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碼頭外,徐徐吹來的海風,海風劃過碼頭上穿著紐扣無袖背心的碼頭工人們的臉。
也劃過了,站在商船甲板上眺望遠方廣州城的工匠移民們。
此去,可能就是一輩子。
雖然這些人上船前,是如此的痛恨這座城市。
這座城市繁華,但是繁華之下的罪惡也是不為人所知的。
對他們而言,這座城市是罪惡的,當他們從小賣到這里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對城市充滿了怨恨。
曾發誓有機會一定要離開這里,再也不要回來。
但是真的要離去的那一刻,他們的心又空蕩蕩了起來,好似要與這座令他們痛恨的城市做最后的道別!
“準備好了嗎?”
馬克隆問甲板上的水手道。
“準備好了,可以開船!”
水手回復道。
馬克隆點了點頭,示意啟航!
隨著水手將綁在岸邊鉤索上的繩索,收了回來。
船艙的門就此關閉,船上的移民,都眼神復雜的看向船外的碼頭,看向遠處那座糾纏了他們十幾二十年的城市。
一座繁華且充滿人吃人的城市!
隨著移民船和兩艘商船上的移動,三艘船上的大部分移民都看向船外,慢慢的隨著船只的遠離,城市消失在眼眸中,才回過神來。
他們知道,他們的前半段人生已經結束了,他們將開啟全新的人生。
一個和原來不一樣的人生!
………………………………………
南中國海,三艘風帆商船正在形勢在碧波蕩漾的大海上。
偶爾幾只海鷗飛過,還會在甲板上留下一堆糞便。
以及甲板上工作的水手,發自內心的詛咒。
詛咒這些臭鳥,早晚變成他們手里的烤雞。
“把甲板擦干凈。”
水手隊長對著甲板上年輕的水號囑咐道。
隨后便離開了甲板,進入了船艙。
“媽的,這些臭鳥,害的老子今天早上才擦的甲板,現在又得擦一次。”
水手在隊長走后,對著遠處天上那群海鷗,抱怨道。
“這幫傻鳥,海里拉屎不好,非要到船上拉屎,咋了!咱們船上是廁所啊!”
另一名水手緊跟著抱怨道。
“你們這群臭鳥,別落在老子手里,要是落在老子手里,非得讓你們知道什么是辣手摧花。”
“什么是法式烤雞!”
水手恨恨的對著天上那群自由翱翔的海鷗罵道。
“開飯了,開飯了!”
兩人正準備繼續詛咒那群海鷗,船艙內帶著高頂廚師帽的隨船廚師叫喊聲傳了出來。
兩人對視一眼,隨后一前一后的進了船艙。
此時船艙內,幾個特大號的飯桶正放在地上,每艘船分配的幾十個移民以及水手,正在排隊打飯。
水手打完了,才輪到移民。
這是馬克隆定下的規矩,畢竟移民這趟結束后,就得分道揚鑣,交付給大明村了。
而水手可都是跟了自己許多年的員工,孰輕孰重,馬克隆還是分的清了。
要是為了照顧移民,而冷落水手,這點腦子都沒有,那馬克隆這幾十年也就白活了。
兩人剛進來時已經輪到移民打飯了,兩人毫不客氣的插隊。
被插隊的移民即使心里不舒服,也知道這是上船前就定下的規矩,所以也就老實的讓位于水手。
“怎么又是土豆燉海魚,老子早吃膩了。”
其中一名水手不滿道。
“行了行了,少說兩句,船上不抵陸地,食材保鮮不易,能吃上這個,已經不錯了!”
另一名水手緊跟道。
水手雖有不滿,但也就是發幾句牢騷,畢竟這船上還能吃什么,無非就是上岸前采購的米面糧油,以及各種儲存期長的蔬菜,以及臘肉這種保鮮期長的食物。
而海魚,也是看到海面冒出的魚群時捕獲的,就這已經算新鮮食材了。
隨后,兩名水手再打完飯菜后,便離開了船艙,跑到外面甲板上吃去了。
后面的移民等水手離開后,也上前打飯,他們是窮苦百姓出生,從小吃的都是青菜豆腐之類的素菜,肉也是很久才能吃到。
所以當打了滿滿一碗的土豆燉海魚和一大碗米飯后,沒有一個人不滿,只是開心的狼吞虎咽。
有些人吃完后,還會看向還有剩飯的飯桶。
廚師看到了,又招呼他們再去打飯。
隨后已經提前吃完的移民,又興高采烈的排隊打飯,直到飯桶內的飯菜都被吃完。
午餐結束后,看著空空蕩蕩的飯桶,廚師第一次感受到自己這個職業的偉大。
這是在那群挑三揀四的水手上,完全感受不到的,他們只會挑挑揀揀,挑肥揀瘦,沒毛病都能挑點毛病出來。
艦長室內的,馬克隆正在看著一張巨大的航海圖,計算著在哪里停靠休息。
馬克隆揉了揉有些疲憊的雙眼,隨后走出艦長室,站在船上甲板處,吹著還算輕緩的海風。
站在甲板上良久后,對著船上的舵手和水手道:“我們下一站去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巴達維亞!”
