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凱特·溫斯萊特
- 美娛:好萊塢1990
- 南區暴雨
- 4100字
- 2023-08-02 07:48:20
20世紀70年代伊始,好萊塢仿佛進入了X級片的天下,1970年初上映的《午夜牛郎》講述了一段極為露骨的愛情故事。
其在上映之初好評如潮,盡管被MPAA評分為X,它依然強勢地奪得了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項。
而后是緊接著出現的《五支歌》,影片中關于多角戀與性關系的刻畫再次把這部片子送上多條院線,杰克·尼克爾森也借此成為好萊塢冉冉升起的新星。
多部鏡頭狂野的電影輪番上陣,歸因于自1968年興起的新浪潮電影運動。
當時的著名導演英格瑪·伯格曼、費德里科·費里尼、弗朗索瓦·特呂弗和黑澤明將十分激進地創作理念帶入北美,并成功改變了本土國內電影產業的格局。
直到1974年《教父2》問世,其執行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成為新好萊塢的代言人之一,國內電影風潮才暫時轉向類似《教父》系列的動作劇情片,但充斥著X級狂野元素符號的影片依然叫座,并持續至今。
《落水狗》的創作,在1991年紛繁如潮的影評中,也被視為新電影運動浪潮的時代影響產物之一。
整個20世紀70年代,毫無名氣的女星想要一炮而紅十分困難,她們要么擁有一張如瑪麗蓮·夢露般的完美臉蛋和火辣身材,要么不僅擁有一張漂亮臉蛋,還要有奧黛麗·赫本那樣在成名之初被多次拒絕,依然永不服輸的精神。
基利安回想起與雪莉·蘭辛的第一次見面,他能夠從對方的五官上聯想到:雪莉在年輕時期的確會是一位美人,但距離好萊塢定義的“漂亮臉蛋”仍有差距。
就算是杰西卡·蘭格,在好萊塢上升之路中也是以過人的演技與惟妙惟肖的表演奪人眼球。
因此,當安娜·史蘭情卡說到雪莉·蘭辛在好萊塢中出演小角色的時候并不感到奇怪,他更為感慨的是:
生活仿佛一張網,他好像低估了“世界第一鋼琴夫人”的影響力。
基利安很快從這番話中找到令他疑惑的方面:
在與雪莉·蘭辛的初次見面中,這位好萊塢的女高管并沒有透露她與母親露絲的關系。
如果雪莉·蘭辛真如她所說,要把基利安收為己用,以坐穩她剛剛登上派拉蒙執行總裁的交椅,拋出與露絲·史蘭情卡的關系顯然能夠事半功倍。
那么,她故意隱藏這段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基利安忽然感覺到,在好萊塢的每次交往似乎都并不像明面上那么簡單。
每個人都有另類目的,背后似乎都有故事。
奇怪的是,耗費精力弄清楚這些緣由并不使他感到疲憊,相反,他反而覺得有趣,就像在玩一場真實的解謎游戲。
這使他始終充滿活力。
坐進沙發里的麥克顯然對基利安與母親之間的交談沒什么興趣,與表哥基利安·貝克正好相反,他生來就對名利場上的斡旋十分抵觸。
與其費盡心思猜測其他人的意圖,倒不如想想在紐約買一件什么禮物,能夠讓瑪莎·陳高興。
想到這里,麥克的唇角微微揚起,似乎想到了什么值得開心的事。
而辦公桌那頭,安娜對基利安說道:“寶林·凱爾發表在本刊上的影評文章你看到了嗎?”
基利安從沉吟中抬起頭,露出一個不大在意的笑容:“很符合這位老影評家的風格,尖銳、直接、甚至有點刻薄,且不允許她的讀者保持中立態度。”
“電影總是五花八門的,什么片子好,什么片子壞,應該交由觀眾去評判,票房才能說明一切,”安娜說道,“當然,小眾片同樣叫座,導演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就像我不喜歡迎合大眾,所以完全不在意那些出入售賣法蘭絨雜貨店的普通人怎么看。”
基利安當然能聽出安娜的話中之意,十年前祖父逝世之后,他就與這位姨媽再也沒見過面,而今能聽到真摯的勸導之語,未嘗不是人情溫暖。
他似乎總能看見安娜·史蘭情卡柔情的一面。
“我不會把她的影評當一回事,換句話說,我應該為此感到慶幸,有了寶琳·凱爾的文章,會有更多人愿意進影院觀影。”
“你身上已經沾滿銅臭味了,基利安·貝克。”坐在沙發里的麥克發聲。
基利安笑著側過身子:“有句話怎么說來著:世上最好聞的味道就是金錢的味道。”
“我們正在籌備的三月份開季刊有意請一位電影導演來做訪談,有想法嗎?”
