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學(慕課版)
- 徐桂珍 候慶輝 范玲玲主編
- 871字
- 2023-06-25 15:34:59
活動二 商品學的產生與發展
商品學最早產生于德國。18世紀初,德國工業迅速發展,帶來了貿易的繁榮,為了勝任商品貿易的工作,從事貿易的商人需要具備較為系統的商品學知識。18世紀后期,德國的大學和商業院校開始講授商品學課程。德國著名學者約翰·貝克曼教授于1793—1800年編著了《商品學導論》,建立了商品學的學科體系,明確了商品學的研究內容。19世紀以來,商品學相繼傳入歐洲其他國家和亞洲的部分國家和地區。目前,歐洲、亞洲及美洲都開展了有關商品學的研究和教學。圖1-3所示為商品學的出現與發展過程。

圖1-3 商品學的出現與發展過程
我國的商業歷史十分悠久,對商品知識的研究也有很長的歷史,春秋時期的《禽經》、晉朝時期的《竹譜》都是我國較早的關于商品知識的書籍。唐朝陸羽的《茶經》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品學專著,被認為是最早的有關商品學的雛形。當時茶葉消費廣泛,茶葉貿易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茶葉栽培、加工和飲用方面知識學習的需求?!恫杞洝分邢到y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采制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科學知識。宋朝以后,商品學的相關著作開始增多,例如蔡襄的《荔枝譜》、韓彥直的《橘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其中《本草綱目》是世界上最早的醫藥類商品專著。20世紀以后,我國除了出現以“商品學”為命名的譯著,還出現了以“商品學”命名的著作,其中不僅包括農業、工業等領域的商品知識,還包括對商品學本身的解釋。1949年以后,商品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我國在從國外引進商品學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商品經濟的特點,形成了自然科學和技術學派的商品學體系。
由此可見,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商品學作為一門學科,都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商人及消費者對商品學知識的需求而產生和發展的。
經驗之談
目前,國際商品學大致可分為三大流派,如圖1-4所示。

圖1-4 國際商品學的三大流派
如春在花
對于商品學的研究,我國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有關書籍。隨著社會商品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唐宋時期較多領域都出現了對商品學的研究。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無論在社會科學方面還是自然科學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