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媒正娶
書名: 大景讀書人作者名: 沉舟本章字數: 2317字更新時間: 2023-06-16 16:37:08
慶喜堂。
素錦匆匆趕回時,已經恢復了往常和樂的氛圍。
只是比起之前,氣氛多少有些不自然。
林覓臉色難看,對葉嘉文的搭訕愛答不理。
葉嘉文則懨懨地站在一旁,沒什么興致。
看到素錦回來,葉老太君道:“錦丫頭回來了,事情都說清楚了嗎?”
“老太君!”
素錦猶豫了一下,雙膝跪地,將剛剛發生在慶豐堂的一幕,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
當聽到葉秋以讀書為由,拒絕入贅云國公府時,葉老太君忍不住重重拍了一下扶手:“真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徐氏:“不知好歹的小畜生!”
王氏:“老太君為了秋哥兒的婚事廢了多少心,這孽障也太不懂事了!”
杜婉琴和紅衣少女臉色也不太好看,自己女兒(姐姐)嫁給這少年本來就是下嫁,對方竟然還挑三揀四。
素錦繼續講述,當聽到【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時,林覓眼睛一亮,紅衣少女臉上也有些詫異。
特別是聽到五柳先生到來,為葉秋的詩句叫好時,在場的后宅婦人,一個個面面相覷。
“嘉文,這五柳先生是什么來頭,你可知曉?”
葉老太君將目光轉向在場的唯一一個讀書人葉嘉文。
葉嘉文臉色難看,猶豫了一下道:“五柳先生是兼山書院的教習,有舉人文位。”
徐氏皺眉道:“不過是一個舉人文位的教習,有什么資格對我們葉家指手畫腳!”
紅衣少女有點聽不下去了,開口道:“五柳先生被譽為我大景國詩圣,雖然只有舉人文位,但地位尊崇,不管是陳圣、姜相甚至陛下,都對他敬重有加!”
紅衣少女這么一說,慶喜堂內的氣氛再次尷尬了起來。
“詩情,這里哪有你插話的份!”
杜婉琴瞪了紅衣少女一眼,連忙笑著打圓場道:“小女年幼無知,不知禮數,還望老太君見諒。”
葉老太君訕訕一笑,說道:“詩情說的沒問題,我們婦道人家,不知上下尊卑,是我等僭越了,素錦,后面又發生了什么,你且繼續說。”
徐氏:“???”
素錦道:“后來云老爺就跟秋少爺打了個賭。”
“打賭,什么賭?”
“云老爺說,若是秋少爺能在明年春天的府試中順利中舉,那就同意讓秋少爺明媒正娶大小姐,若是秋少爺未能中舉,則如原來約定那般,入贅云家!”
“呵,明年春天中舉?這小子癡人說夢呢!”
徐氏冷笑道。
葉嘉文也跟著笑道:“秋哥兒如今不過是三火童生,參加縣試至少要成為九火童生,想要點燃剩余六盞文火,怎么也需要一到兩年時間,如今距離縣試不過三個月,時間上根本不夠。”
在場眾人也紛紛反應過來,且不說中舉的難度,府試之前還有縣試,單單這一關,就夠葉秋頭疼了。
葉老太君笑著搖了搖頭:“小小年紀,不知天高地厚,日后有他苦頭吃的。錦丫頭,后來還有說什么嗎?”
素錦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后來五柳先生讓秋少爺將那首詩補齊,秋少爺給補上了。才氣噴涌達七尺九寸,詩成鳴州,距離鎮國一步之遙。那首詩顯現異象,五柳先生說什么文思泉涌,才氣貫體,秋少爺當場點燃了第四盞文火!”
素錦話音落下,慶喜堂瞬間安靜地針落可聞。
葉嘉文張大了嘴巴,一副見了鬼的樣子。
徐氏忍不住抓緊了手中的佛珠,再怎么不曉事的后宅婦人,也明白頂尖的鳴州詩意味著什么。
林覓臉上顯現驚喜之色,她嘴角微微翹起,若不是知道時機不合適,她說不定會笑出聲。
紅衣少女云詩情忍不住開口問道:“可有全詩?”
素錦將全文念了一遍。
紅衣少女張了張嘴,一時間卻又不知該說些什么。
葉老太君臉色陰沉,她自然明白鳴州詩的分量。
小小年紀,便寫出如此詩文,保不齊那小畜生就能通過接下來的縣試府試。
若是真讓他中舉娶了云家大姑娘,日后得了云氏的協助,豈不是未來反而能在葉家立得一席之地?
一想到這里,葉老太君便仿佛吞了蒼蠅一般惡心。
……
葉秋回到小院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青鸞正憂心忡忡地來回踱步,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似乎是在做什么重要決定。
看到葉秋回來,青鸞連忙迎了上來:“少爺,怎么樣了?”
葉秋見她著急的模樣,忍不住探手捏了捏她嬌嫩的臉蛋,笑道:“沒事,這樁婚事暫時影響不到我。”
“老太太拒絕了云家的求親?”
青鸞有些驚喜道。
葉秋笑道:“沒有,我和云二爺打了個賭,要是明年開春我能中舉,那就明媒正娶云家大小姐為妻,若是未能中舉,那就入贅云家,給他們當贅婿去!”
“啊?那……少爺豈不是還是要娶云家小姐?”
青鸞微微一怔,怏怏不樂道。
葉秋笑道:“這門親事我沒有拒絕的余地,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入贅改成明媒正娶,再說了,只要我能中舉,就能夠獨立出來,分家自己過了。”
大景太祖立國之初,為了削弱世家的影響力,曾經頒布政令,任何世族,只要有人能夠中舉,均可分門立戶。
這有點像大景版的推恩令,大漢帝國時代那些傳承千年的世家,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很多庶出子弟,為了能夠分門立戶,拼命讀書,有些甚至壓過了主宗。
對葉秋而言,只要能中舉,就能脫離葉氏主宗的鉗制,未來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至于多了一個傻瓜老婆,葉秋反倒覺得無所謂。
大不了家里多出一張嘴,多養一個人而已。
“可少爺,明年開春中舉,您有把握嗎?”
青鸞抬頭看著葉秋,眼睛一閃一閃的。
雖然少爺這段時間仿佛開竅了一般,不管是讀書還是待人接物,比起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在文宮開裂的情況下,順利點燃文火。
但中舉意義大不一樣。
儒道之路,童生,秀才只是一個開始。
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如果只是童生,秀才,那讀書最多只能修身養性,現實中沒有任何戰斗力。
只有到了舉人階段,才會擁有出口成章、舌綻春雷等能力。
七品舉人,甚至可以使用舉人戰詩,獨立對抗六品妖將。
若是有一支武者小隊支持,即使對抗五品妖帥,也不落下風。
而且中舉之后,還能不用納稅,許多平民都會將自家土地投獻到舉人老爺的名下,到時候少爺再也不用擔心沒錢讀書了。
一想到這里,青鸞又莫名的有些開心。
葉秋笑道:“有沒有把握另說,我肚子餓了,你先給我下碗面去!”
“好嘞,少爺,馬上!”
青鸞蹦蹦跳跳地走了。
葉秋看著小丫頭的背影,笑著搖了搖頭,回到涼亭,撿起那本《三國志·周書》,繼續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