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加尼亞蟲——最早的動物

加尼亞蟲是一種生活在5.5億年前的奇特動物。它是最早出現(xiàn)的多細胞生物之一,屬于一個至今尚未被破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埃迪卡拉紀出現(xiàn)了許多奇異的生命,加尼亞蟲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身體與今天的所有生物都不同。與加尼亞蟲生活在一起的動物具有最早的外骨骼,它們用堅硬的外殼來保護自己,以便在日益惡劣的環(huán)境中存活下來。

加尼亞蟲是一種生活在埃迪卡拉紀的生物。除不列顛群島外,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加拿大的一些化石遺址中都有它的身影。它的長度超過半米,看起來像植物,但它的解剖學特征表明它并不屬于植物界。加尼亞蟲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藻類,后來又被認為是一種海筆(由許多水螅蟲群居形成的生物體)。雖然加尼亞蟲和海筆看起來很相似,但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加尼亞蟲的生長方式與眾不同,它會在葉狀器官頂端而不是基部長出“新芽”。加尼亞蟲生活在相對較深的海床上,并被一個圓形的固定器錨住。由于海底缺少陽光,加尼亞蟲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它也沒有嘴或消化道。它的葉狀器官可能是用來過濾食物或從周圍的海水中吸收營養(yǎng)的。它的身體平面上具有交替的分支,缺乏現(xiàn)今大多數(shù)生物體具有的兩側對稱性(沿著中心軸對稱)或徑向對稱性(圍成圈)。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加尼亞蟲是一種獨特的生物,很可能與任何現(xiàn)存的動物都沒有密切的關系。

加尼亞蟲化石已經(jīng)成為埃迪卡拉生物群的一個標志。它是首個被確認為是前寒武紀的化石,而多細胞生物被認為最早出現(xiàn)在寒武紀。加尼亞蟲化石于1956年在英國萊斯特(Leicester)附近的查恩伍德森林被發(fā)現(xiàn)。最初的發(fā)現(xiàn)者是一個名叫蒂娜·尼格斯(Tina Negus)的女孩,她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地質學老師,但這個標本所在的地層被認為太古老而不可能有化石,所以她的發(fā)現(xiàn)并未得到重視。第二年,一個名叫羅杰·梅森(Roger Mason)的男孩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化石,而他的發(fā)現(xiàn)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隨后,這塊化石中記錄的生物以他的姓命名為Charnia masoni。

加尼亞蟲是已知最古老的復雜生物。

后來,尼格斯的貢獻得到了認可,梅森和尼格斯因發(fā)現(xiàn)了加尼亞蟲化石而共享殊榮,而且尼格斯被認為是真正的第一個發(fā)現(xiàn)該化石的人。與埃迪卡拉紀的許多生物一樣,加尼亞蟲身上仍然謎團重重。

動物、植物、礦物

在埃迪卡拉紀的眾多奇怪而黏糊糊的動物中,有一些逐漸形成了堅硬的外骨骼,克勞德管蟲就是其中之一。克勞德管蟲像一個奇特的小杯子,它們常常聚在一起,組成“礁石”。克勞德管蟲能從一根手指那樣的寬度長到比手掌還長,它們的外形尚不可知,體內或外圍可能存在軟體部分。盡管克勞德管蟲在某些地層中數(shù)量極多,但它們從未與軟體動物一起出現(xiàn),這表明克勞德管蟲和軟體動物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中。克勞德管蟲的外骨骼暗示著一場全新的競賽已經(jīng)開始,即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生死搏斗。在某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克勞德管蟲化石中,多達1/4的克勞德管蟲的骨骼上有洞,這些洞可能是其他生物攻擊或鉆入造成的。無論攻擊者或鉆入者是誰,它都是一個目標明確的獵人,因為與克勞德管蟲生活在一起的類似的有外骨骼生物身上并沒有這樣的洞。克勞德管蟲化石是有關對抗捕食的最早證據(jù)之一,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搏斗一直影響著生物的進化過程。

埃迪卡拉紀 6.35億~5.41億年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鹤山市| 阳曲县| 远安县| 襄垣县| 张家港市| 怀仁县| 郑州市| 新闻| 德江县| 南靖县| 剑川县| 高陵县| 斗六市| 望江县| 西华县| 宜宾县| 伊宁县| 永兴县| 高青县| 兴宁市| 廊坊市| 锡林郭勒盟| 南京市| 屯门区| 呈贡县| 宁化县| 同德县| 嘉兴市| 镇宁| 阿克陶县| 井研县| 遂川县| 湟中县| 东明县| 股票| 二连浩特市| 剑河县| 涞水县| 明光市|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