話音剛落,舵手就在調整航向,水手在收拾著靠岸后所帶下岸的個人物品。
臨近徬晚,一處海邊城市近在眼前,巴達維亞,荷蘭東印度殖民地,也是遠東唯一且最重要的荷蘭殖民地。
這座殖民地可以說是荷蘭的國家根本,對于一個面積狹小的低地國家。
海貿就是他們唯一的生存來源,而處于馬六甲與遠東的溝通橋梁,東印度群島的價值可見一斑。
龐大的面積,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豐富的自然資源,數量不少的土著以及下南洋華人,充分的保證了東印度群島發展所需的勞動人口。
如果說印度是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東印度群島也可以說是荷蘭王國王冠上的明珠。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隨著三艘風帆商船的靠岸,船艙門打開,船上的移民都好奇的望著前方一副熱帶歐洲風情的城市。
碼頭上,赤裸著被太陽曬黑上半身的土著,正在往各個商船上搬運貨物。
遠處巡邏的荷蘭士兵,正在懶散的漫無目的的閑逛。
看起來根本不像巡邏,而是游玩,要是歐洲哪個港口的看守士兵敢這樣懶散,他包括他的長官都得倒霉。
因為這里是歐洲,列強林立的歐洲,哪個國家敢這樣做,離死不遠了。
而在遠東東印度殖民地,沒人會怪罪他們,因為這里的土著已經完全馴服,而此地唯一的大國,連自己的國民出海都要管控,你能指望歐洲殖民者有多少敬畏之心!
馬克隆下了船,對一旁都張冰說道:“讓移民們也下船活動活動,畢竟我們明天一早才重新出發。
張冰點了點頭,隨后招呼移民們下船休息。
下船時,又叮囑移民們不要跑遠,以防回不來。
移民們聽后,連連保證。
隨后,移民們便分散開來,三三兩兩的在巴達維亞城內閑逛。
章奇和周平牽著妹妹花花的手,在城內逛了起來。
剛一進城的三人對城內熱帶樹木和歐式建筑相間的模樣,非常好奇,這里逛逛,那里瞧瞧。
“哥,我想吃那個。”
花花拉著章奇的手撒嬌道。
章奇順著花花的手指向的地方看去,一個正在賣像球一樣的果實的攤子。
有一個客人買走,戳開中間的位置,放置這一個類似蘆葦管一樣的吸管。
章奇摸了摸口袋里用銀子換來的荷蘭銀幣。
隨后拉著花花到了小攤上,因為攤主是個土著,所以章奇連說話帶比劃的,花了好長時間才買下三個能吸水的果實。
三人邊走邊用吸管吸著里面甘甜的汁水。
“哥哥,真好喝。”
花花開心道。
“好喝,就多喝一點,不夠哥哥那份也留給你喝。”
章奇摸了摸花花的頭,慈愛道。
“不,一人一個,才公平。”
花花眨著天真的眼睛對章奇說道。
此言一出,兩人頓時笑了起來。
隨后幾人漫無目的在城內繼續逛了起來。
當走到一處時,一處聲音吸引了他們。
“這個月的錢什么時候交啊!”
一個紅發洋人,正在催促這一個相貌與他們類似的商人。
“請大人寬限幾天,現在實在沒錢啊!”
一個穿著短衫的商販回答道。
“哼!要是下次我再來,你還不交錢,你這攤子我全給你砸了!”
紅毛洋人威脅的說道。
隨后便去往下一個攤位。
幾人見到紅毛洋人走后這才敢上前。
周平上前小心翼翼的詢問:“你是清國人嗎?”
商販聽后,不屑的道:“我們這些棄民算什么清國人,在這里洋人都稱呼我們叫華人。”
“剛才那個洋人找你干嘛,那么兇?”
