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腦子被門夾了嗎
- 逆賊之大明戰(zhàn)神
- 瘋?cè)嗽旱拈儇?/span>
- 2033字
- 2023-06-23 08:00:00
慶城郡主點頭應(yīng)是,上了車,吩咐車夫快馬加鞭,朝南京駛?cè)ァ?
從鎮(zhèn)江到南京不過一百多里,兩個時辰后,一身疲憊的慶城郡主到了皇宮,將朱棣的話一一告訴了朱允炆。
朱允炆聽后,面色慘然,急忙又將方孝孺召進宮來,商量對策。
方孝孺聽到朱棣連劃江而治的方案都拒絕后,大駭不已!
兩人討論了半天,才做出決定讓歷城侯盛庸帶兵三萬,乘船沿江而下,駐防常州,從背后牽制朱棣,讓靖難大軍首尾不能相顧。
盛庸是朱允炆現(xiàn)在唯一能拿出手的大將了。
建文元年,盛庸在李景隆的平虜大軍中任參將,功績不顯;李景隆被朝廷召回之后,盛庸又跟隨越嶲侯俞通淵,在白溝河大戰(zhàn)中敗于朱棣;后來,朱棣攻打濟南,盛庸和鐵璇二人全力固守,靖難大軍圍攻三月不下,盛庸乘夜偷襲靖難大軍,朱棣兵敗而回,盛庸因此被封為歷城侯,接替了越嶲侯俞通淵,成為平燕將軍,任總官兵。
建文二年,盛庸率軍在滄州、濟寧、深州等地與朱棣大戰(zhàn),盛庸陣斬大將張玉,將靖難大軍精銳幾乎殺得殆盡,盛庸聲威大震,建文帝為此祭祀宗廟告捷。
建文三年,靖難大軍出保定,盛庸率軍與靖難大軍死戰(zhàn),斬大將譚淵,差點擒獲朱棣,幸得朱能、張武兩人拼死搏斗,才將朱棣救走;大戰(zhàn)正酣之時,東北風(fēng)起,飛塵遮天蔽日,靖難大軍乘風(fēng)大喊“南軍敗矣”,朝廷大軍聽后開始混亂,導(dǎo)致盛庸大敗,退回德州。
今年年初,朱棣輕騎而出,盛庸帶領(lǐng)大軍與其在靈璧大戰(zhàn),結(jié)果敗北,被朱允炆調(diào)回了南京城,訓(xùn)了一頓,然后就把盛庸閑置在南京,給了他一個不痛不癢左軍都督府都督的職位。
現(xiàn)在到了最危急的時候,朱允炆不得已只能啟用盛庸了。
盛庸接到旨意后,也是有些無語,心中大罵,但凡是個有腦子的人都不可能想出這個主意。
從南京到常州兩百五十多里,先不說三萬大軍乘船沿江而下時,朱棣會不會派人阻攔,就算順順利利到了常州,以朱棣的謀略,會讓這三萬大軍登岸嗎?
在盛庸看來,朱允炆這就是讓他帶兵去送死。
但圣命難違,盛庸只能點了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往新江口去了,準(zhǔn)備從新江口登船前往常州。
盛庸帶領(lǐng)三萬大軍前往常州的消息,迅速在南京城中傳開,很多人聽了之后,開始指天畫地大罵:南京城本來就剩下二十萬大軍,現(xiàn)在又抽調(diào)三萬,讓本不富裕的南京城雪上加霜。
頓時間,南京城人心惶惶。
在右軍都督府中的李佑聽到這個消息后,坐在石凳上久久不能平靜,“這特娘的是誰出的主意?沒個十年腦血栓、八年神經(jīng)病,誰特么能想出這么餿的主意?腦子被門夾了嗎?里面全是水嗎?”
“李佑,慎言,慎言吶!”坐在李佑身邊的一個青年模樣的人,壓低了聲音說道,“聽說是皇兄本人的主意……”
“我尼……”李佑聽了之后,有種想罵娘的沖動,要罵的人實在太牛掰了,最后還是忍住了,對著青年說道,“允熥,難道朝中袞袞諸公,就沒一個人站出來勸勸陛下?”
李佑口中的允熥,乃是朱標(biāo)的第三子朱允熥,建文元年被封為吳王,建藩杭州,結(jié)果因為靖難之役,沒能去杭州就藩,一直呆在南京。
李景隆被六道金牌召回南京后,“醉心”商賈之道,拉了一大票勛貴做生意,吳王朱允熥也插了一腳進來。
因李佑和朱允熥、徐景昌三人年紀(jì)相差不大,經(jīng)常廝混在一起,關(guān)系匪淺。
徐增壽被朱允炆砍死,很多人囿于身份,不敢前來吊唁,但身為吳王的朱允熥可不在乎這些,反正他本來就是朱允炆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人。
為什么這么說?從封號就能看出來!
吳王這個封號,以前有人曾經(jīng)用過。
是誰用的呢?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未稱帝之前,自稱為吳王。
朱允炆把朱允熥封為吳王,這就相當(dāng)于把朱允熥放在火上烤了,朱允熥可是朱標(biāo)正兒八經(jīng)的嫡子,要說正統(tǒng)性,絕對比朱允炆還要正統(tǒng)。因為朱允熥的父親是太子妃常氏,而朱允炆的母親是太子繼妃呂氏。
這不僅是警告,也是赤果果的威脅!
朱允熥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得出來朱允炆警告和威脅的意思,所以他就在某人的建議下,成了一個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整天不務(wù)正業(yè)、斗雞走狗,過著聲色犬馬、酒池肉林的糜爛生活!
很多言官御史上書抨擊朱允熥,說他行為不端、有失親王體統(tǒng),都被朱允熥給懟了回去,“老子自己掙錢自己花,又沒欺男霸女,又沒逼良為娼,吃點喝點玩點怎么了?”
這點朱允熥倒沒說錯,自從跟曹國公一起做生意后,他成了南京城最富的人之一,王府宮女、太監(jiān)的月例都比三品官高,還隔三差五地發(fā)點禮品,逢年過節(jié)也有賞錢,就連過生日都有蛋糕吃,著實讓很多人羨慕,恨不得切了小弟弟,投身到吳王府。
朱允熥嘴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做金錢的主人,不做金錢的奴隸。
聽聽這話就知道,朱允熥肯定說不出來,背后肯定是有人教。
沒錯,這些觀念都是李佑這個魂穿者干的。
兩年前從戰(zhàn)場上回來后,李佑郁悶了一陣,沒把朱棣搞死,反而結(jié)上了深仇大恨。
為了防止徹底把朱棣得罪死,李佑嚴(yán)禁李景隆參與朝政,嚴(yán)禁李景隆參與一切平燕的事務(wù)。
怕李景隆閑得蛋疼,四處搞事,李佑就出了個主意,讓李景隆做起生意。
原本李佑以為大明很窮,做生意賺不了太多錢,頂多也就是幫李景隆解解悶而已,誰能料想到大明處處是商機,從柴米油鹽到衣食住行,到處都有掙錢的機會。
新書起航,求收藏,求推薦票支持!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