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6章 蟄伏(三)

  • 回明
  • 無辜的蟲子
  • 2232字
  • 2010-04-30 12:31:24

又捻了一顆,朱允炆品嘗著那久違的味道,被朱元璋傳進御書房的花生,并不是如同后世油炸、醋泡、水煮制成,而好似把曬干的帶殼花生用炭火慢慢烤熟,在烤制的過程中添加不同的香料,冷卻后在除去外殼和紅衣后,很細心的將每個花生仁都分開來,顯得尤為白皙,怪不得開始沒有認出來。

“皇祖父,這長生果味道真的不錯,不知道山東進貢的多嗎?孫兒想帶回去一些,給母親嘗一下。”不知道深淺,朱允炆小心的試探。

雖然是這樣說,朱元璋還是十分欣慰的看了他一眼,因為這才是他心目中那個乖巧孝順的孫兒。但卻是搖搖頭,卻把眼睛看往端花生上來的那個太監(jiān),心神領(lǐng)會,那太監(jiān)磕了一個頭,隨即退出門外,急速的往御膳房而去。

“這長生果,孫兒倒是在一本書上見過,卻一直沒有口福……。”看見老朱那么痛快,朱允炆也只好沒話找話的說著,也不管說的對或者不對。

“此物又稱為花生,或者是金果。最是滋養(yǎng)補益,長期食用有助于延年益壽,所以才叫長生果。且長生果富含油脂,一石可以出油六十斤左右……。”絞盡腦汁的在心里換算著自己那可憐的知識,朱允炆只是想引起朱元璋的重視,至于換算的對不對,他不是農(nóng)業(yè)大學的學生,所以也只能靠猜測,反正在后世聽說花生出油率在百分之五十,而古代的一石等于大約一百二十斤左右。

果然,話沒有說完,朱元璋“咦”了一聲,注意力已經(jīng)集中到皇太孫的話題上了。別看身為皇帝,卻對于民事比較關(guān)心,他知道就算是皇宮中品質(zhì)最好的胡麻油,也不過是出油每石三十多斤的那個樣子,而這長生果竟然是胡麻的一倍,怎么能不讓他有些關(guān)注呢?

但仔細一想,又有些失望,道:“能讓地方當做貢品的,產(chǎn)量必是極少稀罕之物,這長生果雖然是寶,但也無用。”

“不過孫兒卻從書中得知,長生果是可以人工栽培的,而且產(chǎn)量極高,且不擇土地,只要侍弄的適合,可謂是大明新增之一寶。”

“哦”朱元璋饒有興趣的看著孫兒,說道:“允炆不是一向喜好詩書,什么時候?qū)r(nóng)事也有所涉獵了?”

“孫兒不敢,只是在蘇州時,得到皇祖父遣往的張宗浚的人提醒,知道百姓辛苦,所以一直記于心中。不敢有忘……。”

“其實,孫兒方才看到長生果,想起了一些關(guān)于種植桑棗、棉花的心得,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你說說看!”雖然讓朱允炆說,但是從語氣上能聽出,朱元璋并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因為這個孫兒雖然不能說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吧,但從小生長在皇宮大內(nèi),沒有體驗過民間疾苦,單憑從書本上看來的那些東西,能有多少用。

“孫兒聽說,洪武三年,因大同糧儲要運至邊關(guān),由于路程遙遠,被服役的民壯消耗竟然達到近三成。所以有人建議利用商人,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入米一石三斗,給淮鹽一小引,如此以來則轉(zhuǎn)運費省而邊儲充足……。”

朱元璋點了點頭,捻須回憶著當初的情況,當時為了北征,他答應了這個要求,召集商人運輸糧食而給予鹽引,謂之開中。其后各行省邊境為充足邊儲皆循序此例。不過按照道路遠近的不同,或者視情況的輕重緩急,分別從五石至一石有所不同。但是不知道和今日工部所奏之事有何關(guān)系。

