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力:為什么只為某些人所擁有
- (美)杰弗瑞·菲佛
- 2633字
- 2023-07-25 18:10:10
推薦序 用全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看待權力
鄭曉明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長聘教授
權力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稒嗔Α芬粫怯伤固垢4髮W商學院著名組織行為學教授杰弗瑞·菲佛所著的一本權威指南,它提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幫助讀者深入了解權力的本質和影響,并在組織和社交系統中取得成功。此書主要包括四部分“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權力”“權力路線圖”“權力保衛戰”“踏上你的權力之旅”,通過來自商界的案例,詳細地為我們指明了通往權力的道路。
文章伊始,作者就開宗明義地提出權力是“爭”來的,而不是“等”來的。職場中的傳統觀念是“槍打出頭鳥”,多數人會默默做事,天真地認為自己所做之事會被老板所注意和重視,自身的工作業績是取得權力的必要保障。然而,作者提醒讀者要認識到殘酷事實,出色的業績也許不能幫助自己取得職場豐厚的回報,在不完全公平的現實世界里,要想生存且獲得成功需要策略性行為。因此,擴張權力和運用權術是非常有效的生存技能。事實上,出色的業績與取得權力之間因果關聯更像是組織情境下的“休謨問題”,寄希望于通過出色的業績獲得權力不過是一種盼望和信心,而不是理性事實。出色的業績無法確保晉升,更不能自發地帶來權力。作者提出本章的核心觀點,即“你的領導對你的承諾以及你們之間的關系,通常比工作績效更關鍵”。在組織中一旦處于被忽視的狀態,個體很難通過業績取得令人滿意的晉升,這就需要通過提升“曝光效應”確保公司領導掌握你的工作全貌,主動地向領導匯報工作進展、難點和對策。更重要的是,要探明領導如何看待你所做事情的意義,并聽取其意見采取行動,這一過程就是作者所提倡的“比語言更有效的恭維”,因為這種恭維可以提升領導的自我感受,促使領導感覺到你和他們很相似??偠灾?,別人記住了你,就等于選擇了你。
作者向讀者展示如何獲得權力。首先,權力大小通常與職業平臺高低緊密相連,并非所有的職業平臺都有同等價值,選擇高起點職業平臺對個體獲取權力具有極大幫助。因此,作者提出應學會觀察職業平臺的高度,如對比相對薪酬,辦公室位置和設施尋找出最具實權的部門。
其次,權力“馬太效應”會導致個體資源螺旋式增長,繼而衍生更多數量的資源。作者提示讀者應靠近和選擇擁有高附加價值的職業平臺,高附加價值意味個體有機會控制更多數量的物質資源、預算資源和人力資源。畢竟,個人權力通常發軔于自身所在的職業平臺,以及所處職位所天然具有的資源控制力。因此,個體獲得對組織各種資源的掌控,是通向權力之路的關鍵一步,當個體一旦擁有雄厚的組織資源,維護權力本質就是資源自我強化、增值和衍生的過程。再次,通過發展人際關系助力獲得權力。個體要學會診斷人際關系結構,通過有效開發社會資本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注入動力。事實上,人際關系與權力具有相互強化的動態性,一方面,良好人際關系使得個體嶄露頭角、脫穎而出,權力和地位也伴隨而來;另一方面,當權力和地位處于高位時,維護人際關系也較為游刃有余、得心應手。作者指出最佳關系策略是“認識大量來自各行各業的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漫無目的“廣撒網”,而是有策略性地開展人際關系活動,就像作者所說“人際關系需要的不是時間,而是規劃”,努力跳出自身的舒適圈,鼓足勇氣與背景更為廣泛的人物建立社會關系。
最后,學會“權力表演”幫助你駕馭權力?!皺嗔Ρ硌荨敝荚谙蛲饨缧摹皺嗔χ鳈唷保瑥亩鸩綌U大自身的感召、影響和跟隨。“權力表演”需要個體表現出充沛的信心,通過憤怒情緒、夸張肢體語言來刺激聽眾的感官,調動聽眾的興趣,甚至適時打斷別人的講話來彰顯自身的權力高位。
通向權力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面對不可避免的障礙和命運的考驗,作者對于如何打響“權力保衛戰”提出思考。讀者應采用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待沖突,正如文中所說“沖突只是為人們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面對來自不同分歧和意見,逃避才是最不負責的做法。掌權者要掌握應對沖突的金科玉律,如學會化解對抗,善待對手,給足“面子”,將敵人轉變為盟友;不要制造不必要的麻煩,養成情緒控制力,避免消極情緒影響戰略性思考的能力,這需要高度自律和成熟情感。
作者強調,人們總是希望能與獲勝者沾親帶故,當你遭遇挫折時,吸引別人幫助你的最佳策略是,你要表現出你是最后的勝利者。這并非在爭取他人幫助的時候隱瞞事情真相,而是意味著你要表現出過人的韌性,讓盟友相信幫助你的努力不會付之流水。在某種意義上講,表現出獲得成功的能力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盡管權力的魔力令人著迷,但是作者告誡讀者,權力存在潛在負面效應,掌權者必須為權力支付成本。譬如,處于“聚光燈”中心位置的掌權者不得不承擔盛名之下的壓力,逐步變得墨守成規,懼怕創新,甚至將有限的資源置于形象管理上;抑或是為了避免失敗,滋生保守情緒,懼怕創新,弱化對外部環境的敏感性和警覺性。
在本書的最后,作者鼓勵讀者大膽追求權力,讓權力成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個體身處一個等級無處不在的社會,擁有職場政治技巧的人更有可能成為“優勝者”,人們不得不卷入競爭來博得更高的職位。作者提供了權力與等級結構具有關聯性的兩個事實:其一,權力地位可以實現“情境”移植,實現權力擴張。實踐經驗告訴讀者,如果你有足夠的智慧在一個高度競爭領域中獲得成功,也完全能勝任其他領域,即個體從某個高級職位中獲得權威和權力,可以擴展至其他領域并獲得權力和地位。其二,人們喜歡由于權力帶來的等級關系或地位差異。權力不可能消除,其基礎根植于人們所期望的社會等級秩序中,加之組織中等級結構是客觀存在的,總有一部分人希望處于權力高位,以便享受其帶來的榮耀。如何讓權力成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者認為首先任務是對自己的長處、弱點和偏好足夠誠實,從眾行為是獲取權力道路上的一種障礙。其次,要對現有工作及其風險和機遇有客觀的認識,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會掩蓋自身的天資和才干。最后,要擺脫“公平假設”的幻想,正如書中開篇所講,世界并非公平公正,探索權力之路要秉持現實主義的態度,不要總是期待公正,不要期待企業文化、老板、職場政治會朝著預期發展。既然職場政治無處不在,那就照顧好自己,通過自我宣誓和為自身利益努力奮斗,最終贏得最后勝利。
總的來說,《權力》一書對于權力領域的研究和實踐產生深遠影響,它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權力本身不是糟糕透頂的東西,而是馬基雅維利在組織情境下的客觀實體。本書也絕不是傳授爾虞我詐、暗通款曲的職場“厚黑學”,而是啟迪讀者如何更加有效的運用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