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非議
- 紅樓之黛玉師兄
- 二墨三酒
- 2024字
- 2023-08-12 09:00:00
三公子和璇璣娘子拿到《揚州慢》一詞前。
瓜洲文會的會場上,不論是揚州還是蘇州的士子,都取了紙筆,四處尋找桌子開始抄寫。
主席臺上的諸多官員,也因為這詞激賞不已,蘇州知府黃知南喃喃低吟數次,不由得擊節贊嘆:“清雅空蘊,筆法空靈,寄寓深長,聲調低婉,有清剛峭拔之氣勢,冷僻幽獨之情懷。妙哉此詞,有《黍離》之悲也。”
黍離就是出自詩經《王風》篇,講的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后,周平王東遷,有人從西周朝的國都路過,見到曾經的宮殿舊址,都長出了野生的稻谷野草,心中哀嘆昔日繁華不再的作品。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句詩經名句就是出自這篇。
這個時代的詩詞,尤其注重《詩經》和《楚辭》兩篇,以《黍離》作為稱贊,是對這詞非常欣賞的表現。
“咦?”
黃知南念了幾遍,忽然問道:“這詞……好像是一種新的詞牌,此前倒沒有見過。”
周圍的官員聞言都圍到了顧元啟身旁,讀了數遍,都道:“是新曲!”
詞牌其實是一種固定的格式和聲律,這個時代的歌妓的重要技能之一,就是要會“唱”各種詞牌。
如果有人不依舊的詞牌,也可以自己作曲,能得到大多數文人的認可,就是一個新的詞牌。宋詞大家柳永、姜白石都是“自度曲”的大家。
能自度曲的,自然是極優秀的詞曲作家的代表。
顧元啟點頭道:“應是自度曲。”
竟然是自度曲的大家!
黃知南此時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蘇州知府,應該為蘇州爭取名聲,急急問道:“不知道是揚州哪位大家所作。”
顧元啟的詞箋上,沒有寫詞牌名,自然也沒有寫詞牌的曲調唱法。不能找到原作者,如何知道怎么唱,如何以這新詞牌來作詞?
顧元啟此時才慢慢在詞箋尾部留下“揚州,陳致”等字樣。
蘇州官員還沒有什么反應,揚州方面的官員臉色變了。
難道是林如海的學生,那個自稱是海外遺民的野人?
這個消息,很快也從靠近主席臺的士子口耳相傳,漸漸傳遞到外側的士子耳中。
揚州士子。
江寧巡鹽御史林如海的學生。
海外遺民,陳致。
還是一首自度曲!
烏汝謙、曾秀才等一行人聞言都訝然四顧,杜秀才拉住烏汝謙:“陳兄竟然有這般大才,如何沒聽你談起過。”
烏汝謙也是茫然不知,道:“我平日只和陳兄談論科舉時文,不曾知道陳兄有此大才呀。”
杜秀才長嘆道:“早知陳兄有此大才,何懼那蘇州杜同。”
烏汝謙等一群人的身前不遠處,陸文軒緊緊握住雙拳,目光擇人欲噬
陳致,又是陳致!那個野人!
他眉目一動,叫來旁邊的小廝,耳語幾句。
小廝猛地點頭,找了個空隙走到一邊,找到幾個士子,將陸文軒的話傳遞過去。
那幾個士子聞言遲疑:“這……這似乎不好吧……”
小廝冷笑連連,指著這幾個士子就開罵:“你們別忘了,不是我家老爺資助你等讀書,你等還是田間地頭刨食的泥腿子。如今成了秀才老爺,就要做忘恩負義的狗才?”
士子臉色鐵青,他們沒想到自己還要被一個家奴羞辱,忍不住拂袖。
但想到陸家的資助,還有陸氏的權勢,又不得不咬牙答應下來。
~
蘇州士子的陣營中心,黑臉的杜同也手抄了一份《揚州慢》,表情深沉,不發一語。
他其實想過在文會上能夠有人勝過他,只是事實擺在眼前,又有些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他出身農家,能夠翻身靠的就是讀書科舉。
但僅僅如此,那還不夠!
那還只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就算科舉有成,也不過和每屆數千舉人,數百進士一樣,泯然眾人。
但是自從他在瓜洲文會上第一次奪魁,逐漸成了蘇州學子的領袖,這讓他看到一個機會。
他刻意壓了三屆科舉沒有參加,就是要在蘇州、揚州的士子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樣,若是能科舉,自然也能團攏一群江南士子,自成一派,成為官場上一股重要力量的領袖。
即便在仕途經濟上不出彩,依舊可以靠著名聲做江南大儒。
真不甘心吶!
這個時候,他耳邊突然傳起一陣竊竊私語:“這陳致……此前并沒有聽過這個人,如今突然冒出來,十分可疑。”
“如何說來?”
“依我看,倒像是那剛波寧連輸三屆心中不爽,找他人代寫,安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身上!”
“能寫出如此佳詞的人少之又少,能是誰,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是龍山先生自己寫的……不然怎么會只有他知道。”
“……也只有龍山先生有此才華了。”
杜同心中一動,看向主席臺上端坐中央的顧元啟。
會是如此嗎?
他想到這里,忽然有些羞愧:自己是輸不起了么?怎么會期待這種事情發生?
可雖然自幼讀的詩書讓他心中覺得羞愧,隱隱間又覺得似乎在期待這樣的事情發生。
難道自己是個小人么?竟然有這樣的邪念。
正想著,耳邊忽然有人高聲喊道:“龍山先生,諸位前輩,我等有一言想問:這陳致此前,從來沒有聽過有什么詩詞之名,今日也不曾到場,我等心中有些疑問。”
杜同默然地看著這一切,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期待接下來的事情發生。
那邊揚州士子當場反駁:“爾等什么意思,是說龍山先生作弊嗎?龍山先生何等人,爾等竟敢污蔑!”
蘇州學子一陣無言以對。
龍山先生剛直的名聲,不止是揚州聞名,就是蘇州,甚至整個江南,整個天下的讀書人也是要服氣的。
但還是忍不住有蘇州學子躲在人群中,隱藏身形道:“誰知道是不是你們剛波寧輸不起……”
話音未落,一股如戰鼓般雷霆震怒的聲音炸裂在杜同耳邊:“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