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也清楚爺爺?shù)男宰樱驼f爺爺為村里做貢獻(xiàn),他幫爺爺點忙也是應(yīng)該的。
爺爺嘴上說怎么好意思,可臉上笑開了花。
掛了電話,爺爺就說,這就是與人為善的好處,大家都會主動幫他,不用他開口。
姚志信雞啄米一般點頭,心里卻想,是哦,不是他開口,村長還沒回過味來呢。爺爺這叫別扭。
掛了電話,爺爺提了煙袋往村長家去。如果沒有楚夢之,姚志信一個人可以出去撒歡。可有楚夢之在,多了個免費(fèi)監(jiān)工,爺爺便叮囑楚夢之監(jiān)督姚志信做作業(yè)。
楚夢之蹲在木頭旁,抬頭警告:“別想討價還價。”
姚志信回屋佯裝拿作業(yè)冊,等幾息時間,爺爺走出院子,他又從屋里小跑出來。
打游擊可是他的特長。
他看楚夢之不理他,便開了電視。同學(xué)們知道回家的誘惑,知道斗破蒼穹的劇情,知道西游記。可他不知道,就沒人會和他玩。
電視隱在木料后面,他需得踩在板凳上,把桌子當(dāng)?shù)首樱拍芸吹疆嬅妗km然電視沒幾個臺能看,但只要不做作業(yè),怎么都行。
他和楚夢之商量,讓楚夢之幫他聽爺爺?shù)膭屿o,一人站一會兒崗。實際上,他知道楚夢之不會理他,只是想探聽楚夢之的心思而已。
楚夢之始終漠然相對,姚志信究竟還是忍不住,問:“我有好消息,你想不想聽?”
楚夢之埋頭干活,只說:“你能靜心做功課,便是最好的消息。”
姚志信跳下來,坐在爺爺?shù)膿u椅上,打起扇子散風(fēng),用眼角的余光打量楚夢之,試探道:“我剛剛?cè)ニ渭伊恕!?
楚夢之依舊波瀾不驚地說:“去了,沒問出糾結(jié),沒禮貌地跑了,又去秦家偷聽。人家要走,你方才回來。從進(jìn)門到現(xiàn)在,沒做一件正事。”
姚志信心下大驚:“你跟蹤我?”
楚夢之極不以為然地說:“就你那點小伎倆?為了不做作業(yè),黔驢技窮,何需我多費(fèi)功夫。”
姚志信這就明白了,楚夢之用了超能力偷聽他。
他沖鋒陷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楚夢之既然知道他辛苦一番,卻沒有感謝。他憤憤不平。楚夢之對村里情況不熟,沒有他,楚夢之還想在村里混么,更別說去打聽一個死人的下落了。
楚夢之緩緩起身看過來。他輪廓有些深,此時眼神幽幽的,有些嚇人。他冷冷道:“誰說她死了。”
姚志信說:“宋奶奶說活人沒叫宋瑤的,可不就死了。我問,她還跟我急眼呢。你也想開些,人死不能復(fù)生,妖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死就死了唄,爺爺天天說我媽媽死了,我也這么熬過來了。你看我,多樂觀。就算我媽還活著,你沒去找我也沒催你。這叫……叫,叫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啥也不耽誤。”
楚夢之的心情糟透了。
他和宋瑤都是一縷執(zhí)念所化,這樣“活著”已是不易,若真“死了”,恐怕什么也不會留下。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是行不通的。
記憶又冒出頭來……
楚家落魄后,時局每況愈下,他也想過茍且偷生。
夷兵不惜以大煙害人,以低價招募勞工,他不敢想象大清真被夷兵統(tǒng)治會發(fā)生什么。為了保全家人平安,他不惜求助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同窗。
同窗雖不愿幫他,卻也不介意賣他人情,說些報紙消息。
茶樓里,同窗留著辮子,穿著洋裝西服。他卻穿了件洗白的棉衫,厚著臉皮聽分析。
同窗說,他也想過未來。家中花了大價錢,走了正藍(lán)旗一旁支的路子,也不知能不能擠上留學(xué)名額。但如他一般的人不多,大多與楚夢之情況類似,哪怕能出點小錢,也不過是買個盼頭而已,只能白花銀子。
若他不能出國,便想舉家搬遷。作為同學(xué)情誼,他也希望夢之早做打算。
若真要逃,東南沿海已被列強(qiáng)占據(jù),去不得。
東北也已被控制,人都往京城逃,希望得庇護(hù)。可京城局勢混亂,也朝夕不保,人只得被逼繼續(xù)南下。而湖南內(nèi)亂,過不去。人大多至河南、甘肅一帶郊區(qū),成群結(jié)隊地扎根。
繼續(xù)南下卻是去不得了。那九龍、臺灣等地已被割讓,去了也不過羊入虎口,當(dāng)奴隸罷。
而縱觀內(nèi)陸,江河失守,若是那架了炮的蒸汽船逆水而上,一日數(shù)百里。是以大江大河流經(jīng)之處,也都不安全。
說起來,只能往西。
不出玉門關(guān),物資尚且能保證,不至于苦寒。
而大河源頭,水流越小,外國的軍艦開不進(jìn)來。
只是,西進(jìn)不能往北,畢竟天氣嚴(yán)寒干燥,自古便是流放之地。若想安生,恐怕只能往西南。
西安是個好去處。
進(jìn)可回京城,沿路通坦。退可入蜀地,土地肥沃。
楚夢之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問同窗,覺得朝廷勝算幾何。
同窗連飲三杯酒,咚地將酒杯跺在桌上。半晌后,面色沉重地耳語道,百年前,手搖式多錠紡紗機(jī)已盛行,抵百人之工。如今,美利堅屠宰場已是流水線,印度茶可做一日千斤,樓能高近百丈。
報紙上,汽車一日千里,船可渡重洋,電話千里傳音。這不都是傳說中的法術(shù)?
神仙打架,哪有凡人什么事呢。否則朝堂上,也不會生出念頭,要維新。
楚夢之如聽天方夜譚,但也知道,大清怕是打不過列強(qiáng)了。
宋家父親是跑過江湖的,聽了同窗的解析,也同意往西安去。
兩家人一起定下了最壞的打算:若有朝一日逃亡失散,便去西安。
楚夢之平日替人寫信,賺了些錢,發(fā)電報與哥哥。哥哥也同意了。
可剛商量好沒幾日,列強(qiáng)便揚(yáng)言進(jìn)行海軍聯(lián)合示威,天津港岌岌可危。
父親要求哥哥回京,可哥哥舍不得收入,相信朝廷不會不管。
父親連發(fā)三封家書,算是勸動了哥哥。可哥哥只猶豫一日交接工作,從此便杳無音訊。
他心中焦急,若非哥哥支撐,他只怕連糊口也成問題,哪得這一年半載的安穩(wěn)時日。父親年事已高,自是不便出門,他準(zhǔn)備只身去尋親。
臨行前,宋瑤誓要嫁他,只為讓他心中有牽掛,行事三思。
他拒絕,宋家父親這次卻沒認(rèn)同他的話。
亂世之下,能做一刻夫妻也是緣分。
他回來,便是宋家女婿;
他回不來,便是天津有變,京城岌岌可危,兩家人如約要往西安逃命。
流民如無根浮萍,無人會過問誰曾是誰的妻。
宋家父親全了他與宋瑤的緣分,也是提醒他,他若回不來,宋瑤就會嫁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