從本書中獲得什么
如果你目前已經是產品經理,想轉型做人工智能產品,那么無論你來自哪個領域,我相信這本書都會給你提供一個看待人工智能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全新的角度。本書提供了一種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傳統領域問題的思維方式。
另外,本書嘗試通過描述人工智能產品的體系架構和設計流程,幫助你建立一種完整的認知體系,這種體系架構和設計流程與你過去的經驗相比一定有很多不同之處,這種差異也對想轉型的產品經理提出了從能力模型到思維方式的升級需求。除對理論和思維模式的總結外,本書特意準備了人工智能產品的工程實踐案例,幫助你消化理解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本書也描述了產品經理在面臨這些新的工作方式和流程時可能會面臨的挑戰,針對這些挑戰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經驗參考。
如果你沒有從事過產品經理這個職業,這本書會幫助你構建對這個職業的宏觀理解。本書的內容并不包含產品經理的基礎專業技能,例如功能與交互設計、用戶調研技巧等。盡管這些技能作為產品經理的基本功也非常重要,但是本書傾向于從方法論和思維模式的角度,去分析人工智能產品管理工作中的每個環節,如果你想成為人工智能產品經理,那么可以利用本書提供的這些方法論和思維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方法。
如果你是企業主,你會從本書中找到下面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工智能產品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時代對傳統產品和服務模式造成了什么樣的沖擊、帶來了哪些機遇?如何結合企業的優勢實現現有服務和產品的智能升級?企業在挑選人工智能人才時需要重點考察候選人的哪些能力和素質?企業在投資人工智能產品研發時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
致謝
寫書就像登山,過程中充滿了荊棘坎坷,幸有家人的關愛和朋友們的支持,讓我堅持到了最后。當攀登到了山頂回過頭看去,遇到的所有困難和挑戰都變成最美的風景,我非常感激。
我要感謝出版社的編輯林瑞和老師,他始終支持我保持自己的風格。寫作的過程也是尋找自己的過程,只有保持最真實的自己才能寫出最有力量的文字。
我還要感謝梁寧老師的點撥和認可。《產品思維30講》作為一門產品經理必修課,在我的寫作過程中給我很大啟發;和她的交流也讓我感受到產品大師的情懷、超高的職業素養以及淵博的學識。
我的好朋友們也對這本書的內容提供了寶貴的建議,感謝你們:張冬艷、張俊鋒、李博、李興林、李智博、苗帥、朱天成、Tim Hudson、小拉、王洪陽。
最后要感謝我的家人,你們是我堅持的理由,我愛你們。
張競宇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