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供應鏈戰略管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企業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企業管理不再僅限于企業內部的管理,而且包含企業所在的供應鏈的管理。從供應鏈管理概念產生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供應鏈管理非常強調內外部的資源整合,認為供應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供應鏈整體績效。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供應鏈管理開始強調戰略思維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如戰略協調、戰略合作、長期績效等,很多企業紛紛將供應鏈管理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層面。

1.3.1 供應鏈戰略管理的含義

供應鏈戰略管理是指企業從戰略的高度對供應鏈進行全局性的計劃、控制和管理。供應鏈管理的戰略思想是要通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種高效率、響應性好、具有敏捷性的企業經營機制,產生一種超常的競爭優勢,使企業在成本、質量、時間、服務、靈活性方面的競爭優勢顯著提高,以贏得市場。

從狹義上看,供應鏈戰略管理涉及的是企業確定自身的供應鏈戰略并使之與自身的競爭戰略相匹配方面的內容;從廣義上看,供應鏈戰略管理是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考慮供應鏈管理中事關全局的核心問題,是涉及組織戰略、經營思想戰略、共享信息戰略、績效度量戰略等的系統。

1.3.2 競爭戰略與供應鏈戰略

1.競爭戰略

戰略(Strategy)的本義是對戰爭的謀略,引申義是謀略。謀略是針對整體性、長期性、基礎性問題的計謀。對一個進行戰略管理實踐的企業而言,其企業戰略是一個戰略體系,包括競爭戰略、發展戰略、技術開發戰略、市場營銷戰略、信息化戰略、人才戰略等。

競爭戰略(Competitive Strategy),顧名思義,是對競爭的謀略。根據邁克爾·波特教授的競爭戰略理論,企業可以采取3種基本競爭戰略,使自身獲得競爭優勢。這3種競爭戰略分別是總成本領先戰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差異化戰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和集中化戰略(Centralization Strategy)。

(1)總成本領先戰略,又稱成本領先戰略。采用該競爭戰略的企業,往往盡最大努力降低成本以降低產品價格,維持競爭優勢。要做到成本領先,企業必須在管理方面對成本進行嚴格控制,成本較低的企業可以獲得高于產業平均水平的利潤。在與競爭對手進行競爭時,由于自身的成本低,競爭對手沒有利潤可圖時,企業還可以獲得利潤,從而在競爭中獲勝。

(2)差異化戰略,又稱別具一格戰略。采用該競爭戰略的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別具一格,或功能多,或款式新,或更加美觀。如果別具一格戰略可以實現,它就能成為企業在行業中贏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戰略,利用顧客對品牌的忠誠而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3)集中化戰略,又稱目標聚集戰略。該戰略指企業主攻某個特定的顧客群、某產品系列的一個細分區段或某一個地區市場。其前提是,企業能夠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服務。該戰略具有讓企業贏得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收益的潛力。

電子商務企業在執行競爭戰略時,所有職能部門(產品研發、市場營銷、運營、分銷、服務等)都需要協同發揮作用,而且每個職能部門都必須制定本部門的職能戰略。例如,產品研發部門需要擬定產品開發戰略,明確企業將要開發的新產品組合,確定該工作是通過企業內部進行還是外包;市場營銷部門需要擬定營銷和銷售戰略,確定如何進行市場細分,產品如何定位、定價和促銷。

2.供應鏈戰略

供應鏈戰略(Supply Chain Strategy),是指企業從戰略的高度對供應鏈進行全局性規劃,它確定原材料的獲取、物料的運輸、產品的制造或服務的提供,以及產品配送和售后服務的方式與特點。供應鏈戰略包括對供應鏈總體結構的說明,以及許多傳統上被稱為“供應戰略”“運作戰略”“物流戰略”的內容。

供應鏈戰略突破了一般戰略規劃僅關注企業本身的局限,通過對整個供應鏈進行規劃,進而實現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目的。供應鏈戰略所關注的重點,不是企業向顧客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本身給企業增加的競爭優勢,而是產品或服務在企業內部和整個供應鏈中運動的流程所創造的市場價值給企業增加的競爭優勢。

供應鏈戰略根據產品的需求模式可劃分為兩大類:效率型供應鏈戰略和響應型供應鏈戰略。根據產品的需求模式,產品可分為功能性產品和創新性產品。功能性產品是指顧客可以從很多零售店買到的主要產品,這些產品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需求穩定且可以預測,產品生命周期長。但是,需求穩定意味著競爭激烈,進而導致利潤較低。創新性產品是指為滿足顧客特定需求而生產的產品,企業在產品樣式或技術上進行創新以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盡管創新性產品能使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但創新性產品的新穎性使需求不可預測,而且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較短。

對應功能性產品,效率型供應鏈戰略能夠以最低成本將原材料轉化成產品,并有效解決運輸問題。由于功能性產品的需求可以預測,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可以采取各種措施降低成本,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妥善安排訂單、完成生產和產品交付,使供應鏈存貨最小化和生產效率最大化。因此,生產功能性產品的企業應該采用效率型供應鏈戰略。

