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我們對毛主席的態度沒動搖過

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整個拖拉機廠的生產還是不錯的。“75”(11) 裝配線兩班倒,不停的。在生產線上,幾分鐘就可以出一臺拖拉機。具體怎么出的?就是每道工序都能自己往下做。本來解放前也好,解放后也好,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我們國家就不能自己造出車來嗎?金屬件還是比較復雜的,比如講,咱們的車架是鐵的,法國的車架全是鋁的,下面的油箱是鑄鐵的,所以我總是不清楚我們為什么做不出來。到了冬天,鐵皮要裂開,怎么辦?這個鋼鐵件就做不上去。其實怎么搞焊接我都會,關鍵在掌握它的溫度——所以我當時搞不懂。不過現在感覺我們能自己生產出拖拉機了,而且市場也很需要我們的拖拉機,想到這個我們就很有干勁。

我們廠大門口不是有個毛主席像嘛,看到毛主席像,總能想到咱們過去是怎么變的,又是怎么過來的,假如沒有毛主席的話,我們的命運不可想象。這一點是真的扎根在我們心里。沒有毛主席,啥都沒有。我們解放前沒有自由,人家要揍你就揍你,要干你就干你。那時候都是靠地下黨、小弟兄組織起來的,要欺負我們那不行,咱們組成一幫,我們解放前就是這樣搞的。我們對毛主席的態度沒動搖過,想到這個也是很有干勁。改革開放剛開始,我對當時搞的東西還是感到有點別扭,換句話說就是改革得好多事情適應不了,不過現在覺得離休待遇這方面還可以。我本來一直弄不清幾級干部,上面給我發十七級以上的各種購物券,但是我沒看到過有寫離休就是幾級。到離休以后我才明白,一直算我是十八級待遇。(12) 我離休的工資比一些副廳級的還多,統統加一起是8000塊錢,另外護理費也有2500塊錢。但這個干部級別要是在上海的話,那待遇要高多了。他們在上海離休的,工資都漲了十幾次,我們離休的到現在沒漲過。我要是不從上海出來,那高多了,洛陽這里低。有時候想想還是有些后悔。但是我不去刻意比較這些事,只要我生活過得去就行了。

1995年參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俄語專修班上海籍一拖學員40周年合影

現在離休了,廠里啥事我都不管了。講句實話,現在有些東西我看不慣,比如現在廠里有些人我就看不慣。我接觸過不少勞模,印象比較深的有兩個:一個上海來的,模具搞得好,結果調走了;另一個是廣西人,不怕苦不怕累,節約得很。像這樣的人,節約一分錢是一分錢,該干的就干,而且不光考慮浪費問題,還考慮到成果。坦率地講,私下里我覺得這兩個人還是可以的。有的勞模說實話不怎么樣,關鍵就是和領導關系好。另外比如說沖壓的季維康,我們都是一列火車從上海出來的。解放后私營廠里面成立工會,他們這些人推薦工作,他就是這樣子出來的。我記得他小時候還給人家私營廠的老板寫了生死合同(13) ,屬于窮苦人家出身。他后來也在沖壓,我離開以后,他到沖壓分廠當廠長了。不像那些靠關系上去的人,他都是靠自己干起來的。他說你這個模具搞好了,沖出來,要達到這個要求。有的達不到,模具要休整,這個就要靠經驗了。這方面的工人,南方人,尤其上海人多。設備的修理,南方來的人也不少,我們一起來當機械師;但是東北過來的也有。東北人機械方面懂得多,上海人聰明,會改進。

這么多人從全國各地來到一拖,有些地方會鬧矛盾。派系就是從這里出來的,這種事情對外都不讓說的。我們在上海都沒有派系的,這里的派系就很厲害。我經常看不慣有些東西,所以我和愛人經常叫很多人到家里來吃飯,來的還是上海人多點。在這個地方,其他人又不敢歧視上海人,因為上海人有的是技術,要是嫌上海人做得不好,上海人會反過來說:“你行,你做給我看看!”就是硬在這個地方。像空氣離心器這種,很多人解決不了,工藝員也搞不了,后來我們自己解決了。

