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出版說明

作為現代個體教育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最重要的性格學說理論之一便是“生命風格”。個體的發展是一個從幼兒一路延伸向成人的、具有連續性的過程,與周圍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故而要理解自己、改變自己,必須回到童年,且童年的問題,要從更早之前的人生階段溯因。

阿德勒的《兒童教育心理學》,自引進以來便長銷不衰,銷量累計超過五十萬冊,成為兒童教育書籍中首屈一指的經典之作。其代表作《自卑與超越》更是銷量過百萬冊,是公認的名副其實的個體心理學經典之作,幫助過無數處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人生境遇中的人重塑自我、理解他人,實現了更好的成長與改變。

本書致力于延續前作的理論基礎,補足前作的不足與缺憾,可將其視為《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案例呈現。前作在西方心理學理論研究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理論性強,晦澀難懂”等評價時有產生。因此,本書致力于幫助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理論,力求成為一本更易懂、更可感,化理論為實操的行為指南。

本書以阿德勒的得意門生W.貝蘭·沃爾夫的導讀開篇,詳細梳理了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論框架,對阿德勒心理學的第二大原則—“個體會遵循明確的生命風格”進行了深入的闡釋。每個人都是由弱小的、自卑的狀態按照既定路線成長和發展為自足的、有益于社會的人的,然而出于各種各樣的內外界原因,有的兒童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和阻礙,原本正常前進的路徑被阻斷。兒童無法正確認識和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此時家長無法洞察兒童的需求,或由于缺乏耐心、缺少經驗等原因未能與兒童有效交流,甚至以錯誤的方式粗暴地對待兒童,那么兒童很有可能會因為無助和不適而誤入歧途。

除了理論指導,咨詢的臨場感同樣重要。本書提供了兩個場所,一是阿德勒與學生們舉行的案例分析研討會,以“閱讀病例—會診”的介紹方式,讓讀者更直觀、更有針對性地理解案例行為背后蘊藏的心理動機;二是阿德勒與兒童及其監護人直接對談的咨詢現場。在面對兒童的交談中,好的出發點非常重要,但如何呈現對話、讓溝通起到作用才最為關鍵。阿德勒通過鼓勵挖掘和呈現問題的方法、循循善誘的措辭、正面積極且充滿信任的態度,都讓人如沐春風,值得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好好揣摩,多加學習和運用。

本書成書時間較早,極個別理論隨著時間的發展和學科的演進,難免會有局限性。歐美當時的社會背景、教育理念與我國現階段也有所不同,部分觀點及描述僅為佐證阿德勒的心理學理念服務。相比之下,本書對“三歲看老”的反駁,對家人應在兒童成長中扮演的角色,對兒童不當行為的責任的厘清等,都顯示出了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洞察力和關懷,更體現了個體心理學的藝術性。希望這本書的核心內容能夠幫助每一位家長與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幫助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成為幸福快樂、對社會有益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临泉县| 贵溪市| 蓬安县| 门源| 全椒县| 滨海县| 清丰县| 永福县| 绥宁县| 达孜县| 敦煌市| 蓬安县| 南召县| 漳浦县| 北安市| 依兰县| 开原市| 中牟县| 大石桥市| 特克斯县| 长武县| 平原县| 留坝县| 静安区| 渝中区| 垦利县| 伊通| 周口市| 陇川县| 利津县| 萨迦县| 南平市| 平陆县| 开平市| 龙川县| 巴南区| 丰城市| 隆安县| 莫力|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