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白登后遺癥

元光二年,這是劉徹繼位的第八個年頭。

有文景兩朝打下的基礎,說國泰民安,自然是不假。比起高皇帝(劉邦)那會兒,現在國家人口成倍增長了,糧食堆積成倉了,國庫也充盈了。前兩年,武帝還去檢查過國庫,發現因為錢長時間花不出去,庫房中很多穿錢的繩子都爛掉了。如果他的理想只是做一個中庸之君,時不時勸下農、修下水利,遇到災年免賦賑災,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到最后肯定也少不了得一個“明君”的頭銜。

但劉徹今年才二十四歲,讓他過那種從現在一下子看到自己垂垂老矣時啥模樣的日子,他怎么過得下去?!

劉徹即位之初,便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在于什么?

東方朔告訴他:在于折騰。

對劉徹來說,眼下最想折騰的,莫過于“和親”這件事。

一年多以前的建元六年(前135年)末,劉徹即位以來第一次接待了匈奴使者。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提醒漢武帝和親的時間到了。

依照以往的表現看,和親對匈奴人有約束力的時間非常短。和親過后最多兩三年,和平便告失效。匈奴人想來搶的時候,還是來搶;想要奪的時候,還是來奪。

所以,相較于和親,劉徹更傾向于用武力解決問題。雖然沒跟匈奴人較量過,但劉徹也不是戰場上的初哥。建元三年(前138年),南方的閩越攻打東甌;建元六年,閩越攻打南越。兩次劉徹都派兵前去調停,結果都還沒等劉徹的軍隊開到前線,閩越就主動撤退了。劉徹心想:“天子之兵,有征無戰”,說的不正是朕嗎?以人口與匈奴相當的閩越為參照物,即便匈奴比它強大十倍,朕也有信心將他們擊潰!

可一提和匈奴打仗,下面的大臣們腦袋都搖得像撥浪鼓似的。在劉徹看來,他們都得了一種叫“白登后遺癥”的病,而且病入膏肓。

這個病的根源,得從高皇帝說起。

公元前200年,高皇帝攜統一天下的大勢,率三十二萬大軍出征匈奴,卻被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滿朝能征善戰的將軍居然毫無辦法,連累得高皇帝差點凍死、餓死在山上;最后憑著陳平的計策,才得以脫身。

從白登山回來以后,高皇帝整個人都變了,他不再談對匈奴用兵的事情,反而接受了劉敬出的“和親”這么一個餿主意,把堂堂大漢的邊境安寧,寄托于柔弱女子和金銀珠寶!以致后來數十年間,不論是高后、文皇帝,還是先帝(景帝),對匈奴都只能忍氣吞聲。如果有人敢提用武力解決邊境問題,接下來肯定會有人悠悠地從口中吐出“白登”二字,然后便是滿朝文武對企圖破壞漢匈和平之人的口誅筆伐。四處橫飛的唾沫星子,劉徹在殿上都可以看得到。

總之,從高皇帝之后,“白登”成了朝廷中所有人提都不能提的禁忌。而且這種認知已經深入到政治的基因之中,在大臣們的骨子里一代代傳下來。

一年前,當劉徹提出“拒絕和親,要和匈奴打仗”這一想法時,御史大夫韓安國就帶頭反對:“匈奴聚散無常,很難找到他們的落腳點;而且從上古時代開始,那里就不是適合人待的地方,占領了也毫無價值。如果軍隊遠涉數千里與之交戰,讓匈奴人以逸待勞,這是取死之道,不如和親。”

此言一出,從者蟻附:“當年高皇帝……”“想當時白登……”。

當時韓安國兩年前剛被提拔到御史大夫的位置,而且按綜合能力來講,如果沒有什么意外的話,劉徹是準備讓他做丞相的。這樣一個人帶頭反對,事情就變得很棘手。

唉,沒辦法,只能繼續和親。

看著那個肩負和親使命的宗室女子遠去的背影,劉徹發誓,這將是最后一次。

和親過后,邊境確實安寧了一段時間。但一年過去,劉徹估計和親的有效期大概也差不多結束了,依邊境的軍報,匈奴人又開始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接下來怎么辦?繼續送女人,送錢財,破財免災?

這種事情,先帝可忍,漢武帝不可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高尔夫| 纳雍县| 郧西县| 惠来县| 阳山县| 贺州市| 南安市| 崇仁县| 山东省| 青州市| 弋阳县| 黔西| 轮台县| 平利县| 枣阳市| 涪陵区| 泰兴市| 贞丰县| 皋兰县| 康平县| 佛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泰来县| 乌拉特后旗| 灵川县| 曲周县| 永修县| 石门县| 吴堡县| 房产| 建水县| 南投县| 泰兴市| 乐山市| 谷城县| 马山县| 伊吾县| 琼海市| 布尔津县|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