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蟠桃園
- 弘唐
- 染血的劍鋒
- 2004字
- 2023-08-07 21:35:28
支持和不支持,一字之差,可就是天差地別。
而此時李弘也已經意識到,母后為何也支持今天讓自己參與進這件事。
這明顯是制衡相權之事,是得罪人的事情。
母后這是得罪人,也要將自己拉上。
而問題的關鍵,卻是自己沒任何反對的立場。
自大唐建國到現在,其實對宰相的權力,一直是持制衡態度。
也就是分攤相權,讓相權不至于過度集中,從而導致一些災難性的政治事件發生。
前朝隋煬帝楊廣被宇文化及逼的懸梁自盡,再往前,三國兩晉,董卓曹操司馬昭這些人不都是相權過度集中,導致天下大亂,改朝換代的榜樣。
南北朝時期,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
北朝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
而晉朝南遷,衣冠南渡之后,更有王與馬共天下這樣的說法。
本來該是帝權遠遠大于相權,可到了此時,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相權過度集中,若是用人得當,愿意為朝廷效力的宰相當職還好,可遇到居心叵測之人,又該如何。
往事不堪回首,前車之鑒歷歷在目,所以自大唐建立,平衡相權一直就是政治正確。
看看大唐有多少宰相,光一個河東裴家就出了三十個,更不用說那些頂級門閥,五姓七望,關隴八大家這些。
可大唐攏共才多少皇帝,平均到每位皇帝,宰相是不是有些多到離譜。自秦國建立,一直到清朝滅亡,哪個朝代有唐朝這般,宰相多的出奇。
李弘想明白一切,此時再次看了看母后,然后轉向父皇。
“父皇,弘兒認為母后這提議極好!”
這已經牽扯到政治正確了,李弘也確實沒得選擇。母后要設北門學士就讓她設吧!
其實就算自己反對也沒用,反而還得罪母后。比起得罪母后,顯然得罪宰相才是正確選擇。誰讓大唐的相權一直單薄呢
“哈哈,父皇也這么認為!”
武媚娘則在那里笑望著自己的夫君和兒子,這還真是一家人,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一模一樣。
當然,李弘是沒得選擇,不過就李弘本心來說,相權過度集中確實不好,分分也是好事。
裴氏望著三人,也是心思明了。
裴氏絕不是政治小白,出身河東裴氏的她,自小接觸到的人哪個不是堪做國之柱石之人。
大唐第一任宰相就是裴家的裴寂,而此時的朝堂,她父親裴居道和叔叔裴炎也都是當朝名臣,這兩人最后也都做到了宰職。
從這種家庭長大,裴氏怎么會是政治小白。耳濡目染,有些東西即使開始不會,看著看著也就會了,更何況她本就是心思清明,冰雪聰明之人。
她也知道,自己夫君此時沒得選,只能支持母后,雖然有些得罪朝臣,可這就是大唐皇族的正確。
裴氏提著果籃,在夫君話音落下之時,已經將果籃放在桌案之上。
“父皇,母后,這是今天殿下剛帶回來的杏子,這杏子可是比普通杏子早熟了大半個月,父皇母后快嘗嘗!”
裴氏知道此時該說什么,該做什么。
關于朝堂的事,此時也該告一段落了。
李治看了看這一籃色澤誘人的杏子,早已取了一個,那邊李弘也拿了一個遞給母后。杏子拿來時都仔細洗過了,所以此時可以直接吃。
“這是春桃家的杏子?”
“回母后話,是她家的,今天弘兒帶她回了她家,她小弟上樹摘的,將熟了的都摘了下來。”
李弘實話實說,這事母后心中明了,不必隱瞞。至于父皇,他無論如何,也不至于不知道高祖皇帝曾經賜給了武家一片田地村舍。
母后剛才直接問這是春桃家的杏子,顯然也是暗示李弘盡管說就是,你父皇該知道的都知道。
“說起來那片果園倒是真的新奇,每年果子都比別的地方早熟大半個月。”
“弘兒也覺得新奇!”
那里李治已經咬了一口杏子,然后就是忍不住的贊不絕口。
“父皇,您若是喜歡,不如將那片園子納入皇室的貢園!”
貢是進貢,若是真的納入貢園,以后這片果園結的水果就是皇室特貢了。
那邊裴氏聽到夫君的話,自然也是幫腔,突顯的就是一個夫唱婦隨。
“父皇,這片園子的水果比尋常地方的水果早熟大半個月,若納為貢園,父皇也能每年多吃大半個月的鮮果。”
“好好好!朕的兒媳都如此說了,父皇就將其納為貢園!”
老季此時恐怕打破腦袋也想不到,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只是這不是黑鍋,而是金鍋。
“父皇,您還請給這片果園賜名?”
“來人,筆墨伺候!”
外面侍立的小太監此時早應聲將東西送了進來。
裴氏也不讓小太監磨墨,自己給公公磨墨,李治提筆,卻筆懸于宣紙之上。
“朕這一時間也不知該賜什么名字!”
“父皇,那座園子產的桃子最多,不如就賜名蟠桃園吧!”
李弘話音剛落,殿內三人均望著李弘。
一時間,李弘不想成為幾人的焦點都不成。
…
場面瞬間寂靜了剎那,接著就是高宗的哈哈爽朗大笑。
“朕為天子,既然瑤池有一座蟠桃園,朕的大唐也當有一座!”
李治揮毫潑墨,濃墨重彩的三個大字出現在宣紙之上。
蟠桃園,李治還覺不夠,要了玉璽,直接在宣紙角落蓋章。
李治賜下墨寶,李弘趕緊晾在一旁。
有了這件墨寶,有了御賜的皇家貢園,老季就不再是普通農家,怎么也算一個小官了。
放到天庭,那就是土地公,放到人間,那就是皇家御園的園主。
當然,這園子的地契本就在皇家手中。
看到父皇賜了名字,那邊裴氏將準備的飲食都拿了過來,一大盤牛肉,聞著就香。
“弘兒,這牛肉如何來的?”
“回父皇,是無意跌落土崖的一只牛。”
“唉,農家一頭牛,可是頂好幾個壯勞力!”
“父皇憂國憂民,弘兒當像父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