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 清熱解暑降血脂
荷葉色青綠,氣味芬芳,是傳統藥膳中常選用的原料。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現代研究證實,荷葉還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和減肥的作用,其食療范圍進一步擴大。
中藥屬性


參考價格每千克40元
使用禁忌
人群禁忌:體瘦、氣血虛弱者忌用;孕婦忌用。服用禁忌:《本草綱目》稱“畏桐油、茯苓、白銀”。
降脂用法
荷葉最大的功用在于降脂減肥,對下肢水腫尤其有療效。自制荷葉茶不用煮,用沸水沖泡干荷葉10克或鮮荷葉20克,蓋上蓋子,悶5~6分鐘即可飲用,這樣泡出來的荷葉茶減肥效果最好。最好是在飯前空腹飲用,并且只喝第1次泡的茶湯,若經多次沖泡,效果就相對較差。
聽故事記中藥
荷花亦稱蓮花。民間傳說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因此荷花有“六月花神”之稱。荷葉性平味苦,有清暑辟穢、化瘀止血的功用。每逢夏季,在炎熱的南方,民間多有吃荷葉粥的習慣。它的做法是選用新鮮荷葉一張,洗凈煎湯,再用荷葉湯同新粳米煮成稀薄粥,待粥將成時,加入適量冰糖,稍煮即可。荷葉粥有解暑熱、降血脂、降血壓及減肥的功效,適應于夏天治療暑熱病癥及頭昏腦漲、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癥。

別名
蓮花莖、蓮莖、蕸。
道地藥材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挑選儲存
以葉大、完整、色綠、無斑點者為佳。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6~10克。清熱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用。
本草成分
荷葉含有蓮堿、原荷葉堿和荷葉堿等多種生物堿及維生素C、多糖,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功效延伸
清暑化濕 可用于上焦邪盛所致的頭脹胸悶、口渴、小便短赤、暑熱等。中醫認為,荷葉清暑化濕的效果很好,而且它有一種天然的清香,能增進食欲。把一大張荷葉墊在電飯煲或砂鍋里蒸飯吃,開胃的同時能幫助身體驅趕暑濕邪氣。

清熱解暑、升清降濁 荷葉除了用于蒸飯,還可包裹其他食材,有名的叫花雞,就是用荷葉包裹,埋入泥中烤制,這樣制作的烤雞不油膩,還有荷葉的清香。荷葉除了包雞,還可包蟹。荷葉包螃蟹蒸熟食,能清熱解暑、升清降濁。
清熱利尿 荷葉10克,鮮冬瓜250克,鹽適量。將荷葉洗凈,撕成碎片。冬瓜洗凈,去皮、瓤,切成片。將荷葉片、冬瓜片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湯,煮沸后揀去荷葉,加鹽調味即可。
止渴健脾 兔肉250克,荷葉20克,生姜、鹽、醬油、醋、香油各適量。將兔肉洗凈,切成大塊,放入鍋內。荷葉洗凈,切成小片,與生姜一同放入鍋內。鍋內加適量水、鹽,用武火煮開,再改成文火燜煮至兔肉熟透,撈出,切成細丁,加醬油、醋、香油拌勻即可。
治療產后心痛 荷葉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療效,治產后心痛。中醫認為,產后心痛是惡露沒有排干凈的緣故,把荷葉炒干,制成末,用開水沖服,很快即愈。
緩解心悸 荷葉8克,山楂、決明子各15克。洗凈后用小紗布袋包好放到鍋里,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煮開,再改文火繼續熬煮半小時。將茶水倒入保溫杯中,口渴的時候隨時飲用。
傳世名方
[主治]秋時晚發之伏暑,并治濕溫初起。
[配方]連翹(去心)、瓜蔞殼、茯苓各九克,陳皮五克,制半夏、佩蘭葉各三克,甘草兩克,杏仁(去皮、尖、研)六克,加荷葉六克為引。
[制法]水煎。
[用法]服之。
——出自《時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