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班人:領導系統與制度建設
- 徐升華
- 784字
- 2023-07-14 16:05:12
第三節 接班人是企業的未來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全球的成長過程。
20世紀80年代,第一代民營企業家脫穎而出,其中以魯冠球、柳傳志、馬明哲、任正非、茅理翔等為代表;20世紀90年代,第二代民營企業家誕生,其中以陳東升、毛振華、李寧等為代表;2000年左右,隨著中國不斷融入世界的發展潮流并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民營企業家頻頻出現,如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數不勝數。這些人當中已經有不少人將公司交棒給下一代,比如柳傳志將聯想交給了寧旻,茅理翔將方太交給茅忠群。
目前看來,這些企業在第二代接班人的帶領下,持續向前發展。那么,任正非、馬明哲等人的接班人又在哪里呢?這些企業家已經接近或者超過70歲,有的年近八旬了,接班人計劃似乎在運作,但又似乎不著邊際。
企業能否基業長青,關鍵還是要看接班人。接班人是否勝任,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前途和命運。美國HP公司糟糕的接班人計劃,就給企業帶來了無法估算的損失。由此可見,選好接班人、培養好接班人是多么的重要!
大數據、移動互聯網、5G計算、工業4.0等外在的因素也在不斷催化和加速接班人的迅速補位需求。很顯然,許多創一代還沒有回過神來,就基本上被淘汰出局了。
很多企業的創始人哪怕很年輕,不足50歲,卻已經深感到自己面對大環境時的無能為力。比如,一些公司的創始人,在公司面臨國際化發展帶來的挑戰時,顯得江郎才盡,只要一遇到挫折,就直接進入清盤的階段。這種情況,可以說并不少見。
其實,對于接班人的培養,應該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做好準備,而不是等到創一代快要退休時,才來考慮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時代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有時候,確實是這樣的場景:“時代拋棄我們連聲招呼都不打?!边@句話也適合那些準備接班,或正在培養接班人的創一代,靜心自問:“誰能擔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