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2章 鄭國執政子產“鑄刑書”

魯昭公在七月份從晉國回到曲阜后,又恢復了頑童模式,他信任的東門氏后人子家羈經常來到昭公燕寢陪他斗蛐蛐兒,一邊玩一邊向他稟報諸侯發生的事。子家羈稟告昭公,秦景公去世了,四年之前從秦國出奔晉國的景公之弟后子返回了秦國。魯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正月,杞文公去世了,這位杞文公依仗與晉國的姻親關系,迫使魯國歸還了所占杞國土地,還強迫諸侯幫助杞國修筑城池,現在終于一命嗚呼了!魯國雖與杞國存在仇怨,還是遵循周禮,派出了大夫前往吊唁,體現出了同盟諸侯之間的風范。

三月,鄭國執政子產頒布了“鑄刑書”,就是把刑律鑄在鼎上,作為國家的常法。這可是一項影響深遠的變革,開啟了春秋后期成文法公開化的先河。春秋時期,國家刑法是不成文的,刑罰遵循周禮,“出禮則入刑”,貴族階層還享受特殊的豁免優待。后來各諸侯國逐漸實行以實際田畝數量征收稅賦之后,產生了新興的封建地主階層,他們沒有貴族特權,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希望有明確的成文法制體系,使自己階層的利益得到保障。鄭國執政子產敏銳地洞察了這種社會需要,因此推行了“鑄刑書”這種成文法體系,受到了新興地主階層的擁戴。然而,原有的貴族特權階層是強烈反對的,晉國太傅羊舌肸得知子產在鄭國推行成文法后,特意寫信給子產,信中說道:

“我原本對您寄予厚望,現在不了。過去先王衡量事情的輕重來判罪,不制訂刑法,這是擔心百姓有爭奪之心的緣故。為了禁止百姓有惡行,因此用道義來防范,用政令來約束,用禮儀來推行,用信用來保持,用仁愛來奉養;制定祿位,以勉勵服從之人;嚴厲判罪,以威懾放縱之人。更進一步用忠誠訓誡他們,用善行勸勉他們,用專業技藝教導他們,和悅地使用他們,用恭敬面對他們,用威嚴震懾他們。用堅決的態度判斷他們的罪行,而且還要訪求聰明睿智的卿相、明白事理的官吏、忠誠守信的鄉長、慈祥和藹的老師。百姓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而不發生禍亂。

百姓知道了有法律,就會對上不恭敬,并且滋生爭奪之心。他們會征引刑法作依據,而且他們如果僥幸得到成功,就無法治理了。夏朝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朝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朝有亂政,而作《九刑》。這三種法律的產生,都是在各朝很晚的時候了。

現在您作為執政輔佐鄭國,劃定田界水溝,設置推行受人毀謗的“丘賦”,制定三種法律鑄在鼎上,想用這樣的辦法安定百姓,沒那么容易吧?《詩》曰:‘效法文王的德行,每天撫定四方。’(儀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詩》還說‘效法文王,萬邦信賴。’像這樣,何必用法律?百姓知道了爭奪的依據,將會丟棄禮儀而征引刑書,一字一句都要爭個明白。觸犯法律的案件會更加繁多,賄賂到處滋生。這樣下去,您會親眼看到鄭國的衰敗啊!

肸聽說,‘國將亡,必多制’(國家將要滅亡,必會多制訂法律),說的就是這種事吧!”

羊舌肸的這一番言論,實則代表了貴族階層的看法,顯示出了對新興地主階層的忌憚,確實有些跟不上形勢了。

子產讀了羊舌肸的書簡,心中說道,叔向(羊舌肸的字)真是老朽了,念念不忘過去的成例,哪里知道鄭國的民情!于是給羊舌肸回信說道:“正如太傅大人所言,公孫僑(子產的名字)不才,不能惠及子孫,只為拯救當世。大人所言,僑不敢領命,也不會忘記大人的賜教!”客氣地回絕了羊舌肸,堅定地在鄭國推行起了成文法。

晉大夫士文伯則從天象的角度預言道:鄭國將有大火災。本年將有大火(心宿)出現,現在是三月,大火(心宿)尚未出現,鄭國就用大火冶煉鑄造包藏爭端的刑鼎,等到大火星宿真的出現在天空時,鄭國將會有火災。果然,六月初七日,鄭國都城內發生了火災。

去年魯昭公親自去晉國朝覲過了,每年一次的朝覲和繳納貢賦的使命,今年(魯昭公六年)就由當朝執政季武子承擔了。季武子夏天訪問晉國,除了繳納貢賦外,還拜謝晉國沒有因為去年魯國接納了莒國叛臣牟夷所獻的三座城邑而討伐魯國,給晉國繳納的貢賦也增加了很多,季武子還給晉國六卿送上了大量的財貨,晉國君臣舉行了享禮款待魯國執政季武子。享禮之上,還特意增加了幾道絕美的菜肴,以示對客人的熱忱。老謀深算的季武子想起了去年國君訪問晉國時,禮數周到,給晉國君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晉侯在享禮上特意加菜,這是在考察自己的禮儀呀,于是趕緊站起來,退出了大殿,派人向晉國君臣稟告說:“小國侍奉大國,能夠免于被討伐就已經很感恩了,不敢再求賞賜!得到賞賜也不過三獻(敬酒三次),現在菜肴有所增加,下臣實不敢當!這樣下臣就有罪了。”

