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在風中飄:現(xiàn)代歌曲的哲學
- (美)鮑勃·迪倫
- 1247字
- 2023-07-20 16:45:30
03
WITHOUT A SONG
《沒有一首歌》
Perry Como
佩里·科莫
最初作為單曲發(fā)行,RCA維克托唱片,1951年
由文森特·尤曼斯(Vincent Youmans)作曲,比利·羅斯(Billy Rose)和愛德華·埃利斯庫(Edward Eliscu)作詞

《沒有一首歌》
這首歌于1929年面世,出現(xiàn)在音樂劇《偉大的一天》(Great Day)中,后成為名曲,被多人翻唱。科莫的版本是最有名的。
佩里·科莫
1912—2001,美國歌手、演員和電視名人。職業(yè)生涯橫跨半個多世紀。主要錄制人聲流行音樂,因與平·克勞斯比(Bing Crosby)開創(chuàng)的親密、輕松的音樂類型而聞名。
《沒有一首歌》并沒有真正說出歌中那首歌的名字,如果那首歌從未被任何人聽到,世界會變得更加糟糕。那首歌是一個謎。“貓王”(Elvis Presley)曾經(jīng)引用《沒有一首歌》的第一段歌詞,說它可以代表自己的全部信念。[1]大多數(shù)人第一次聽到的這首歌是佩里·科莫的版本。
佩里·科莫和“鼠幫”[2]那群人截然相反,正如他的做派和弗蘭克截然相反;他寧愿死也不愿意被人看到手里拿著酒杯,而且他可以唱得比誰都好。他的表演讓人難以置信。一切都是那么聲勢浩大。單是管弦樂編曲就能把人給鎮(zhèn)住。
佩里也和“美國偶像”截然相反,和“本周最佳”截然相反,和熱門榜單截然相反,和珠光寶氣截然相反。他是汽車尾翼時代之前的凱迪拉克,是柯爾特點45而不是格洛克[3],是牛排和馬鈴薯,而不是加州菜。佩里·科莫只是站在那里歌唱,沒有任何矯揉造作,從不會逼著一個音節(jié)分散在許多音符上。
他可以不裝模作樣,只因為他有這個資本。口袋里裝著閃電的人從不夸耀。他走上舞臺,微微轉過頭去,以便更好地傾聽樂隊演奏,然后他面對觀眾,開始唱歌……他一開口,面前的人都被改變了。不是因為他身上的衣服或者杯子里的酒,也不是因為他開的車子或者他最近吻過的女明星。而是因為他唱的歌。沒有這首歌,他一無所有。這就是他唱的這首歌。
佩里·科莫活在他唱的每一首歌的每一個瞬間里。他不需要寫歌就能做到這一點。他可能比寫下這些歌的人更相信這些歌。當他站在舞臺上歌唱的時候,他擁有這首歌,他分享這首歌,我們相信他唱的每一個字。從一個藝人那里,你還能期待什么,豈有他哉?
沒有一首歌。能流行起來的歌其實并不多,但要說真正流行的那幾首,我們好像確實不能沒有它們。

[1] “貓王”在一次致辭中引用這首歌的歌詞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女士們先生們,我是一個夢想家……我很早就明白:‘如果沒有一首歌,一天永遠不會結束;如果沒有一首歌,一個人就不會有朋友;如果沒有一首歌,前方不會峰回路轉。’所以我一直唱著一首歌。晚安。謝謝你們。”
[2] 鼠幫(Rat Pack),一群美國電影演員和歌手組成的非正式團體,其領袖為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這個名詞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被新聞媒體及公眾廣泛使用。亨弗萊·鮑嘉于1957年過世后,弗蘭克·西納特拉(下文“和弗蘭克截然相反”就是指他)成為該團體領袖,成員也有所變化。主要成員大都是拉斯維加斯的常客,不少人有招搖、酗酒、好色的名聲,包括迪恩·馬丁(Dean Martin)、彼得·勞福德(Peter Lawford)等。
[3] 前者是20世紀初產(chǎn)自美國的經(jīng)典半自動手槍,后者是1980年出產(chǎn)的半自動手槍。這幾句是形容佩里·科莫老派、質(zhì)樸,拒絕潮流與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