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美經濟“峰值論”之爭

西方媒體屢屢談論“中國峰值”,聲稱“現在,許多跡象表明,我們已經見證了中國跨越巔峰”。此概念源自“石油產能峰值”,是1949年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哈伯特發現的礦物資源“鐘形曲線”規律。哈伯特認為,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地區的石油產量達到峰值后,該地區的石油產量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后來此觀點被擴展為任何事物總有一天會越過巔峰開始走下坡路,也就是月滿則虧。但其前提是系統封閉、存量固定且不可再生,這三條缺一不可,否則這樣的觀點最初是恐怖故事而到后來就是笑話。因為,對于石油儲量的規模至今仍無定論,甚至關于石油生成的原因都沒有一致的認識,以至于有種觀點認為地殼就“漂浮”在石油層上,石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樣道理,西方祭出“中國經濟峰值論”以唱空中國,還是老調重彈,無非是技術到頂、發展見頂、人口下降、“脫鉤”封閉之類,核心是“中國既然已經‘達到了巔峰’,就進入了所謂‘最危險的階段’,也就意味著將會引發更多的不安定”。這種升級版的“中國經濟衰退論”體現出來的就是西方越來越深重的焦慮。

拋開這些技術上的賣弄與輿論戰的伎倆,一個嚴肅又眼熟的問題是中國經濟的“增長極限”,因為,再往下推導就是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的可能性與時間節點,這是個敏感問題。其結果將對500年西方文明的生命力、400年市場經濟模式與300年民主政治發出挑戰——誰代表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鑒于近20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態勢與經濟規模“坐二望一”的架勢,西方各類機構早就提出從2028年到2035年不等的“中國經濟超美時間表”。但到了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降下來,有機構分析這既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簡稱“疫情”)沖擊所致,又是美國制造貿易摩擦的結果,還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使然,更是歐美集體“看空、做空”中國的結果,這個跡象可以表明中國經濟似乎到了向下運行的拐點時刻。隨即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將時間表從2028年推遲至2030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則從2029年延后到2033年。但發出極端質疑聲音的是美國前財長薩默斯,中國人口日益老齡化、政府越來越傾向于干預企業事務,令他大幅降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對于中國崛起的預測與之前有關日本或俄羅斯將超越美國的預言類似,在今天看來很荒謬”。在其看來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達巔峰并就此向下,而美國將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

這是理想主義還是現實主義?要看中美是否真正面臨“增長極限”,而這就要像評估石油峰值論一樣,看看中美的系統是否封閉、規模是否恒定、發展是否停止。從特朗普開始美國就叫嚷著“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讓制造業回流美國”,并為此花費大量的精力與資金,此外在美元加息的刺激下,全球美元回流美國的速度與規模在加快、加大,而且在拜登政府的各種經濟技術法案干預下,高科技企業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所以說美國經濟遭遇增長極限并不靠譜。至于斷言中國經濟“遭遇極限”則就更是掩耳盜鈴,因為,中國在21世紀加入WTO、融入全球化以來,增長動力源也在不斷地進化,體制機制的調整、創新過程從未停止,發展改革、開放創新始終是一條貫穿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

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仍未明顯“變軌”。這讓西方既失望又焦慮。現實是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衡量中國經濟發展,增長速度是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短期波動中看到大邏輯大趨勢。科學分析中國經濟,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動力是否強勁、潛力是否充沛。因為,無數跡象表明中國經濟不但仍處在“起飛期”,而且動力源已經在逐步切換中從21世紀初的“5+1”版本升級到新的“6+1”版本,而這一轉換至少可以讓中國經濟再“飛”30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余县| 石景山区| 三穗县| 定州市| 滦南县| 赤水市| 郧西县| 河东区| 颍上县| 青海省| 静安区| 体育| 图片| 西平县| 襄垣县| 南京市| 邹平县| 兰州市| 贵德县| 阿拉尔市| 肥城市| 天峨县| 威宁| 响水县| 龙南县| 阳江市| 琼海市| 乐都县| 剑阁县| 石渠县| 东源县| 余江县| 兰溪市| 乌海市| 体育| 日土县| 博爱县| 高台县| 潍坊市| 安吉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