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搖頭,母后只說讓自己全權處理,然后壓根沒說任何別的,對了,還說別讓父皇和她失望。
對自己妻子,李弘自然也沒什么可隱瞞的,將母后對他說的都告訴了妻子。此時夫妻兩人,關系早已密不可分,而且原本歷史上李弘卒于洛陽合璧宮,幾年以后太子妃裴氏也郁郁而終。
裴氏于他,可以說是并蒂蓮,連理枝,真沒什么可瞞她的。
而且裴氏出身極好,家教也極好,并且難得的冰雪聰明,秀外慧中,李弘對她說了,也好讓裴氏和他一起想如何應對吐蕃使節這次來訪。
裴氏聽了夫君的話,在那里也是蹙眉。
“這就不好辦了,我們和吐蕃上次談的時候,父皇可是拒絕了吐蕃恢復兩國關系的請求,并且吐谷渾也不能和吐蕃恢復邦交。”
“這次是和還是繼續打,可不好選擇。”
“父皇的心思可不好猜測!”
李弘也是無奈說了一句。此時雖然說母后掌管朝政,可兩國邦交這種要事,尤其還是和吐蕃這樣的國家,其最終拿主意的還是父皇。
別看父皇輕易不管事,只在紫宸殿養病。可只要他在,他就是大唐此時的定海神針,母后都不敢絲毫忤逆他的意志。
裴氏聽了夫君的話,只是點頭。
上次雖然父皇拒絕了吐蕃請和的要求,不過這幾個月,邊境的兩國軍事力量一直處在緊張對峙階段,吐蕃新敗,自然短期內無力再組織進攻。
而唐軍受制于地形和天氣補給等多方面原因,其實拿吐蕃軍隊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長期對峙下去,對兩國可都沒有任何好處,要知道,對峙雙方此時每天消耗的物資可都是天文數字。
戰爭有多燒錢,當年漢武帝打匈奴,短短十幾年,幾場戰爭,耗光了大漢百年的幾乎所有積存,最終導致強漢不復,國力直轉急下。
文景之治攢下來的豐厚家底都經不起幾場大戰的消耗,這就是戰爭的可怕。
此時大唐雖盛,絲毫不弱于大漢最強盛之時。可平白無故在邊境每日消耗海量的各種物資,也確實不是長久之計。
關鍵就吐蕃此時守的那地方,真的是沒什么太好的辦法攻下來。這就像猛虎和鱷龜,鱷龜將腦袋四肢收回堅硬的殼里,即使猛虎也沒好的辦法對付它。
大唐不怕打仗,大唐建國之時就是不斷血戰,從各路諸侯的尸山血海之中走出來的。
而這些年過來,和突厥,高句麗,百濟,甚至渡海作戰的東瀛都打過仗,而且都是大勝仗。
此時的大唐,國力強盛,萬邦來朝,長安居住的外國人多到要建立特別的居住區用以安置他們。
可問題和這些國家打,都是在平原高原戈壁荒漠這些地方,戰場上敵我雙方的地勢優勢都不太明顯。
可是和吐蕃,看看那綿延的雪山,看看那人上去腦袋都要暈的爆炸的高原,綿延的無人區,漫長的補給線…
吐蕃打不過此時的大唐,可是此時的大唐也拿吐蕃沒有太好的辦法,戰爭更多的還是對峙。
父皇到底是想繼續對峙下去,平白消耗大唐的國力,還是想緩和兩國的矛盾,暫時將軍隊撤下來休養生息?
這是一個難題,偏偏父皇母后沒有給自己任何提示,這次只讓自己全權處理。
夫妻兩人陷入沉默,直到凝翠過來,還端著一碗湯藥。
“殿下,您吩咐的藥湯熬好了。”
裴氏聽到,看著飄著氤氳霧氣的湯藥,然后看著李弘。
這還真讓凝翠去熬補藥了?真想…
“好了,先放那吧!”
凝翠退下,李弘此時也沒多少心思在那碗湯藥之上。
“殿下,我覺得父皇這次還是偏向兩國關系緩和。”
“愛妃,何以見得!”
“我回長安以后,見過父親一次,他說安西那邊現在補給很是困難,戰線太長,輜重補給極難維持,而且那邊都是荒無人煙的地方,長期大軍駐扎對峙很難堅持。”
“安西其實從年初就不斷往長安派使者催促物資補給,我們竭盡全力,其實還是補給不夠,而這樣的補給強度我們又能供應到什么時候?”
“現在兩國之間,就是兩只已經斗的疲乏的巨獸,吐蕃傷痕累累,急需休整,所以今年這已經是第二次派使節前來長安。我們其實也是精疲力盡,再消耗下去,也是徒勞無果。”
李弘聽著妻子的話,點了點頭,此時端起桌案上的藥碗,將大補之物完全當水給喝了下去。
李弘基本是喝下去才想起這是什么,一股濃郁的人參枸杞味。
“你的意思,這次父皇更偏向的是和!”
“我只是猜測父皇的心思!上次父皇不讓和,可前線的情況擺在那里,這次吐蕃再次遣使,父皇應該是有和的心思,可是年初剛說過的話,父皇也不好意思改口,君無戲言。”
“你的意思父皇讓我去全權處理此時,也是免得他改口的尷尬。”
“不,我想這次讓殿下全權處理此事,多半應該是母后的意思,父皇只是順水推舟。”
“為何?”
“原因可能不在殿下這里,而在父皇那邊,上次父皇帶病接見了吐蕃使節,之后病情就急轉直下,母后不想再拿父皇的身體犯險,所以讓殿下這次接見他們。”
“父皇和母后這次真的是在考驗本宮啊!”
“那要是吐蕃此次來并非請和,而是別的事呢!”
李弘看著裴氏,忽然問到。
“那不簡單許多了!”
“如果是和親呢?”
裴氏微微蹙眉,李弘卻在那里笑了笑。
“和親,愛妃,現在的形勢倒有些像當年文成公主入藏之時的形勢了。”
裴氏聽了,也是點頭,當年文成公主入藏,也是吐蕃新敗之時,松贊干布不斷遣使長安,請求兩國和解,并要求和大唐和親。
一樣的形勢,吐蕃會不會再繼續重演上次的劇本?
“不管如何,父皇母后讓本宮這次接見吐蕃使節,若是他們真提出和親,本宮是絕不會允許漢女再入吐蕃和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