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者的話

南懷瑾先生是近年來享譽國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為其終身學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而其一生從軍、執教、經商、游歷、考察、講學的人生經歷又是不可復制的特殊經驗,使得先生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書劍飄零大半生后,先生終于尋根問源回到故土,建立學堂,親自講解傳授,為弘揚、傳承和復興民族文化精華和人文精神不遺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序者,引也。作為一種古已有之的傳統文體,書序內涵豐富,風格多樣,關涉“書里”“書外”,見證版本流變。或揭示作品梗概,或介紹創作背景,或剖析作者思想,引導讀者深入理解和欣賞作品,起到創作、研究、推介等多重功能。

多年來,南懷瑾先生親筆為各書撰寫了大量序、跋、前言、介辭、后記、創刊詞等,曾以《序集》為名在臺灣出版。一九九二年再版時,因考慮到此書涉及中國文化方方面面,“為更切合實際”,改名為《中國文化泛言》,且篇目增至七十二篇,分為儒家、易經、道家、經義、禪宗、密宗、健身、歷史及其他等九大類。

時隔二十余年后的今天,本書再次出版,除對原書中個別文字稍加更正外,又經著述整理團隊辛苦工作,增加了《序說〈虛云老和尚年譜〉致凈慧長老》《〈李執中居士遺著〉后記》《〈醉古堂劍掃集〉介辭》等三十三篇書序跋文,共計一〇五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化泛言(增訂本)》。分類上,刪繁就簡,由原來的九類改為儒家、道家、佛家、健身、歷史及其他六大類。

本書收錄的序文中,有自序,如《〈論語別裁〉前言》《〈禪海蠡測〉再版自序》《〈大圓滿禪定休息清凈車解〉前敘》等;也有他序,如《序焦金堂先生〈一日一禪詩〉》《書杜忠誥著〈漢字沿革之研究〉》《〈傳家〉小言》等。自序記錄了南懷瑾先生幾乎每一部著述的創作緣由和文本沿革,對其內容有提要鉤玄之力;他序則主要為紹介作品,獎掖后輩。作為南懷瑾先生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此一〇五篇序文,從時間上見證了南先生的思想變遷,從內容上反映了南先生的思想脈絡,是后人研究南懷瑾先生其人其事、其思其想的重要依據,并使讀者可以清晰且直觀地感受南懷瑾先生融會各家、貫通古今的大師風采。

我社與南懷瑾先生結緣于太湖大學堂。出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認識和傳揚中華文明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緊迫感,承蒙南懷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愛,獨家授權,我社遵南師遺愿,陸續推出南懷瑾先生作品的簡體字版,其中既包括世有公論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說。對已在大陸出版過的簡體字版作品,我們亦進行重新整理和修訂,力求貼近原講原述,還原作品原貌。作為一代國學宗師,南懷瑾先生“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畢生致力于民族振興和改善社會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愛之心,謹遵學術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原則,牢記出版人的立場和使命,盡力將大師思想和著述如實呈現讀者。其妙法得失,還望讀者自己領會。

東方出版社

二〇一六年二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衡阳市| 禹城市| 凤庆县| 黄梅县| 太白县| 彭阳县| 城固县| 揭西县| 乐业县| 东阿县| 宣城市| 呼和浩特市| 卢氏县| 资兴市| 黑龙江省| 大厂| 汶川县| 依安县| 军事| 永川市| 定襄县| 海南省| 新干县| 花莲市| 教育| 茶陵县| 苍南县| 仁布县| 镇宁| 咸丰县| 敦煌市| 葵青区| 商水县| 嵩明县| 塔城市| 彰武县| 全南县| 霞浦县| 曲松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