對應創新性產品,響應型供應鏈戰略強調企業快速對需求做出反應。創新性產品所面臨的市場是非常不確定的,產品的生命周期也比較短,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快速把握需求的變化并能夠及時對變化做出有效反應。因此,生產創新性產品的企業應該采用響應型供應鏈戰略。

1.3.3 競爭戰略與供應鏈戰略的匹配

企業在進行供應鏈管理時,必須考慮各種戰略之間的匹配,即需要從系統的觀點出發,通過全面規劃相關戰略來實現供應鏈戰略、企業競爭戰略及其他職能戰略之間的協調一致。

首先,企業的供應鏈戰略必須和企業競爭戰略相匹配。波特提出了3種基本競爭戰略,即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化戰略。效率型供應鏈戰略需要與總成本領先戰略相匹配,而響應型供應鏈戰略需要與差異化戰略或集中化戰略相匹配。

其次,供應鏈戰略作為一種職能戰略,需要與新產品開發戰略及市場營銷戰略等其他職能戰略相匹配。對于響應型供應鏈戰略而言,新產品開發戰略和市場營銷戰略都需要圍繞提高反應能力來設計。新產品開發戰略需要使顧客和供應商及時參與新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提高企業的反應能力。市場營銷戰略則要求建立足夠的零售網絡,避免缺貨,與顧客進行良好的溝通,投放有效的廣告和開展促銷活動。對于效率型供應鏈戰略而言,新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戰略都要圍繞降低成本來設計。新產品開發戰略需要通過采用標準件和通用件來降低成本。市場營銷戰略則要求在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基礎上,盡量降低銷售成本。

事實上,競爭戰略與供應鏈戰略的匹配,是要實現一種競爭戰略所要滿足的“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和供應鏈戰略旨在建立的供應鏈能力的一致性。實現這種戰略匹配,一般具有以下3個基本步驟。

(1)理解顧客需求和供應鏈面臨的不確定性。企業必須理解其目標顧客群的需求,以及在滿足這些需求過程中供應鏈所面臨的不確定性。這些顧客需求幫助企業決定需求的成本和服務要求。供應鏈面臨的不確定性幫助企業識別供應鏈必須準備面對的需求中斷或延遲的不可預知程度。由于顧客對產品個性化的不斷追求,要求更短的交貨期、更快的訂單響應速度及更高的服務質量,現代企業面臨的顧客需求的不確定性,實際來自供應鏈計劃滿足的那部分需求與顧客期望的那部分需求之間存在的距離,即隱性需求不確定性(Implied Demand Uncertainty)。功能性產品的隱性需求不確定性較低,而創新性產品的隱性需求不確定性往往較高。

(2)理解供應鏈能力。企業在考慮顧客需求不確定性時,從供需的兩端考慮供應鏈能力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是極其重要的。例如,當一種新型元器件引入手機產業時,生產工藝的優質率會很低并可能導致停產。這時,企業按照預定計劃交貨就存在困難,最終造成手機制造商的隱性供給不確定性增加。隨著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改進與提高,企業能夠按照計劃交貨,于是供應鏈的不確定性降低。因此,供應鏈的供給能力和需求端的顧客需求類似,都存在隱性不確定性,而且在完全可預測和完全不可預測之間,存在一個隱性不確定性的連續帶,如圖1.2所示,越靠近左側,供應鏈的隱性不確定性程度越低,供給(需求)可預測程度就越高。

圖1.2 隱性供給/需求不確定性連續帶

(3)進行戰略匹配。戰略匹配是指確保競爭戰略與供應鏈戰略匹配,即確保供應鏈響應性(供應端)同隱性需求不確定性(需求端)保持協調一致。其目標是給高隱性需求不確定性的供應鏈設定高響應性,而給低隱性需求不確定性的供應鏈設定高效率。也就是在面臨高隱性需求不確定性時,企業實施的是差異化戰略,此時與之匹配的是響應型供應鏈戰略;當面臨低隱性需求不確定性時,企業實施的是總成本領先戰略,此時與之匹配的是效率型供應鏈戰略。

實例1-1 兩個實施不同供應鏈戰略的企業

1.宜家的效率型供應鏈戰略

宜家(IKEA)是一家瑞典的家具零售企業,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大型商場。宜家的口號是“為大多數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其產品一般比競爭對手便宜30%~50%。宜家物美價廉的核心是其深入供應鏈每一個環節的低成本設計和銜接。

