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7章 齊國動蕩,魯國伐莒

  • 春秋魯國十二君
  • 桃木寶劍
  • 2820字
  • 2025-02-26 16:23:51

魯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夏天,齊國朝局山雨欲來,動蕩莫測。

欒氏、高氏都是齊惠公之后,他們都嗜酒如命,而且都愛聽信婦人之言,招致了很多怨恨。他們兩家族的勢力強(qiáng)于陳氏家族(家主陳無宇)和鮑氏家族(家主鮑國,也叫鮑文子,鮑叔牙曾孫),在齊國朝中形成了兩黨對立的局面:欒、高為一黨,陳、鮑為一黨。

五月的一天,有人向陳無宇報告說:“子旗(欒施)、子良

(高強(qiáng))將起兵攻打陳氏和鮑氏。”鮑氏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陳無宇立刻下令將兵器分發(fā)給所有的下屬和家兵,然后帶兵前去援救鮑氏。在路上遇到欒施喝醉了酒,正在縱馬馳騁。陳無宇來到鮑氏府邸,看到鮑氏也在向家兵分發(fā)兵器,陳、鮑二人派出家兵去欒氏和高氏府宅打探,回報說他們兩家都在大擺宴席,準(zhǔn)備暢飲呢。陳無宇對鮑國說:“傳言不一定可信,但欒氏、高氏如果聽說我們在分發(fā)兵器,一定會出兵攻打我們二族而驅(qū)逐我們,不如趁他們正在宴飲,我們先下手為強(qiáng),如何?”鮑氏與陳氏二族屬于同黨,關(guān)系和睦,鮑國當(dāng)即同意,兩家隨即發(fā)兵攻向欒氏、高氏府邸。

正在喝酒的欒施聽到陳氏、鮑氏攻打自己和高氏的報告后,還算鎮(zhèn)定,他對下屬們說:“先得到國君的支持,陳、鮑還能鬧出天去?”于是叫上高強(qiáng)一起,率領(lǐng)家兵攻向齊侯公宮,在路寢外門(虎門)前遇到了晏嬰所率兵馬的阻攔。原來,睿智的上大夫晏嬰也得到了報告,說陳、鮑二族在攻打欒、高二族,晏嬰當(dāng)即率領(lǐng)人馬趕到國君路寢的大門外進(jìn)行護(hù)衛(wèi),果然堵住了欒氏的兵馬。陳無宇和鮑國率領(lǐng)的兵馬得知欒、高的兵馬去攻打公宮虎門,也立刻大喊“欒、高反叛,攻打國君,陳、鮑誓死保衛(wèi)國君!”追到虎門外繼續(xù)圍攻欒施和高強(qiáng)的人馬。

此時,上大夫晏嬰身穿朝服守衛(wèi)在虎門之外,欒、高、陳、鮑四個家族都派人來找晏嬰尋求支援,晏嬰不為所動,堅守在公宮門前。屬下問他,咱們支持誰?晏嬰說,誰都不支持;屬下又問,那咱們回去吧?這里太危險。晏嬰呵斥道:“欒氏、高氏攻打公宮,國君就在我們身后,我們還能去哪里?”這時,齊景公得知上大夫晏嬰率兵守衛(wèi)在虎門外,立刻召見,向晏嬰問策。晏嬰向齊景公稟報了宮外的形勢,欒、高反叛,欲攻入國君路寢,陳、鮑二族在率兵圍攻欒、高,奏請國君迅速派出公宮禁衛(wèi)兵馬,與陳、鮑二族的兵馬里應(yīng)外合,平息叛亂。

齊大夫王黑主動請纓,請求率兵出宮平叛。齊景公命人占卜,得到的卦象是吉利,于是命王黑打著國君的靈姑銔(pī)旗,帶兵出發(fā)。王黑請求將國君旌旗的飄帶截去三尺,因為國君旌旗飄帶有七尺長,自己只是一個大夫,只配使用五尺長飄帶的旌旗,王黑使用國君的旌旗,自請截去三尺飄帶以示恭敬。齊景公允準(zhǔn)后,王黑帶領(lǐng)王宮禁衛(wèi)兵馬沖出虎門,殺向欒、高二族的人馬。王宮禁衛(wèi)是齊軍精銳,而欒、高二族的兵馬只是烏合之眾,而且王宮禁衛(wèi)打著國君的旌旗平叛,勢如破竹,連續(xù)三次在稷(臨淄城西祭祀后稷之處)、莊(臨淄城內(nèi)繁華大街)和鹿門(臨淄城東南門)打敗欒、高的兵馬。欒施、高強(qiáng)只得逃奔魯國避難。

陳無宇和鮑國兩家族借機(jī)瓜分了欒氏和高氏的家產(chǎn)。上大夫晏嬰找到陳無宇說:“陳卿一定要將所得欒氏和高氏的家產(chǎn)上交給國君。謙讓,是德行的主干,能把利益讓給別人叫做美德。凡是有血氣之人,都有爭奪之心,因此利益不能勉強(qiáng),想著道義就能勝過別人,道義才是利益的根本。囤積財利就會產(chǎn)生妖孽,陳卿姑且不要讓利益積聚吧,可以讓它慢慢增長啊!”

