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的出現給許多人帶來了曙光,幫助他們擇校擇專業。
雪峰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去一個學校的王牌專業,就不要去牛逼學校的垃圾專業。
他是本著就業目的給大家提出的建議,畢竟如果你從大學四年就開始專攻于你自己選擇的專業,絕對比那些到了研究生在跨考的人更有優勢,學的更多。
但是不得不提,這里面忽視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轉專業。
轉專業意味著一次試錯,就像是多一次機會,很多人會擔憂,你到時候跟不上怎么辦,但其實,你大一學的東西相差不多,都是什么數學英語之類的,所以你轉專業是完全來得及的,我覺得考一個名校的話,即使你出去不是干本行工作,那你有名校的頭銜,人家也會愿意要你。
雪峰的意思是,你又費那么大勁選專業,又轉,最后又不干本行工作,那這個專業選擇權又有什么意義呢?
他的建議更多的是給家長一個從專業到就業的一條龍建議,如果每個人都是出來后去找本專業的工作,那我感覺人們考研的壓力會小很多。
但那其實又面臨著工作崗位缺失的問題,你可能本專業報考的人賊多但是沒有那么多崗位,導致考公考編的壓力會更大。
以上純屬個人拙見,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家庭,他們沒有權利在追尋自己夢想的道路上堅持下去,很多人會被現實擊垮,最后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挺理解不了有些評論家夸夸其談,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那請問我能不能在煙草局發光發熱呢?
新聞專業經管專業出來就是純打工人,不干別的就賺不到錢,結果一些評論家,站出來,觍著臉在這怒批誰誰誰,我就問,你敢講真話嗎?
大家心里有數,這個專業好不好,直接看畢業生去向和收入就可以了,用不著你在這嗶嗶賴賴,怎么了,張雪峰把事實講出來你急了?
一旦拉車的人不拉車了,坐車的人就急了,趕緊站出來,對著拉車的說,你們要吃苦,你們要努力。然后轉頭繼續紙醉金迷不問世事。
只有真正關心人民的才配叫做人民jour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