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家宴(中)

  • 回明
  • 無辜的蟲子
  • 3406字
  • 2010-05-27 17:45:44

雖然已經不記得從那本書中看到過,但有兩個傳說讓朱允炆記憶猶新。

第一個傳說是朱元璋出了一道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要求對出下聯,朱允炆先對,卻對得很不高明,對的是:“雨打羊毛一片膻”,雖然勉強對得上,卻是不雅,而朱棣卻脫口而出所對的是:“日照龍鱗萬點金”,由此可以推算出朱棣比朱允炆的高明。

另一個傳說則是朱棣趁著四處無人,居然用手拍朱允炆的后背,說道:“不意兒乃有今日”。

然后就是朱允炆沒有想到叔叔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時不知所措,慌了手腳。不過正巧朱元璋看見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罵了朱棣一頓,但是朱允炆不但沒有向朱元璋告狀,反而幫朱棣說話,向皇祖父表示這是他們叔侄倆鬧著玩的。皇帝這才沒有追究。由此可推算出朱棣的無禮、不甘心和朱允炆的懦弱。

之所以說這兩個故事是傳說,因為朱允炆穿越回大明至今已將近五年,要不是從后世帶回的記憶,他還真的不知道羊長的什么模樣,就算偶爾的吃一頓羊肉,也被御廚們處理的干干凈凈,那里來的一點膻味,既然如此,又那里來的“雨打羊毛一片膻”。

而對于后一個傳說,則是朱允炆做夢都想要發生的,因為他絕對不會像歷史中那個建文帝一樣替朱棣求情,而會借題發揮,不說除掉燕王,但憑對儲君不敬,把朱棣圈禁在宗人府那是很輕松的事情。

可是在現實中,先不說皇城之內人數眾多,就說自己出行,那一次不是前呼后擁的,就連去廁所,門口都會守著兩個太監。朱棣想要和自己單獨相處,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這么笨的事情,如果朱棣做了,以這等城府以后想篡位成皇帝,那就是妄想。

九月十八夜,受皇命一向節儉的內廷此刻也是將乾清宮殿中燭火點的內外通明。太監和宮女更是來去如飛梭般的穿行在自己的任務區域之中。

平日空曠的大殿之上,此時擺滿了案幾桌椅,皇帝居中而坐,身后則是江山如畫的屏風,將乾清宮隱隱分成兩個部分。

由于是家宴,所以宮內的妃嬪也有幸能夠參加,不過在郭寧妃的主持下,在屏風后根據身份的不同依次而坐,下首是諸王尚在京師中的正妃陪宴。有子嗣的妃嬪不斷透過屏風間的縫隙往外探望,當然什么也看不到,所以雖然珍饈滿席,但也是食之無味。

而外側,則在新任宗人府令的晉王朱棡安排下,朱允炆在帝位下首坐了。后諸王按照秩序依次坐下,往下是諸王世子,再往下,則是諸王從子。

戌時,在朱元璋的示意下,朱棡宣布宴席開始,先由諸子覲獻賀詞、賀禮,無非是萬歲長壽、福如東海之類的吉祥之語,然后再是秦王朱濟熺代表第三代皇室眾人獻詞,一切繁文縟節下來,半個時辰過去,在場諸人雖已餓的前胸貼后背,但竟然是還未連水都沒有喝上一口。

朱允炆則是心不在焉,情知道今天絕對不是簡單的家宴,但見到朱元璋只是正襟危坐,在那里享受著兒孫的賀詞。渾然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偶爾用眼瞟向諸人,但卻不知道內心在想著什么。

這種猜測和等待的確不是一個很好的滋味,不過他什么也不能做,只好在那里想著兩個傳說發生的可能性,倒是忘了此時他身份的尷尬。

而皇太孫的端坐,在朱元璋的眼里成了沉穩而心內暗暗贊許,落在新任的宗人府令朱棡眼里卻如芒刺在背。

去年大哥死后,論資排輩這個宗人府令就落在了老三的身上,雖然朱棡自負才名,但是對于皇室中的諸多禮節還是感到頭痛,特別是就這次家宴,去請示父皇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句:“你是宗人令,何須朕來安排。”

這種模棱兩可又帶有責備意思的話,讓朱棡回去之后煩惱了半天,最后還是長子朱濟熺說:“太孫既為儲君,當臨皇上之下,藩王之上。”幫他下定了決心,不過這個決心此時看來,不但侄兒沒有領情,而且眾弟弟都帶有不滿之色。

連自己也覺得有些拍侄兒馬屁之嫌,只好裝作不覺,待到禮畢,父皇執箸,心才稍稍放下一點,剛要吩咐傳菜,宣布宴席開始。

可是剛張開嘴,還未發出聲音,余光過處,看見父皇又皺著眉頭將筷子放下,于是一口氣噎在喉嚨,差點沒有背過氣去。只見朱元璋皺著眉頭拈起桌上的一個水果,朱棡識得是桃子,卻沒有想到九月已經過去了桃子的季節。

拿著桃子,卻沒有說話,在那里翻來覆去的看了一會,突然沉聲道:“允炆,難道你就沒有禮物送給朕嗎?”

