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3 維納濾波

極大似然估計從概率論的角度解決參數估計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現象要用隨機過程解釋,對隨機過程的估計在此之前仍然處于空白。對于隨機過程的估計,到20世紀30年代才積極發展起來。1940年,控制論的創始人之一——美國學者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1894—1964年)根據火力控制的需要,提出一種在頻域中設計統計最優濾波器的方法,被稱為Wiener濾波。Wiener是20世紀早期著名的天才,從小由父親教育,9歲便直接進入中學,11歲中學畢業,然后用3年時間在塔夫茨大學獲得數學本科學位,14歲進入哈佛大學,18歲時獲得數學哲學博士學位,1919年以后一直是麻省理工的教師。

在眾多科學出版物里都能找到Wiener的身影,他在控制論方面的貢獻是聞名遐邇的。他的一些重要的數學成就有廣義諧波分析、廣義傅里葉變換,證明了白噪聲經過變換后依然是白噪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幾年,Wiener 參加了一個軍方項目,需要用雷達信息設計一個自動控制器來引導防空火力。因為飛機的速度與子彈的速度相比是不能忽略的,因此要求這個系統“射向未來”。也就是說,控制器必須能夠利用有噪聲的雷達跟蹤數據,并對其目標的未來航線進行預測。

Wiener在推導最優估計器時,利用在函數空間上的概率測度來表示不確定的動態行為。他根據信號和噪聲的自相關函數,推導出最小均方預測誤差解。這個形式是一個積分算子,如果對自相關函數或者等效傅里葉變換的規律性施加某些約束,則可以用模擬電路來合成它。他的方法利用功率譜密度代表隨機現象的概率特性。同一時期,蘇聯杰出數學家——安德列·柯爾莫哥洛夫(Andrey Nikolaevich Kolmogorov,1903—1987年)提出并初次解決廣義離散平穩隨機序列的預測和外推問題。此時,Wiener正好完成了對連續時間預測器的推導工作。

Wiener的這個研究成果,直到20世紀40年代晚期,才在一個題目為“平穩時間序列的外插、內插和平滑”的研究報告中被解密。這個題目后來被縮寫為“時間序列”。該報告在當時引起不少關注,其中的很多數學細節,雖然本科生難以消化,但是卻吸引了專注于電子工程科學的一代研究生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呼图壁县| 湛江市| 宝鸡市| 伊春市| 葵青区| 太仆寺旗| 新巴尔虎右旗| 华安县| 互助| 炎陵县| 巴彦县| 台江县| 张家界市| 保亭| 石渠县| 五河县| 闽清县| 外汇| 鸡西市| 铜鼓县| 巨野县| 黎城县| 贞丰县| 闸北区| 金坛市| 渝北区| 芦溪县| 延边| 于都县| 东乌| 门源| 灵山县| 彰化县| 竹北市| 延边| 夏河县| 尼玛县| 平和县| 房产|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