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圖譜:認知智能理論與實戰
- 王文廣
- 1481字
- 2024-01-25 17:32:14
1.1 從李白的《靜夜思》開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你看到這首耳熟能詳的詩篇時,也許會詩興大發,繼而吟誦出其他有關明月的詩詞。或許其中會有蘇軾創作的已傳頌千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也許你熟悉蘇軾的諸多詩詞,還會想起《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這首詩,并不自覺地背誦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描寫西湖的著名詩篇,展現了蘇軾的詩思與西湖畫意的奇妙結合。這時,你的腦海里也許會浮現出“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蘇堤春曉,還有蘇堤盡頭的雷峰塔。“春雨如酒柳如煙”的西湖三月天,正是泛舟湖上的好時節。巧了,西湖恰是白蛇白素貞、青蛇小青與許仙、法海開始一段傳說之地。
也許“欲把西湖比西子”令你想起的不是西湖,而是浣紗的西施。“亭亭裊裊浣紗處,豆蔻梢頭遇范蠡”,由此進入了“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吳越爭霸時期,而這只是縱橫捭闔、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的一角。
如果你恰好又是武俠迷,自然會想起金庸的小說《越女劍》:阿青看到西施之后,喃喃了幾聲便迅捷遠去,只留下一縷清嘯。這聲音容易令人把仗劍江湖的豪情浪漫與西湖三月天的斜風細雨混在一起。猶如站在寶石山上遠眺西湖,湖上的蘇堤、曲苑與孤山正在上演著一幕幕爛漫的故事。
寶石山的另一邊,則是金庸先生曾任教過的浙江大學。如果此時你恰好正在浙江大學的西溪校區或玉泉校區,想來會有去爬寶石山或逛曲院風荷的沖動……
優秀的詩篇會讓我們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共鳴。我在看到《靜夜思》這首詩時,會想到寫這本書的某個晚上,兒子王騰淵背誦這首詩的情景;也會想起今年(2021年)天朗氣清的中秋月圓之夜,一家人一起用望遠鏡觀看月球的場景。那是騰淵第一次通過望遠鏡看到月球,好奇又喋喋不休,然后我們討論他喜歡看的科技繪本,書中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玉兔號”月球車和“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等。
巧的是,今年的11月24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并將“嫦娥五號”運往月球。這是繼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后人類最偉大的太空活動之一。更巧的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模型是騰淵最喜歡的玩具之一。當然,小孩子嘛,喜歡的玩具還有很多,比如“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積木、奧特曼玩偶和“殲-20”戰斗機模型等。還記得他拼好數百片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積木后,興奮了好多天。
既然談到了孩子,那自然想說說他的名字“王騰淵”的由來。他出生時,我可是翻遍了好幾本古籍。最后從《周易》的“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中取了個“淵”字,希望他一生無咎幸福。作為父母,望子成龍之心自是存在的,我也希望他能如同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一文中所寫的那樣,成為有朝氣、敢作為的中國少年——“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蘇軾的《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即便是蘇軾這位“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其拳拳愛子之心也同樣是望其子“無災無難到公卿”。而蘇軾曠達的人生感悟也許有一部分來自《周易》,并記錄在他所著的《東坡易傳》中。不過這本著作可能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畢竟蘇軾的名篇佳作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