有些疑惑,但是并沒有發(fā)問,任由朱允炆說下去。

“孫兒剛才得見長生果,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朝廷不按照此舊例,將各地種植不同作物呢?然后再引導商人相互而走。因為孫兒在蘇州得知,百姓種植,都有習慣成自然的現(xiàn)象,什么莊稼多產(chǎn)增收,什么莊稼省時省力,他們就種什么,多年的習慣,皇祖父想轉(zhuǎn)變,恐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大明既實行軍屯、民屯。然而卻是糧食滿倉廩卻罕見棉桑,要是強制棉桑卻會造成糧食的減產(chǎn),難過災荒之年。且農(nóng)作物還有奪地之嫌,諸如,北方之小麥和油菜籽,同一季節(jié),百姓當然挑選產(chǎn)量高者種之。那樣的話,百姓糧食充足,卻是罕見油腥,還是不能達到各地自足,”

聽到這兒,朱元璋不免真的有些失望,孫兒能提出這般疑問,已經(jīng)是不錯了,可還是想著那些商賈的利益,不過也不想就此打消孫兒的積極性,只能耐著性子聽下去。

“當然,要是各地物產(chǎn)齊全,諸事皆宜,又反而無所依賴,不利于朝廷控制。所以孫兒想,為什么不讓遼東、西北等地種植于江南不同的作物,然后由官府引導相互交換,這樣以來,一則有利于朝廷稅收,二來,各地相互牽制,便于我大明江山穩(wěn)固。”

“為何?”朱元璋明顯有些意動,但仍是冷靜的聽朱允炆分析。

“孫兒偶然得知,在西北邊陲,天山的南疆、北疆。由于得天獨厚的氣候,日照時間較長。而木棉是一種好熱喜光的作物,那里長時間的日照,充足的積溫以及長無霜期給木棉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因此,種植木棉一定十分高產(chǎn)。”

“而遼東,各種礦產(chǎn)豐厚,且有棒打狍子瓢舀魚,人參、貂皮、鹿茸角成為三寶,極為適合揚鞭天下,那里的部落以放牧為生……。”

“江南號稱魚米之鄉(xiāng),有話說“湖廣熟、天下足”,正是我大明的糧倉…….”

……。

“孫兒認為,不如利用各地的優(yōu)勢,形成相互依賴之勢。那樣由朝廷居中調(diào)度,諸地各自為政,便于朝廷控制。”

“諸如新降之蒙古諸部、朵顏三衛(wèi)、遼東女直等等,各部落不事農(nóng)耕,長于放牧。朝廷以糧食換取他們的牛羊,他們就會不事生產(chǎn)。對朝廷的依賴性越強。如果將來他們一旦有了異心,朝廷只要切斷相互貿(mào)易,在我們大肆的收購其牛羊后,恐怕無糧斷炊之下。縱有造反之心,也要擔心后繼之糧…….。”

朱允炆說的赤裸裸,但是朱元璋卻也聽的有味,漸漸兩眼放出光來。

~~~~~~~~~~~~~~~~~~~~~~~~~~~~~~~~~

PS:大家一定在鄙視蟲子每章的字數(shù),可是在沒有推薦的情況下,蟲子只想多在頁面上露臉一會,哪怕十分鐘,也會被多一個人看到,蟲子只想多一個人支持,請大家原諒。多多支持蟲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吉林市| 舟山市| 墨脱县| 石家庄市| 道真| 库尔勒市| 和田县| 三穗县| 皋兰县| 沙雅县| 佛坪县| 襄城县| 池州市| 九台市| 中阳县| 象州县| 沛县| 泸水县| 鹤庆县| 平顶山市| 阿坝县| 汶川县| 三门峡市| 扶余县| 镇远县| 定陶县| 普陀区| 禄劝| 鹿邑县| 彰化县| 象山县| 弥渡县| 内丘县| 镇坪县| 辽宁省| 乡城县| 麟游县| 秭归县| 中阳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