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說的不是公主,而是漢女,意思就是派誰入吐蕃和親都不行,就算一個宮女都不行。
在他心里,中原皇朝最大的羞恥就是讓中原的女子去遠方和親,史書津津樂道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以前李弘每次讀到,都心酸不已。
尤其是文成公主入藏,當時明明大唐國力雄厚,在對吐蕃的戰爭中連連勝利,為何還要讓隴西李氏的宗親女兒入藏和親?
別人能給出無數理由,甚至說一個宗親之女,能換來兩國幾十年和平,值得。
可在李弘眼中,那幾十年和平壓根不是和親換來的,是大唐相對于吐蕃強盛太多的國力換來的。
貞觀之治,永徽之治下的大唐皇朝,根本不是一個番邦可以撼動。
和親和和平壓根沒任何關系,決定兩國關系的永遠只有自身的實力。
而且文成公主入藏,根本做的不是正妃,松贊干布的正妃是尼泊爾公主,也就是尺尊公主,而且還是和文成公主一起迎接入藏的,可是很多典籍壓根沒有提她,仿佛大家集體遺忘了一般。
還有布達拉宮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就有了,不知道多少史書和文人卻將其稱為兩國親近的見證。
所有資料大多數寫的松贊干布為迎接文成公主入藏而建的布達拉宮,可記載的時間卻出賣了一切,布達拉宮是公元六三一年所建,十年后的大唐貞觀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松贊干布至柏海迎接大唐的文成公主。
原來十年前建的宮殿是為了十年后迎接大唐公主而建,松贊干布真是神機妙算。
太子妃聽了李弘的話,倒是沒有多想,她不可能有李弘從后世看以前歷史事件的視覺角度,所以許多話語并不能和李弘產生很強的共鳴。
“殿下,其實我想殿下這次也不用太過在意此事,殿下只要到時候見機行事,維護我大唐的體面就好。”
“你這么一說本宮倒是想明白了,父皇母后這次讓本宮先去接見吐蕃使節,其實還有一層用意,那就是留有回旋余地。”
“到時候就算本宮和吐蕃使節完全談崩,也還有父皇和母后可以救場!若是一開始就讓父皇來接見他們,就基本沒回旋余地了。”
“本宮這次更多是試探他們的來意,然后壓低他們的奢望,能談妥最好,談不妥還有父皇在后面壓陣。”
夫妻兩人對視一眼,此時不約而同倒是笑了,兩個人顯然都想到了父皇這一層用意。
能坐到那個位置,除非本來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皇二代,不然其處理事務的智慧和能力是很能讓人折服的。
父皇的順水推舟,留著回旋余地,讓李弘這次也是學到了許多。
而自己的妻子,此時李弘認真看著裴氏。果真,有一個秀外慧中的妻子是很重要的,秀和慧必須兼得,缺一不可。
李弘本想再和妻子說些什么,忽然身體之中,似乎有一團火焰在凝聚,火焰灼燒的他喉嚨都微微干渴起來。
母后送來的補藥,是不是藥效有些太快了?這才說了幾句話?
麗正殿外,幾個宮女無事坐在一處,在麗正殿這邊伺候的宮女,其實平日都挺閑的,殿下和太子妃本就是極好伺候的貴人,只要不忙,宮女歇息和閑聊他們是不會管的。
而且麗正殿本來也就事少,太子和太子妃都一般沒什么事需要宮女一直在身邊服侍。
“桃紅姐,你說鹿茸人參枸杞這些,熬的湯藥是治什么病的?”
凝翠看著桃紅,問著,她挺好奇娘娘讓人送來的藥到底做什么的,只知道是補藥,可具體是補什么的?
“那治的可不是病…”
桃紅看了看坐在身邊的凝翠和海棠,低下身子,特意和她們湊近,壓低聲音。
“那是讓殿下和太子妃快些生小孩的藥。”
“啊!”
麗正殿一如既往的有些噪雜,李弘早晨還是會堅持鍛煉自己的身體,尤其此時父皇母后想著小嫡孫,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哪有小嫡孫。
身體是一切的基礎,一切的保障,沒有一個好身體,什么也不用談了。
所以,李弘來了大唐之后,只要身體允許,就會一直堅持運動。
此時還是跑步,俯臥撐,仰臥起坐和深蹲這些簡單的鍛煉。
其實就是想復雜的也沒用,這個時代可沒太多的鍛煉器械。
天氣越來越熱,稍微運動就是汗流浹背,李弘鍛煉完,凝翠和夏荷伺候李弘簡單沐浴,然后換了一身干爽衣服。
“殿下,凝翠剛才去伺候太子妃,梳頭時看到太子妃脖子上有幾塊紅斑,要不要請太醫過來看看?”
“不用請了,那幾塊斑今天就會褪了,以后看到了就當沒看到,也不可以對別人提起,更不許亂說。”
“哦!凝翠就是擔心太子妃身體。”
這丫頭畢竟是從裴家就陪著裴氏,心里自然為裴氏擔心。
“夏荷,袖子挽起來!”
夏荷不明所以,不過還是挽了起來,李弘捏著夏荷胳膊,然后嘴巴湊近,深深在夏荷胳膊吸了一口。
夏荷的皮膚極好極嫩,就像是盛放的荷花花瓣一般顏色的皮膚。
此時夏荷胳膊很快出現一個紅斑,李弘看著凝翠。
“現在不擔心了吧?”
“啊!殿下,原來是這么來的!”
“你以為如何來的!”
兩個宮女繼續伺候李弘換衣,將殿下身上每個細節都打理好,然后將荷包玉佩這些給李弘掛在腰間。
“殿下,您身體比以前壯實許多了!”
凝翠為李弘換著衣服,忍不得說了一句,李弘也只是笑笑,初次來大唐之時,他的身體剛剛經歷幾年大病,虛弱的厲害,到了此時,早已不似那時候弱不禁風模樣。
飲食和鍛煉,還是很有用的。
“好了,你們倆也別伺候了,凝翠,你讓人去一趟禮部和鴻臚寺,請禮部侍郎和大鴻臚到東宮來坐坐。”
“夏荷,你去走一趟,讓廚娘們準備一下,今日本宮請侍郎大人和大鴻臚在東宮用膳!”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