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是股權架構師
- 王吉
- 2520字
- 2023-07-14 15:58:30
了解股權結構的生命線
股權結構的生命線共有九條,這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等法律明確規定的,從上市企業的股東權利和義務中得出的,對上市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重大意義。
1.絕對控制權線——67%
《公司法》對絕對控制權有明確規定:“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通過。但是,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這就意味著,上市企業的股東如果持有股權比例達到67%,就等于擁有了“一票通過權”,對企業重大決策的表決形成絕對控制,與100%的持股效力相同。
但在具體實行時仍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1)“三分之二”轉換成百分比,不只是67%,還可以是66.7%、66.67%、66.667%等。
(2)“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那么“以上”是否包含本數,如67%、66.7%、66.67%等?依據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條:“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超過’、‘以外’,不包括本數。”
(3)《公司法》第四十二條:“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公司章程可自行約定一個比例,規定不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2.相對控制權線——51%
屬于股東持股數“過半數”,對企業的重大決策有表決權,可以對企業形成控制。比如,聘請獨立董事,選舉董事、董事長,聘請審議機構,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聘請或解聘總經理等。
從法律層面上來說,51%只是具有相對控制權,若是涉及重大事項,如增資減資、修改公司章程,以及企業合并、分立、變更、解散等,持股51%并沒有決策權,需要召開股東大會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3.安全控制權線——34%
當股東持股達到34%,意味著持股量超過三分之一。那么,余下的股權加起來只有66%,無論這66%由一人持有或多人持有,都無法達到絕對控制權線標準,即無法實行“一票通過權”。因此,當其中某一位股東的持股量達到34%,就形成了“安全性控股”,或稱為“否決性控股”。
企業想要通過某項重大事宜,必須爭取持股達34%的股東的同意,否則若是否定票達到34%,重大事宜就無法通過,這就是“一票否決權”。
4.上市企業要約收購線——30%
如果上市企業的某位股東持股量達到30%,其想控制企業就需要加大持股占比。但是,《證券法》與《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都有規定:收購人持有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達到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時,繼續增持股份的,應當采取要約方式進行,發出全面要約或者部分要約。
也就是說,收購人要向所有股東發出通知,表明自己的收購意圖,還要向被收購的企業發出收購的公告,待被收購企業確認后,方可實行收購行為。
5.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20%
上市企業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所從事的其他業務或控制的其他企業(通常企業控制人或大股東都不止有一家企業,而是同時控制或參股多家企業),與本企業所從事的業務相近甚至同類,雙方遂形成間接或直接的競爭關系。
對于這方面,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具體操作時,通常以20%的股權關系作為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其實,一個股份公司可以通過20%以上的股權關系(可以是重大債權關系)控制或影響企業。
6.召開臨時會議權線——10%
股東的持股量達到10%,就擁有請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或者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的權利,并擁有提出質疑、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的訴權。因此,在設計股權架構,做股權激勵、引進投資方時,需避免出現某個利益小團體的持股超過10%。
7.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5%
股東持股量達到5%及以上,就達到了“舉牌”的比例界定。“舉牌”的目的是防止機構大戶操縱股價,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證券法》第六十三條對此有明確規定:“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達到百分之五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三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情形除外。”
5%的持股量就像一道看不見的線,只要投資者持有(或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企業已發行的股份達到5%后,當其所持該上市企業已發行股份比例每增加或減少5%,應當依照規定進行公告。換種表達形式來說,就是上市企業如果有超過5%的股權要轉讓或變更,就需要進行公告。公告后兩日內,不得再買賣該上市企業股票。
8.臨時提案權線——3%
《公司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二款和第三款對臨時提案做出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十日前提出臨時提案并書面提交董事會;董事會應當在收到提案后二日內通知其他股東,并將該臨時提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臨時提案的內容應當屬于股東大會職權范圍,并有明確議題和具體決議事項。”
也就是說,當企業股東擁有的股份達到3%時,就擁有臨時提案的權利。提案對企業股東大會的召開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是必須得到解決的。
9.代位訴訟權線——1%
也稱“派生訴訟權線”,當股東持股量達到1%,就擁有間接的調查權與起訴權。《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對此進行了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代位訴訟的發生有三個前提:①董事、高管違法違規損害企業利益;②監事違法違規損害企業利益;③前兩項都出現問題。企業股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代企業之位”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