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身認知
- (德)露特·E.施瓦茨等
- 1340字
- 2023-07-13 15:47:42
前言
環繞我們的,也造就我們
我們與外部世界是緊密一體且不可分割的。盡管我們的思想看起來至關重要,是我們人之為人的關鍵,但思想并非一開始就存在。思想、決策和行為,都源于我們當下的知覺和儲存在記憶中的知覺。我們的大腦所知道的一切,都來自外部。沒有什么是源自我們內心的,即使我們愿意這么相信。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是自身所處的環境的一部分。與環境的接觸,使我們產生了最初的和成長過程中的所有印象和經驗。我們調動著所有的感官,感知著周邊的一切,而我們的言行舉止也被其他人所感知。從基因的角度來說,我們就是社會動物,并被基因編程,成為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的社會人。
2007年,英國認知科學家克里斯·弗里斯(Chris Frith)和卡爾·弗里斯頓(Karl Friston)提出一個假設,認為在我們的頭腦中存在著一個反映物理世界和他人的思想世界的模型。我們的大腦持續不斷地在無數個瞬間把這個模型與輸入的感官印象做對比,并構建出我們的主觀現實。我們在潛意識中不間斷地理解和表述著當下或即將發生的事情。如果發現這些表述是錯誤的,那么我們的感受、思想和行為就立刻會受到影響。
可以說,我們是通過我們的知覺構建主觀現實。我們的知覺總是服務于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么是方向、行動、改變,要么是適應。所以我們竭力避免意外,為此,我們把內心的世界圖景與輸入的信息進行比對,必要時還會修正內心世界。
你的個性往哪里發展,取決于你允許哪些知覺影響自己。請你選擇讓誰或哪些事情影響你,而誰或哪些事情不能影響你,請訓練你的知覺,請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自我影響者會塑造自己的周邊環境,調動外部知覺,主導自己內心的發展進程。這樣他們就能塑造自己的世界理念,找到使自己通向幸福未來的正確道路。
省掉那些昂貴的講座和研討課費用吧,你自己就可以塑造自己的未來。具體怎么做,本書會告訴你。
本書涉及了最新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理論、研究發現與實驗成果,這些成果都探討了知覺及認知加工所帶來的影響。其中一些或許是推測甚至有些夸張,但它們都遵循了約翰·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所建議的思考方式。布羅克曼是世界知名的科學文獻代理機構——edge.org網站的創始人,他說,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被邊緣化的知識,而不是跟隨主流。所以,本書里沒有關于大腦結構的解剖學和生理學論述,因為比起介紹大腦是什么的知識,探討用這些知識做什么及為什么這么做,或許對我們更有幫助。
知覺需要使用感官,這些感官還必須功能完善。為此,它們需要不停地接受訓練。這樣一來,你就能改變和改善你頭腦中的世界圖景,改變和改善你的心態。
在本書最后一章,我們總結了一系列問題和建議,希望它們能幫助你提升自我認知,并由此出發,衍生出自己未來的行動需求。我們祝你成功!
本書的核心觀點:
?我們是什么,由我們的認知所塑造。
?我們想要什么,受我們周邊環境的影響。
?我們以后怎樣,由外部影響來決定。這些影響應當由我們按自己的目的來自行決定。
?每一個新的知覺,都會被拿來與我們的經驗、記憶、我們所學習的和所經歷過的事物做比較,并被評價,之后再轉化為我們對未來的期望。
?深入內心或回望過去,并不能讓我們找到走向未來的道路。我們只有通過對現在的積極知覺才能找到這條路。
?自我影響者會去塑造環境,這樣他們就能通過對外界的知覺來啟動內心的發展進程,從而找到通往幸福未來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