他重新看回安娜,顯然有點兒驚訝:“我以為你們只做時尚圈的報道……”
“太膚淺了,我很早就說過,時尚圈和電影圈不分家。”
說到這里,獨立辦公室外的接聽電話響了起來,那張桌子本屬于阿什麗·格蕾雅。
閑坐著的麥克走過去,拿起了聽筒:“你好,安娜·溫圖爾辦公室。”
“他看起來做的非常嫻熟。”基利安有感而發。
“如果他愿意,我本想栽培他進時尚界,或者做商業大亨也未嘗不可,但麥克太固執了。”
“麥克非常熱愛錢,這點毋庸置疑,但他有自己想做的事。”
安娜·史蘭情卡對此不置可否。
接電話的麥克小聲說了句什么,然后望向母親安娜:“阿什麗說,今天下午約好的男模特在機場公路上出車禍了,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手臂粉碎性骨折。”
安娜連忙起身,走過去接過話筒。
她嚴肅低聲地說了些什么,緊接著掛斷電話,提著包準備出門。
就在安娜·史蘭情卡拉開門的時候,她忽然停住了腳步,朝基利安示意:“跟我來。”
……
對于時尚雜志而言,不同月份發刊有不同的意義。
就拿《VOGUE》來說,一月,三月,九月,十月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日子。
一月份為開年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月份則為品牌開季刊,通常從三月份的巴黎時裝周開始,《VOGUE》雜志將指明今年的全球時尚新潮流。
九月、十月則被稱為“金九銀十”,該月月份的重要程度超過了一月和三月,被戲稱為“時尚界的春節”。
《VOGUE》雜志化妝間。
基利安第一次被人按在打光充足的化妝鏡前,任由設計師擺布。
就在十分鐘前,受邀登上三月開季刊的男超模意外發生車禍,而封面人物通常不會留有備胎——仿佛這樣才能凸顯雜志封面呃重要性。
毫無疑問,安娜·溫圖爾大發雷霆,當眾勒令此后《VOGUE》雜志不再聘用這位模特。
然而棘手的是,品牌方、女嘉賓以及編輯、設計師、服裝組等等所有人的檔期都在今天空了出來,如果要改日進行,勢必會耽誤三月刊的正常發售。
于是阿什麗·格蕾雅向安娜建議:
“既然我們要找基利安當本次電影頁面的訪談嘉賓,干脆讓他上三月刊的封面,雜志社要加班修改的無非只有文案,這比臨時找一個大牌演員過來要方便的多。”
“正好寶琳·凱爾在二月刊上發表了這篇影評文章,三月刊由基利安登場,能充分表明《VOGUE》始終持中立態度,不具有偏向性。”
阿什麗·格蕾雅的臨場應變能力確實出色,不怪她能在安娜身邊游刃有余的呆這么多年。
基利安本身留著短發,他的底子非常好,不需要過多拾掇,那件長款黑色風衣被換成了英式燕尾服。
在妝造期間,阿什麗向基利安解釋道:“這次三月刊的第一篇內容,是致敬卡洛斯·克萊博今年一月份最后一次于金色大廳登臺指揮新年樂,同時為維也納愛樂樂團成立一百五十周年致以祝賀,所以封面圖片將是男女合奏鋼琴。”
“這次你合作的女嘉賓是一位英國籍女演員,她剛剛進入電視圈不久,但一眼就被安娜相中了。”
“新人導演與新人演員的組合,這次的雜志設計非常新穎。”
阿什麗無奈道:“所以最開始我們計劃邀請一位國際超模帶入時尚元素,他正好出席了今年春季的巴黎時裝周,一切本該按部就班。”
“人生就是充滿意外,”基利安安慰她道,“對了,我該怎么稱呼她?”