正卿韓宣子追出來對季武子說:“執政大人不要客氣,寡君高興!”拉著季武子的胳膊就往殿里走。

季武子躬身說道:“寡君尚且不敢如此,更何況下臣是寡君的臣隸,豈敢接受額外的賞賜?”于是再三請求撤去增加的菜肴后,才重新進入了大殿繼續完成了享禮。晉侯看到季氏如此知禮,就命人在享禮結束時厚厚地贈給了季武子大量財貨。

魯昭公六年夏天,楚靈王的弟弟公子棄疾也到訪了晉國,對韓宣子和羊舌肸送親至楚國表示謝意,進一步鞏固楚國和晉國的盟好關系,楚靈王正在計劃再次討伐吳國,因此派自己的親弟弟出訪晉國。

公子棄疾經過鄭國的時候,鄭卿罕虎、公孫僑、游吉陪同鄭簡公在都城附近的相地慰問他,公子棄疾辭謝不見,說自己只是借道鄭國出訪晉國,不敢接受鄭國君臣的慰勞。鄭簡公和各位鄭卿盛情邀請相見,棄疾無奈,只好出來寒暄。他面見鄭簡公就像朝見兄長楚靈王一樣,贈與鄭簡公八匹駿馬作為禮物;見罕虎如同見到楚國上卿,贈送了六匹駿馬;見執政公孫僑(子產),贈送了四匹駿馬;見游吉時贈送了兩匹駿馬。公子棄疾禁止隨行人員行經鄭國期間割草、放牧、采摘、砍柴,命令楚人不得進入鄭國耕田,不得砍伐鄭國樹木,不摘菜蔬、不拆房屋、不強討財物,誓言“違令者,官員撤職、雜役降等!”公子棄疾帶領的使團,寄宿期間不肆兇暴,主人不用擔心客人,來往鄭國期間都是如此,鄭國的罕虎、公孫僑、游吉因此知道,公子棄疾有國君風范,他將來會成為楚王的。

韓宣子和羊舌肸送親到楚國的時候,楚國沒有派官員在國境迎接送親使團。這次公子棄疾來到楚國邊境,晉平公也沒打算派官員去迎接楚國使團。太傅羊舌肸勸諫說:“楚邪晉正,為何效仿邪門歪道?《詩》曰‘爾之教矣,民胥效矣。’(你的教導,民眾都會效仿。)國君作我們自己就是了,哪里用得著去學楚國不正派?《詩》曰‘圣作則。’(圣人作出準則。)晉國是盟主,應該以善為準則,不應該學楚國的不正派。一個普通人做好事,百姓還以他為準則,何況是國君呢?”晉平公大悅,聽從了太傅的話,就派出官員到邊境去迎接楚王之弟公子棄疾,對這位楚王弟弟禮遇有加,彰顯出了大國風范。

楚靈王和令尹子蕩正在籌劃再次討伐吳國之事,徐國太子儀楚前來楚國訪問。兩年前楚靈王在申縣會合諸侯時,曾因為徐國國君的母親是吳國人,就懷疑徐國私通吳國扣押了徐國國君;這次徐國太子來訪,楚靈王又下令扣押太子儀楚,儀楚早有準備,成功地逃回了徐國。楚王擔心徐國因此叛楚投吳,就命楚大夫薳泄率軍攻打徐國,吳國與徐國有姻親,吳王夷未派出軍隊救援徐國。楚令尹子蕩率軍增援攻打吳國的楚軍,從楚地豫章發兵,大軍駐扎在乾溪,吳國軍隊在房鐘(吳地)一帶擊敗了楚國的軍隊,俘獲了楚國的宮廄尹斗棄疾。班師之后,令尹子蕩將戰敗的責任都推卸到大夫薳泄的身上,給他定了死罪。

彌兵之會后,魯國既要朝覲晉國,又要朝覲楚國。執政季武子訪問晉國回到曲阜后,就不想出訪楚國了。他知道,自從父親(季文子)說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后,季氏從不敢去楚國訪問;魯國國君又迎娶了吳國的公室之女作夫人,還是自己親自操辦的,楚王能扣押徐國國君和太子,難道不會扣押自己嗎?這次楚國敗于吳國,季武子就派出了自己信任的能臣叔弓(子叔敬子)前往楚國朝覲,送去了大量財貨,同時也是對楚國對吳戰爭的失敗進行慰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华亭县| 炎陵县| 綦江县| 富锦市| 焦作市| 若尔盖县| 宕昌县| 临西县| 如东县| 崇明县| 江都市| 彰武县| 邵武市| 石首市| 五峰| 吴江市| 资溪县| 屯昌县| 高要市| 岚皋县| 上杭县| 延长县| 正宁县| 宜城市| 伊金霍洛旗| 宿州市| 星座| 彝良县| 天全县| 郑州市| 教育| 德安县| 谢通门县| 宜城市| 留坝县| 扎兰屯市| 嫩江县| 汝城县| 晋州市|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