圖1.3所示為宜家活動系統圖,可以看出宜家的總成本領先戰略(深灰色圓圈)通過一系列緊密相連的活動得以顯現和實施。

圖1.3 宜家活動系統圖

在宜家,一個新產品從開始孕育的時候就會壓低成本,并在整個供應鏈過程中嚴格執行。曾經有一種50美分的咖啡杯被重新設計了3次,其目的是能在運輸托盤上放盡量多的杯子。一開始,托盤上只能放864只杯子,于是又進行設計,在杯子上加了一個圈,這樣一個托盤上能放1280只杯子。宜家再一次進行重新設計,做了矮一些的、帶杯柄的杯子,這樣一個托盤上能放2024只杯子。這些改變使得運輸費用降低了60%。同樣,宜家的全球采購執行策略也以低價為核心。宜家的全球采購策略包括最佳采購實踐、競爭性競價和創造最優條件以節省成本。

2.戴爾公司的響應型供應鏈戰略

當供應鏈遇到災難事件或其他突發性問題時,供應鏈程序應該怎樣應對呢?戴爾公司的供應鏈高度集成,上游和下游聯系緊密,圍繞顧客與供應商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商業運作模式,以至于在發生危機時能快速做出反應。危機發生之后,戴爾公司立即調整公司的運營,找出哪些供應商可能會中斷供應,并迅速調整和提高歐洲和亞洲工廠的生產能力,以滿足訂單的需求。

此外,戴爾公司的直銷模式確保公司能夠快速了解危機中顧客的實際需求,獲得來自顧客的第一手反饋信息,實現按需定制產品。產品的直接遞送,讓產品直接從工廠送到顧客手中,消除了流通環節中不必要的步驟,縮短了流通時間。

從2007年開始,戴爾公司改變了競爭戰略和供應鏈戰略。隨著硬件定制顧客的減少,戴爾公司將部分個人計算機通過零售商(如沃爾瑪)進行銷售。顯然,與顧客個性化需求相一致的、具有滿足定制化需求特征的響應型供應鏈,并不一定適用于不追求定制化而關注低價位的顧客。基于顧客需求的改變,戴爾公司將其生產戰略轉變為生產—儲存模式,以便支持其戰略匹配。設備承包商富士康聚焦于低成本,為戴爾公司生產了許多產品。為了維持戰略匹配,戴爾公司的供應鏈已從響應型供應鏈轉向效率型供應鏈。

1.3.4 供應鏈戰略系統的主要內容

供應鏈戰略系統,是系統地對整個供應鏈的發展方向、運營模式、經營績效等從戰略高度進行設計和管理的有機體。供應鏈戰略系統涉及的范圍較大,企業可重點圍繞以下5個方面的要求進行考慮。

(1)組織戰略。供應鏈管理是一種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模式。雖然這里用了“管理”一詞,但是其含義與過去的只在一個企業內部發生的管理行為不同。供應鏈管理是一種成員企業間的協調問題,供應鏈企業要認識到這一點,并在組織結構上進行重新設計,使之能夠適應供應鏈管理的運行要求。如果協調問題發生在一個大的集團公司內,集團公司總部則要起到計劃和協調的作用。

(2)經營思想戰略。創立供應鏈優勢、改變傳統采購模式不僅是一種職能,還是一種戰略思想。認識到這一點是企業改革原有經營管理思想和模式的重要前提。供應鏈管理的實踐已經表明,它不是一種單純的操作方法,而是一種改變人們對企業職能認識的戰略。傳統企業管理模式和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區別可以表述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傳統企業的目標是制造與銷售,供應鏈企業的目標是按訂單安排生產。

②傳統企業的管理目標是減少與優化庫存,供應鏈企業的管理目標是創新。

③傳統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批量,供應鏈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企業的柔性。

因此,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首先要在經營思想上提高認識,這樣才能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目標和供應鏈管理運行規律的戰略。

(3)共享信息戰略。供應鏈的優勢在于使企業能夠共享信息。通過共享信息,供應鏈上的企業能及時響應或調整生產策略,以便在市場上占據主動。制造商、供應商、分銷商愿意相互開放,并且希望有較早介入供應鏈的機會。這樣一來,共享信息戰略是供應鏈管理必須考慮的戰略之一。

(4)利用先進技術的戰略。要從供應鏈上獲得優勢,企業需從一些基礎技術,如物流過程自動化、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統等做起,把先進技術作為支持供應鏈協調運行的基礎,并且要隨著技術的發展隨時向新的、更先進的技術推進。

(5)績效度量戰略??冃Ф攘渴菍嵤┤魏我环N戰略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企業管理者只有知道某一戰略的實施效果,才能做出有效決策。績效度量還被看作是保持戰略層和執行層邁向共同目標的黏合劑,因為系統運行績效是執行層努力的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潼关县| 葵青区| 宜春市| 大余县| 茌平县| 洛川县| 康平县| 三明市| 盐津县| 体育| 于都县| 华坪县| 孟村| 安阳县| 苗栗市| 漳平市| 桂平市| 贵定县| 布尔津县| 西峡县| 南川市| 郧西县| 涡阳县| 读书| 荔浦县| 光山县| 连山| 高要市| 衢州市| 滨海县| 庆阳市| 磴口县| 尼玛县| 镇平县| 商洛市| 顺平县| 宿松县| 班玛县| 彩票|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