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策略、方法、實踐
- 劉洪波
- 1482字
- 2023-09-15 18:18:32
序一
數字人力,“大航海時代”下的新征程
數字化正在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發展。早在兩年前,打開淘寶,我們還需要去搜索自己想要的產品,如今首頁上琳瑯滿目地排列著所有最近你可能感興趣的東西,大數據甚至已經比你自己更知道你想要什么。
在數字化時代,人需要靠數字生存,企業更是如此。
一方面,工業4.0打破了互聯網企業與工業企業的邊界,數字技術引發了傳統產業的變革,并將顛覆其商業格局。另一方面,隨著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過剩到短缺的轉折點)的到來,人口紅利消失將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新動力,引導勞動力走向效率和智能,從而形成新的數字紅利。
無論是商業模式的轉型,還是新形態下的組織結構調整,都依賴于人,確切地說是都依賴于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未來企業比拼的不僅是人力和財力,更是對人才管理的能力。而企業人才管理水平的提升離不開以重視員工體驗、鼓勵創新文化為核心的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
因此,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成立伊始,DHR(digital HR,數字人力資源)公會就為推動企業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而努力。其組織一年一度的數字化人力資源峰會,無遠弗屆地連接起各地的DHR從業者的智慧;發起“老申有約”圓桌風暴,幫助行業里最閃亮的思想火花點燃更多智慧的大腦;持之以恒地調研、走訪、采集,以源源不斷的報告、白皮書和指南保存行業數據、透視未來愿景。
洪波和我也是因DHR公會結緣,他是DHR公會各類活動的常客,會認真地吸收和思考活動中涌現的各種觀點與想法,并積極地與成員們分享他自己的見解。當洪波找我探討本書的寫作方向時,我頗有些驚訝和欣慰:身為甲方HR的他不僅身體力行地在工作中實踐和嘗試數字化技術與工具,不斷接觸和學習來自外部的行業資訊,還能將這一路走來的人力資源數字化的感悟進行徹底的梳理,并將它們轉化成更有價值的知識形態。
洪波對我說,自提筆以來他每日工作之余都要筆耕2000余字,這其中一以貫之的堅持與恒心令我欽佩。如今拿到書稿,翻看豐滿的目錄和扎實的內容,我更替他歡喜。多年的時光與智慧凝結成眼前的實物,著實令人心生感慨。
這本書從“思考”與“實施”兩大篇章充分展開。
“思考篇”幫助讀者建立起對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體系化的理解,形成對數字化HR未來趨勢的預判。在洪波這本書里,他首先談到一個問題,即“什么是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好。在談論“怎么做”之前,先要回答“是什么”的問題。
就像我一直說的,人力資源的數字化轉型,并不是將企業的生產力以數字技術取代,而是通過社交、移動、分析、云以及AI(人工智能)等技術去重塑人力資源流程,變革人力資源服務,勾畫人力資源的全新運營模式,開啟數字化時代的員工體驗。它不是上一套系統、用一種技術,而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變革,即當今時代人們口中的“數字化思維”。我相信,通過閱讀本篇,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看待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
而這本書的下半部“實施篇”,則從項目研究、項目規劃、需求分析、團隊組建、開發實施等多個維度展開,最后還結合自身經驗,通過犀利鮮明的10個“不要”言簡意賅地總結了轉型道路中的“避坑指南”,幫助同行業者少走彎路。
在這樣一個爭奪稀缺資源的“大航海時代”,數字化已然成為企業的一種生存能力,如果企業高層和人力資源管理者不具備數字化思維,那么就無法看懂企業未來的“尋寶圖”。而只有利用數字化思維,才能將企業戰略業務數字化與人才數字化相對接,真正實現企業的創新與人才的驅動,為企業打造出一艘“無畏戰艦”,助力企業在這場浪潮下站穩腳跟——而這也是我推薦本書的原因。
人力資源的征途唯有數字化轉型,才能走得更遠。
DHR公會創始人、大易云計算CEO
申剛正
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