“你可以直接叫她的名字:凱特·溫斯萊特。”
……
攝影棚內,一架巨大的鋼琴吸引了基利安的目光。
阿什麗向他解釋道,這是毛里奇奧·波利尼在1960年獲得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時用以演奏曲目的鋼琴,它被雜志社借來用于拍攝。
阿什麗補充道:“當然,和露絲夫人那臺享譽世界的鋼琴相比,還差了點意思。”
五歲起,露絲夫人就曾有意引導基利安·貝克練習鋼琴曲。
可惜的是,幼年時期的他實在貪玩,對于靜坐在鋼琴前數個小時練習曲目這件事極為抗拒。
十二歲,基利安勉勉強強考過鋼琴業余十級,但他的音樂天賦似乎就此告罄,露絲夫人看出他沒有這方面的稟賦,于是徹底撒手不管。
他曾在幼年日夜練習鋼琴曲時發誓再也不碰鋼琴,沒想到十幾年之后,這個誓言就被輕易打破了。
一旁,凱特·溫斯萊特到了,她穿著一襲黑色禮服長裙,拖地的裙尾尺寸恰到好處。
燈光師還在調試燈光,阿什麗·格蕾雅介紹兩人認識:“這是凱特·溫斯萊特,一位英國女演員;這位是基利安·貝克,好萊塢的新導演……”
“我聽說過,基利安·貝克,好萊塢新銳導演里的佼佼者。”
凱特·溫斯萊特洋溢著大方的笑容,她看起來絲毫不拘謹,也不緊張局促,率先伸出手:“很高興認識你,貝克先生。”
基利安握過手:“也很高興認識你,溫斯萊特小姐……叫我基利安就好。”
他想起了和詹妮弗·溫斯萊特的初見,彼時的詹妮弗還在圣莫尼卡的私人醫院當臨時工,和他說話時支支吾吾、面色泛紅,緊張到說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
而正和基利安握手的凱特·溫斯萊特也出現了一點異樣:
她沒想到基利安的掌心這么熱,燙的她指尖微微泛紅,不由暗垂眼簾。
……
《VOGUE》的攝影棚雖然不如試金石影業的電影攝影棚那樣更具專業性專業性,但它的空間更大,布景更加方便,燈光和攝影難度也會更低。
基利安和凱特·溫斯萊特坐上了長制鋼琴凳,攝影機后方,專業攝影師正在指導兩人調整身位:
“坐的再近一點兒,對,保持一節食指的距離就好。”
“基利安向右轉頭,不,不要完全轉過來,只用微微轉過一點兒,讓你的眼角余光能夠看見凱特的眼睛。”
“凱特小姐,你左轉的幅度要再大一點兒,因為基利安比你高出不少。”
“讓你的手指貼上基利安的手背,無名指和小指貼上去,做一個簡單的結合姿態。”
“眼神,眼神要充滿感情。”
阿什麗·格蕾雅站在安娜的旁邊,看著攝影棚中央的基利安與凱特·溫斯萊特:“他們真是第一次合作上鏡嗎,簡直表現的太默契了。”
安娜微笑地看著前方:“所以,專業的演員會比模特更好指導,他們更有經驗,也更有靈性……如果有一天基利安從好萊塢被趕出來了,就讓他來這兒做專業模特。”
倆人身后的麥克撇了撇嘴,發出“嘖嘖”兩聲。
拍攝沒有很久,從坐上鋼琴凳到攝影結束,絕沒有超過十五分鐘的時長。
基利安把目光收回的時候,凱特·溫斯萊特那雙滿含靈氣的眼睛仿佛印在了腦海當中。
他忽然明白,詹姆斯·卡梅隆為何會在眾多女星里看中他身邊的凱特小姐。
“合作愉快。”
凱特·溫斯萊特露出一個甜美的笑容:“合作愉快。”
……
回到化妝間換回黑色風衣,基利安和麥克迎著傍晚六點最后一句縷余暉,走出了紐約時代廣場的《VOGUE》大樓。
“今天出盡風頭了,老兄。”
麥克拍了拍基利安的肩膀,后者則遞給他一支煙:“嫉妒我?”
“呸,哥是那種人嗎?”麥克翻了個白眼。
基利安笑道:“馬上就有事讓你做了,記得有一家游戲公司,硅與神經鍵,幫我查查——說不定我們可以在《低俗小說》之后搞點商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