陳無宇是賢德之人,一直讓利于民,在齊國百姓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他聽了上大夫晏嬰的勸導(dǎo),完全認(rèn)同,主動將所分得的欒氏、高氏家產(chǎn)上交給了國君,自己請求離開齊國,到莒國去頤養(yǎng)天年。

陳無宇召回了十年前被公孫蠆(高氏)驅(qū)逐的齊國群公子。召見子山時,為他準(zhǔn)備了帷幕、器物、從者的衣服鞋子,還將子山原來的封邑棘城歸還給了他;召見子商、子周時也是這樣。陳桓子(陳無宇)還從魯國召回了三年前被欒施驅(qū)逐的子成(公子固)、子工(公子鑄)、子淵捷(公孫捷),還都增加了他們的俸祿。凡是公子、公孫沒有俸祿的,陳氏都私下將自己的采邑分給他們;對城中貧困孤寡者,也都分給了他們糧食。陳桓子說:“《詩》云‘陳錫載周’(把利益布施給天下,于是創(chuàng)立了周朝。)是因為周文王能夠施舍的緣故。齊桓公也因此成為了諸侯霸主。”齊景公把緊鄰莒國的城邑賜給他,他也推辭了。齊景公的母親穆孟姬被陳無宇的行為所感動,讓齊景公將高唐城賞賜給了他,陳氏從此昌盛壯大了起來。

齊國夏天的動蕩,給了魯國機(jī)會,執(zhí)政季平子開始籌劃了起來。五年之前,國君昭公訪問晉國期間,莒國大夫牟夷投奔魯國,獻(xiàn)上了牟婁、防、茲三座城池,當(dāng)時季武子全部笑納,莒國到晉國告狀,魯昭公險些被扣在晉國回不來。近幾年來,魯國與齊國的關(guān)系在逐漸轉(zhuǎn)暖,魯卿子叔敬子、上卿孟僖子前往齊國訪問了兩次,進(jìn)一步鞏固加深了兩國的盟好關(guān)系。季平子認(rèn)為,現(xiàn)在正好是魯國震懾收服莒國的大好機(jī)會,雖然莒國是齊國的從屬國,但齊國國內(nèi)朝局動蕩,無暇顧及莒國。

季平子還特意前往孟氏府邸拜會了上卿兼司空孟僖子,魯國的軍隊就掌控在季氏(左軍)和孟氏(右軍)手中,他們二人商定,季氏、孟氏共同出兵討伐莒國,繳獲的俘虜和財貨兩家均分;以季氏出兵為主,所占莒國城邑歸屬季氏。二人一拍即合,經(jīng)過一番準(zhǔn)備,在魯昭公十年七月,季平子(季孫意如)、孟僖子(仲孫貜)親率左、右兩軍出征莒國,季氏親信子叔敬子也跟隨前往,大軍一舉攻占了莒國的郠(gěng)城。魯國得勝班師后,先在太廟獻(xiàn)俘,季平子為了讓莒國歸服,決定在魯國神社亳社舉行祭祀,并殺死莒國俘虜祭祀神靈。魯國有兩個神社,一個是周社,主要是周朝建立后遷來魯國的人祭祀神靈的神社;另一個就是亳社,主要是殷商舊族祭祀神靈的場所。周禮不允許以人為祭品,而殷商盛行人祭,因此季氏不敢在周社舉行人祭,而是選在亳社進(jìn)行。這樣做的目的,還是震懾莒國,莒國是東夷之國,也有人祭的習(xí)俗。

季氏這樣做還是招來了眾多的譴責(zé),被季氏逐至齊國的前魯國司寇臧武仲聽說后嘆道:“季氏這樣做,魯國始祖周公恐怕都不會享用魯國的祭祀了吧!周公只享用合于禮義的祭祀,而魯國這樣做毫無道義!《詩》曰:‘德音孔昭,視民不佻。’(先王德教甚明,以示天下之民,讓民眾行為不輕佻。)輕率地對待民眾已經(jīng)很過分了,現(xiàn)在居然用人做犧牲祭祀,上天將會降福給誰呢?”

晉平公于七月初三去世,九月份,各諸侯剛剛為晉侯送葬完畢,諸侯五月而葬,晉國只在兩個月之后就安葬了晉平公。魯昭公十年十二月二日,宋平公也撒手人寰。魯國在兩個月后(魯昭公十一年二月)又派出卿大夫叔弓(子叔敬子)前往宋國吊唁,宋國也沒有按照周禮等到五個月之后舉行葬禮,而是在二月就安葬了宋平公。

宋平公去世后,太子佐繼位,史稱宋元公。元公特別討厭父君的寺人柳,即位之后就想殺了他。寺人柳也知道自己有性命之憂,就趁元公為先君守喪之時,極盡溜須之能事。守喪期間正直冬季,天氣寒冷,寺人柳在殿內(nèi)元公守喪的位置早早的燒好炭火取暖,等到元公來守喪時,再撤去炭火,元公守喪的時候就不覺得冷了。等到葬禮完畢后,寺人柳就又重新獲得了宋元公的寵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峨边| 鸡西市| 华蓥市| 鸡东县| 石城县| 门头沟区| 临朐县| 武义县| 罗源县| 瓦房店市| 东方市| 昭苏县| 新乐市| 寿宁县| 龙门县| 孟连| 武清区| 朝阳县| 沾化县| 扶沟县| 井冈山市| 河南省| 江西省| 阜南县| 界首市| 霸州市| 石棉县| 邵东县| 丽水市| 抚远县| 东乌珠穆沁旗| 灵寿县| 阿巴嘎旗| 阿拉善盟| 广水市| 宝应县| 凉城县| 翼城县| 当雄县|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