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5章 蟄伏(二)

  • 回明
  • 無辜的蟲子
  • 2214字
  • 2010-04-29 20:14:15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朝堂之上,工部奏曰,江東諸門外十五樓成,皇帝下詔賜文武百官鈔,命宴于醉仙樓。

工部再奏,督江南諸地之民種植桑棗。且授以種植之法。又令益種棉花,雖免其稅,但是遭到百姓抵制,皆曰:“江南田賦重且繁,求免之,否不敢輕務他業”。皇上面色不愉,遂散其朝。

回到御書房,看見皇太孫在那里初閱奏疏,心內稍微平靜一些。也不知從何時開始,也許是老眼昏花,看不見奏疏上的小字,也許是精力不濟,朱元璋開始允許皇太孫代替自己批閱一些簡單的民事奏疏,不過內閣進呈皇帝的揭帖仍要自己親自處理。

看見皇祖父面色不愉的進來,朱允炆連忙起身請安問候。朱元璋吩咐孫兒把工部的奏疏挑揀出來讀給他聽,自己卻是閉著雙目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

年初,朱元璋上諭工部:“人之常情,飽則忘饑,暖則忘寒,卒有不虞,將何以備。比年以來,時歲頓豐,然預防之計,不可不早。其廣諭民間,如有隙地,種植桑棗,益以木棉,并援以種法,而蠲其稅。”可謂盡心民事,其余裕又足以惠民。

但是江南的百姓卻絲毫沒有領情,原來大明此時引進占城稻已普遍,水田多產,而抑商政策使百姓種植棉花、桑樹等物卻沒有太大的用處,除了供給官府收購外,一無是處,所以寧愿多種糧食、糯米以釀酒,獲利反而更多。

而朱元璋令百姓多種桑棗、棉花,就是為了禁絕百姓釀酒成風,造成糧食的浪費,因為雖然近幾年國庫充裕,但是遼東、西北和西南各有局部戰事發生,全靠中原之地和江南之地供給糧餉,所以也頗為緊張。且北方苦寒,士卒將官衣被之需,及百姓制造農具之木植皆從其出。

朱允炆只讀了一會兒,就知道朱元璋正在煩心什么,但是農事對于他來說,也是很遙遠的事情,他也想不出其中緣由,只能照本宣讀,

朱元璋聽著聽著心里便不是滋味,遂攔住不讓再讀下去,問:“皇太孫以為如何,朕操心農事,擔心百姓疾苦,特地命工部組織人手前往民間,教化百姓在田間地頭種植桑棗、木棉,這樣的話,就算是遇到災荒之年,百姓欠收,也可為衣食助益。這樣做,明明是為了百姓,可是百姓為什么不去遵循呢?”

對于文言文有些敏感的朱允炆聽到皇帝這樣說,才明白什么是“隙地”,就是田間地頭啊,還以為朱元璋鼓勵江南百姓種植棉花、桑樹等作物而遭到抵制,原來是這樣。不由的開始有些佩服朱元璋起來。

古時的男耕女織,顧名思義,就是男子出外耕田,而女子在家織布,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被儒家宣揚成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如同朱允炆后世中某個階段宣揚的小康生活水平一樣,被定死了模式,因為人人都那樣想的話,百姓有了盼頭,而朝廷也易于管理。

朱元璋的洪武大治,使被蒙元所破壞的生產狀態在朝廷的各項方針面前得到了空前的恢復,諸如軍屯、民屯、各地依據不同情況酌減稅賦。這些重農政策使歷經劫難的中華慢慢的恢復了生機。明初人口僅六千多萬,地廣人稀,農業的確是國家迅速恢復活力的良方。

但現在恢復之后,那就需要發展了,現在百姓、官府皆是倉廩充足,但是由于大明的抑商政策,再加上禁海絕商。使百姓們富裕出來的糧食、桑棉只能賣給官府,且出價不高,所以極大的打擊了百姓生產的積極性。

有些事情,執政者急在心里,而百姓卻是只顧眼前,諸如江南富足,百姓只要稍加耕作,便可衣食無憂,而至于北方苦寒之地的災荒、追擊蒙元所產生的消耗,距離百姓本來就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再加上消息閉塞、朝廷沒有加以引導的緣故,所以百姓寧愿多種一些糧食,至于桑棉等物,只要夠用,就不會有人操心了。

至于說種這些作物官府不收稅賦,那和他們有什么相干呢?每個百姓心里都有一桿秤,心里和明鏡似的。你現在說的不收稅賦,但是我要是大力種植,過個兩年,或者朝廷需要錢糧,再行收受,我怎么辦,還不如現在就不種呢。

朱元璋對于這種情況也是頗為頭痛,諸多引導收效都不是很大,而作為一國之君,肯定看事情以大局為主,看著北方將士因棉衣被褥缺少,而天氣稍微轉涼就只能固守在城池之中,任由一些殘余武裝在那里掠奪百姓,

看著將士們由于糧餉供給線太長,每次追擊敵人只能適可而止,他心里也是十分焦急,但是對于百姓又不愿用強,否則他只要一道詔書,說稅賦中必須要包含多少、多少的棉花、蠶絲或者布匹。那樣即可達成愿望,但朱元璋畢竟是苦寒出身,深知百姓心中所想,所以面對大明這群知足的百姓一時也無可奈何。

其實也很好解決,只要加大通商力度,以利誘之,哪怕就算是你收重稅,也會有人主動去種植,否則,只要自己夠用,誰管他人死活啊。

朱允炆想通這一點,想到再次和朱元璋提及通商貿易的事情,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正在猶豫間,看見太監小心翼翼的從外面端上一個金盤,里面裝著一些白晃晃的東西有點眼熟。

正在懷疑間,朱元璋抬頭看他一臉的好奇,招手讓其走近身邊,指著盤中的物事對他說道:“這是山東進貢的長生果,你也來嘗嘗吧。”

不用朱元璋介紹,之前朱允炆已經認出,只是不敢肯定,待到走近之后,雖然心里有所準備,還是吃了一驚。原來,所謂的長生果,竟然就是他后世中經常吃到的花生。

見到在后世中經常見到的食物,原本不該那么吃驚的,但是朱允炆在不少小說中都看到說花生是十六世紀才傳入中國的。而且他身為皇室中人,平日也未曾聽說過有此物事,但聽到朱元璋說是什么“長生果”,心里就有些計較,走上前去,捻了一顆放在嘴里,慢慢的咀嚼著。

好像是在回味,但是心里卻有了說服朱元璋的說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呼玛县| 罗定市| 蒙山县| 建阳市| 八宿县| 清徐县| 枝江市| 永仁县| 镶黄旗| 南丹县| 石屏县| 沁源县| 大洼县| 涞源县| 荆州市| 通海县| 呼图壁县| 崇文区| 和顺县| 鄂托克前旗| 惠来县| 余干县| 宁陵县| 全州县| 旅游| 颍上县| 区。| 曲松县| 洛宁县| 柳林县| 文山县| 桐柏县| 松原市| 乌什县| 巫溪县| 泰州市| 耿马| 平原县| 元朗区|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