聽到喊自己的名字,朱允炆一抖,從遐想中驚醒過來,知道老朱的真實用意要露出了,忙離座跪下,奏道:“孫兒早準備了禮物,已經送至宮中,只待宴散后皇祖父就可以看到。”

“為什么要等宴散?朕倒是想先看看孫兒到底送的是什么禮物。”朱元璋說話時將眼睛瞟了朱棡一眼,仿佛有些不滿。

“家宴之上,皇祖父如月中天,叔叔們以星擁之,孫兒不敢僭越祖宗家法,所以一直未敢出聲,還請皇祖父恕罪。”

這句話說出來,朱棡的臉都黑了。皇太孫說的是沒有錯,大殿之中按輩分是小輩,在同輩中又以朱濟熺為年長,怎么排也輪不到朱允炆說話,可是為什么偏偏說出來就不是那個味道呢。

心里想到,我可沒有怠慢你啊,要不是你以皇太孫之尊,怎么可能會坐在父皇的下首?只是唱禮的時候,按照規矩,應該是由第三代最年長者代表,否則,大殿之上,光是直系就有一百多人,一個一個的獻禮要等到什么時候,所以就選擇了自己的兒子朱濟熺。

此時看來,倒是像自己故意不給皇太孫機會一般。朱棡不由擔心的望著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神色倒是沒有什么變化,只是淡然的說道:“孫兒是什么賀禮,不妨拿上來讓朕的這些兒子也看看。”

且不說朱允炆吩咐太監將禮物抬上來,聽到這句話,凡是有些心計的藩王心里皆是“咯噔”一下,朱元璋這次強調“朕的這些兒子”,而不是說“叔叔們”,其中意味就十分明顯了。

“孫兒恭賀皇祖父壽誕……!”朱允炆的話聲將眾人從思考中拉回,于是開始注意皇太孫到底送的是什么禮物。

只看見由八個太監分別抬上四個大紅托盤,上面用皇綢蓋了,放置于殿中帝座前約八尺左右的距離上,由朱允炆走上前去一一揭開,頓時,一陣油墨芳香撲滿整個乾清宮。

朱允炆心里暗自得意,他讓工匠特地在油墨之中加入了香劑,果然達到的效果非同一般,揭開后,又跪下朗聲道:“上天得知皇祖父體恤萬民,心系百姓,所以垂憐鐘山皇莊,自農書編撰以來,皇莊風調雨順,各種農物試驗暢順,是以《大明百農》正值皇祖父壽誕編撰完成,共計十二目,一百三十余卷,一千五百余篇,所以孫兒借花獻佛,用此來恭賀皇祖父萬壽無疆、福澤萬民。”

心想當初要編撰農書時老朱那急切的模樣,而此時在乾清宮內,諸王所送的那些珍寶古玩,那里能是自己的對手,朱允炆正在得意,突然發覺大殿中一片寂靜,卻沒有聽到自己期望的褒獎聲,偷著抬頭一看。

老朱面沉如水,看不到一絲波瀾,他不表態,諸王互相對視,也不敢輕易出聲,心里不由狐疑起來,難道這份賀禮老朱不喜歡?

朱元璋凝視著托盤上厚厚的書籍,過了半晌,好像舒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此書即成,乃是于國于民之幸事,應該在朝堂之上昭告天下的,用來作為賀禮,朕心難安啊!!!”

一時之間,誰也摸不清皇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不褒不貶。只是說時機不當,也沒有說不喜歡,朱允炆心里只想罵娘,臉上卻是誠惶誠恐的模樣,回道:“《大明百農》乃是皇上下旨玉成,沒有得到皇上諭旨,不敢多印,而今只得這一套,是請皇祖父御覽,還要請皇上題字做序,才能發行天下,以彰顯皇上的愛民之意。”

還是不可置否,朱元璋點點頭,示意太監將書抬下去,晉王朱棡宣布家宴開始,朱允炆這才行禮回到座位后坐下,心里七上八下的,因為他也不知道老朱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酒過三巡、菜動三箸,按照禮制,應由長子開始祝酒,現在朱標早逝,秦王暴斃。大家都放下筷子把眼光集中在晉王朱棡的身上,鑒于剛才父皇對于皇太孫的態度,又看見諸王注視自己的眼神,朱棡無可奈何之下,只得起身,舉起酒杯,遙遙向朱元璋一禮,大聲道:“父皇萬壽,舉國同慶,兒臣率諸弟祝父皇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說完將自己杯中酒一飲而盡,再次行禮,然后緊盯著朱元璋的反應。

當聽到“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這八字熟悉的臺詞,正在偷著樂的朱允炆突然聽到自己的上首傳來朱元璋說:“允炆,朕不勝酒力,你替皇祖父將這杯酒喝了吧!!!”

~~~~~~~~~~~~~~~~~~~

PS:祝各位大大“仙福永享、壽與天齊”,請原諒蟲子的詞窮,借用了洪教主的專享詞匯,有人說,蟲子不知道從哪里看了一部是是而非的明史,加上自己的主觀意愿篡改的,先謝謝他老人家的抬舉。朱元璋晚年歷史上所記載很少,就算是太祖實錄也是寥寥數語。寫穿越,作者的主觀意愿是少不了的。

家宴寫的啰嗦一些,不過蟲子只是想突出朱元璋將要棄權時的矛盾和不甘心,可能表達的不太好,還有一章,明天請關注啊,最后,還是那句老話,請大大們收藏養著,為蟲子增加一些數據哈,再次拜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古蔺县| 库尔勒市| 德令哈市| 托克逊县| 榆中县| 乌鲁木齐县| 漠河县| 莱西市| 瑞昌市| 美姑县| 米林县| 肃南| 富源县| 云浮市| 礼泉县| 那坡县| 南平市| 延边| 漳平市| 封丘县| 甘孜| 江都市| 陇川县| 克山县| 雅安市| 石家庄市| 龙川县| 万荣县| 邛崃市| 务川| 安吉县| 宝兴县| 马公市| 乾安县| 鹤庆县| 阿拉善左旗| 通海县| 松潘县| 贵港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