最近聽一些老干部說起廠里時會發脾氣。發什么脾氣呢?就是對廠里有些人有意見,覺得有些領導主持不合理,而且下面的小班長都很有權,都是一層一層往下管的。那個小科長才剛畢業不久,廠里就叫他當科長了。另外像這里原來的老干處,有處長等六七個、七八個人,現在經常只有一個人在,所以說毛病就出在這里。不過,對這種事情我一般都不提意見,也不吭氣。你要是去參與吧,廠里就會說你現在對廠里情況不了解,你還能說啥?所以我啥事都不管。我就是這樣,在崗的時候老老實實做好我的工作,其他一概不管。級別也好,工資也好,我都不想投機取巧。有時候他們說我身體這么好為什么啥也不管,我就說:“叫我管的我管,不叫我管的我不管,我去管它干啥?”廠里很多人都知道我的脾氣。我也不想當官,廠里有好幾次叫我去分廠當廠長,我都不干,我說我就當這個科長,所以黨委對我惱火啊!黨委最后一次叫我去當廠長的時候還發脾氣了:“那你不去你干啥?!”我說:“干好我自己的業務啊,我知道這個廠里的情況,我為什么還要過去?”結果最后也沒去,我哪也不去。其實我要當官的話,條件會好很多,和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就像在市里干到我們現在離休的這種,但是我就一直在生產處,老老實實一個人干。我是覺得只要把我負責的工作干好就行了。


(1)法國總會始建于1904年,原先位于南昌路57號,稱法國總會俱樂部。1931年,法租界公董局(法租界最高行政當局)在雁蕩路買下土地,并由法國建筑師賚安(Alexandre?Leonard)設計,擴建為法國總會,供在滬法國人進行體育鍛煉。新中國成立后為盧灣區少體校,并于2006年落成科學會堂連接工程。2010年成為上??萍及l展展示館。

(2)1938年,江南造船廠被日本侵占,改名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

(3)這里蔡金根的回憶可能有誤??谷諔馉巹倮螅绹Y本家接收上海電力公司并準備裁員。1946年1月,上電廠發生大罷工,共持續九天八夜。后面提到的王孝和也在同年4月擔任上電廠工會楊樹浦發電廠支會干事。此時蔡金根還在江南造船廠,與后面提到的“發動廠里工人罷工”內容吻合。另外,該時間點也與后來蔡金根進入法商水電交通公司的時間銜接上。

(4)這里蔡金根的回憶可能有誤,黃炎培是1949年離開上海,取道香港去的北京。

(5)《鐵窗烈火》(1958)是由王為一執導、柯藍編劇的一部戰爭題材電影,主人公張少華的原型就是王孝和。

(6)藍衣社,也叫三民主義力行社或力行社,是國民黨內部的核心組織。

(7)離休即離職休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1949年10月1日以前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及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設立的一項比較優越的社會保障及退休制度。簡單說,即基本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略為從優。

(8)“小開”在上海話中的意思類似于“公子”或現在所說的“富二代”,一般指沒有自己獨立打理的一樁生意或賴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專業,只恃著老爸或老家財勢的富家公子。不過,蔡金根老人完全是工人階級出身,這里只是因為年輕時代的他受海派文化的影響舉止瀟灑,故而我們戲稱其為紅色“小開”。

(9)1960年4月20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劉少奇與妻子王光美抵洛。在接下來的三天里,劉少奇分別視察了第一拖拉機制造廠、軸承廠、礦山廠、洛北麻袋廠和敬事街小學等。

(10)即東方紅665軍用越野載重車。

(11)東方紅75型拖拉機,是東方紅54型拖拉機的改進版。

(12)關于十八級干部的工資及待遇,見本書高玉明老人的口述《滄桑浮沉自逍遙》中的注釋。

(13)詳見本書季維康口述史《奈何遷客洛陽城,回首蕭瑟念平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崇仁县| 和龙市| 无棣县| 铁岭市| 蓝田县| 邓州市| 元氏县| 岐山县| 涡阳县| 福泉市| 鹤壁市| 金平| 西华县| 凭祥市| 水富县| 双鸭山市| 瓮安县| 集安市| 柳州市| 台南县| 兴化市| 佛冈县| 乡城县| 申扎县| 盐源县| 炉霍县| 西畴县| 甘谷县| 达尔| 成武县| 仪征市| 天镇县| 康平县| 穆棱市| 故城县| 浑源县| 静海县| 大同县| 祁连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