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袁繼咸奏章
- 南明假天子
- 青云在眼前666
- 2195字
- 2023-07-17 04:34:19
在趙虎子等禁衛軍護衛下回到皇宮,用了晚膳,林火根又來到御書房處理政務。
翻開最上邊的一篇奏章,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清的,因為堅決擁護福王繼統,林火根登基幾天后,便把給事中李清、鄭元勛等人都提拔使用。
在這些皇帝酬功的任命上,內閣沒有任何意見,也不好意思有意見。畢竟當初高弘圖擁桂,史可法態度曖昧難明,而李清、鄭元勛等人可是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擁護福王的。
李清上奏皇帝要倡導盛典,彌補歷朝之闕。
林火根放到一邊,翻開第二篇奏章,是禮部右侍郎沈宸荃的,他上奏皇帝,要給二百多年前被太祖朱元璋處死的開國功臣傅友德、馮勝等人,被成祖朱棣殺害的建文朝忠臣等追加謚號、恢復名譽。
類似的奏疏,林火根最近接到不少,他有些不以為然。
弘光朝廷建立于風雨如磐之時,不少大臣們卻置軍國重事于腦后,熱衷于不急之務,粉飾太平。
李清還是比較正派的人物,也樂此不疲,為此已經多次上疏。
后邊的奏章有靈璧侯湯國祚的,有誠意伯劉孔昭的,他們上疏彈劾史可法,認為他有二罪,其一是在北京城面臨危急時候勤王無功,致使思宗皇帝悲劇殉國。
其二是在擁戴當今圣上時候,在福、桂之間左右搖擺,他們認為史可法對先皇和今上都不忠,該殺。
不僅彈劾史可法,包括高宏圖、姜曰廣等人都在他們彈劾名單上,罪名當然就是起初為擁立桂王而奔走。
近來這樣的奏章不少,林火根都是留中,不予理睬。
在曾經的歷史上,弘光帝繼位僅僅半月,激烈的黨爭便開始了,馬士英入閣,史可法離開中樞,東林要員紛紛下野,然后馬士英啟用曾為閹黨的阮大鋮,這使得黨爭更加激烈。
這一世,沒有了馬士英背刺史可法,阮大鋮雖然被皇帝啟用,也僅僅是不重要的職位,在執政的東林黨眼中,萬歷年間的楚黨、齊黨等等都湮滅了,閹黨余孽不成氣候。
弘光朝廷黨爭的基礎和前提不復存在。
現在南京勛貴們攻擊東林黨要員,是因為新皇登基后,他們集體沒有得到什么好處。
林火根現在的關鍵是讓江南官紳支持自己北伐,其他事情都要往后放。目前得罪東林黨那些君子沒有益處。
即便他有民生和經濟等等改革意見,那也是坐穩了皇帝寶座、掌握了軍政大權后的事情,否則現在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自己這個皇帝都當不穩。
東林黨固然高談闊論,但只要不讓他們插手軍國重事,他們危害并不大。
至少他們自詡清流,是不貪污的,左右現在民生經濟事宜基本都是官紳自治,他這個皇帝的發言權不大。
而讓勛貴插手具體事務,他們還不如東林黨呢。
繼續看奏章,是剛掛了大學士銜、總督川黔云貴四省軍務的袁繼咸的奏疏。
袁繼咸上疏說:“……虜、賊今日皆為國大仇,自東沈失事三十年來,兵財盡耗于虜,故賊起而乘之。及賊逆不容誅,復巧借復仇之名,掩有燕、齊,是我中國始終受虜患也。
故目前之策,防虜為急,賊次之。以討賊為先聲,以防虜為實著。何也?虜勢已急,賊勢已稍緩也……闖為虜敗,雖可喜、實可懼。虜未及謀我者,闖在耳。闖滅,非江南誰事?”
如果不是老福王為李闖殺死,可能袁繼咸便直言與李闖合作了,但以他的位置,說出的話已經比堵胤錫和張煌言更直接了。
林火根看了暗暗贊嘆,這是位大有見識的人物,對戰略有著極其宏觀的視野,在林火根眼里,袁繼咸才是首輔的最佳人選!
他應該快到武昌了吧,不知道能否說動左良玉派兵入川。
之后的奏章,有說皇帝應該大婚的,有說應該迎奉鄒太后還朝的,不一而足。
大婚的事情暫且可以不去管他,迎奉太后的事情卻不能等了,這關乎孝道,關乎皇帝的聲譽。
這位鄒太后,福王朱由崧的親生母親,讓林火根頭疼一段時間了。
明神宗萬歷三十一年,福王朱常洵納鄒氏為側妃,萬歷三十五年,鄒氏為朱常洵生下庶長子朱由崧。此時,福王原配王妃姚氏己經去世,無子。
崇禎十四年,福王朱常洵被殺,朱由崧帶著母親鄒氏,由護衛帶著逃過河,暫居于黃河以北的孟縣。
當時朱由崧的身邊有福王右長史、典寶、典膳、黃服、隨侍司內執事等一百多人。
他的舅舅鄒存義也在其中。
之后,洛陽收復,朱由崧一行人又回到洛陽,但是之后洛陽再度被農民軍攻破,這次朱由崧與母親舅舅失散。
朱由崧帶著少量隨從逃到懷慶府,之后又逃到衛輝府,鄒存義則帶著姐姐躲到了洛陽鄉下。
在衛輝府時候,朱由崧與母舅取得聯系,鑒于距離遙遠且路途不平安,彼此沒有相聚。
之后朱由崧與潞王逃離衛輝,途徑都梁山時候,丟了性命。
林火根在淮安綰秀園時候,給洛陽鄉下的鄒氏和鄒存義寫了信,告知了自己的大致情況,信里說一旦自己安置妥當,便去迎接母親和舅舅。
現在他登基做了皇帝,當然應該及早迎回母親,奈何他是假的,即便他能欺騙了世上所有人,但絕瞞不過鄒氏,因為母親絕不會認錯兒子。
其實給鄒氏去信時,林火根還擔心鄒氏認出朱由菘的筆跡,但想起在都梁寨詢問朱由菘兩個隨從的時候,他們說福王從不寫字,此前跟鄒氏聯系,都是派人傳話。
林火根之前留著朱由菘,就是考慮到鄒氏,沒想到那胖子居然從都梁山神奇地逃了出去,送了性命,現在怎么辦?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解決了鄒氏和鄒存義,但萬一福王為假的消息傳出來,人們發現跟福王有關系的人都死了,那豈不更增別人懷疑?
而如果真的出了那種狀況,鄒氏以母親的身份卻可以為林火根作證,只要說朱由菘未死,以他威脅鄒氏,鄒氏考慮到兒子安危,會配合的。
林火根本來的想法是拖一拖,一旦自己掌握軍政大權,那時候即便有流言也能處理,但這些臣子不斷上疏,皇帝也不能繼續任憑母親居于鄉下了。
冒牌的弘光帝正思考著,隨堂太監屈尚忠端著參茶進來了。他亦步亦趨將參茶恭謹地放到書案上,小心地關切道,“皇爺,休息一下吧,萬勿太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