周平繼續問道。
“哼!還不是每個月的保護費,這個荷蘭洋人,是我們這一條街的巡邏隊長,每個月都要找我們這些華商要保護費。”
“可憐我們每年三分之一都得讓他拿走,這還不算我們華人所承擔的稅賦。”
“巴達維亞至少三分之一的稅賦都是我們華人交的,那些土著根本就沒錢交稅。”
“這稅自然而然也就落到我們華人頭上。”
“可憐我們辛苦忙活一年,自己只能剩個養家糊口的錢,大部分都被本地的洋人官府和貪官污吏搶走了。”
說到這,華人商販面露憤恨!
周平聞言,感嘆道:“果然天下烏鴉一般黑,貪官污吏哪里都有。”
商販聞言繼續道:“若是如此也就算了,我們還能生活下去,那些洋人更過分的還挑撥我們華人和本地土著之間的矛盾。”
“每次挑撥出是非來,土著就要來殺我們一些人,周而復始,洋人官府根本就不聞不問,有時還偏袒土著。”
“對我們被殺的那些華人,視而不見。”
商販臉上一片悲憤。
“哦,忘了問你們,你們到巴達維亞干嘛,我剛才聽這條街華人說,港口外來了一群清國移民,難不成你們也打算在這巴達維亞。”
“聽我一句勸,這里錢是比清國好掙,但不好拿啊!拿了哪天也得小心沒命花。”
商販對幾人勸解道。
章奇和周平對視一眼,隨后章奇接話道:“我們不是留在這的,我們是要去非洲。”
“非洲?去非洲干嘛,我聽過往的商人說,這非洲到處都是烏漆麻黑的土著,內陸還有原始森林和野獸。”
“你們去那干嘛,不是找死嗎?”
商販不解道。
“我們是去非洲,但是是去一個叫明州島的地方,那里有咱們華人移民建立的據點,我們準備去投靠他們。”
周平緊接著道。
“去投奔華人,年輕人,我可告訴你,這年頭移民海外,都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帶著,要是去陌生的地方,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有句話說的好,坑你的人都是你認為的自己人。”
商販勸告道。
“不會,我們已經出發前,就打聽過了,那個明州島的人都是好人。”
章奇說完便把在廣州采購的事告訴了商販。
商販聽后連連感嘆道:“這年頭,還有這種地方,花那么多錢,給老百姓采購物資!”
隨后商販道:“那個明州島不是需要人嗎?你們看我能去嗎?”
“我會跑船,原來是個漁船的水手,因為老婆孩子的原因,所以定居在巴達維亞。”
兩人聽后,只能表示自己做不了主,但可以回去請示馬克隆船長和張大哥。
商販聽后,表示理解,隨后又說道:“如果商量好了,我就在這里等你們,媽的!這個地方老子早他媽受夠了。”
“那幫混蛋洋鬼子根本不拿我們華人當人。”
聽著華商憤恨的語氣,兩人連忙表示,現在就回去請示。
幾人回到碼頭后,連忙將此事匯報給馬克隆和張冰。
兩人聽后,表示可以見一見那個華商。
隨后,商販來到了碼頭。
看到馬克隆后,還有些畏懼,再看到張冰后,才安心。
“聽說你也想去明州島?”
張冰問道。
“沒錯,我聽到他們說明州島仁慈愛民且還是咱們華人后,我當時就不想在這紅毛洋人的地盤上干了。”
“這幫洋人每月都要找我們華人的麻煩,不曉得哪天,交不上錢,全家老小被洋人打死!”
商販憤怒道。
張冰聽后,點了點頭,隨后說道:“光你一個人嗎?”
商販聽后,想了想道:“如果還需要,我可以再叫一些人,有條華商街,整條街都是我們華人,很多都是我的親戚朋友,他們也早就受夠了。”
“只是礙于沒有地方去,所以一直忍著,我們前段時間還打算搬到印度去,畢竟那幫英國人吃相要比荷蘭紅毛好看,信奉自由貿易,對商人還算寬松。”
“現在可以去一個華人的地方,我們當然不愿意去印度了。”
張冰點了點頭,隨后道:“可是我們目前沒有商船給你們住,你看?”
商販聽后連忙道:“不需要麻煩,我們很多原來都是漁民出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才來到巴達維亞定居經商。”
“我們這么多華商可以自己湊錢買幾條船,我們自己駕駛,跟在你們后面,一起去明州島。”
張冰聽后,將話翻譯給馬克隆。
馬克隆聽后,兩人對視一眼。
隨后道:“可以,你們可以一起去,但我們不能等你們太長時間,你們得準備快些!”
商販聽后,連忙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