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寫作通識12講:送給學術小白的公開課
- 蘇婧
- 684字
- 2023-07-27 16:21:39
1.要一手文獻,不要N手文獻
凡是可以被用于論證的材料都可以籠統地稱為文獻。(1)文獻不只存在于知網上,除了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之外,研究專著、新聞報道、行業報告、田野手記、檔案資料、傳記文學、統計報表,甚至博物館的先秦竹簡、帶有佉羅文的佛教石刻以及有關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紀錄片等都可以成為研究的文獻。研究者要盡量拓展文獻使用的視野。
文獻總體可以分成三類:一手文獻、二手文獻和N手文獻。一手文獻是最原始的數據和素材,譬如田野手記、檔案資料、統計報表、竹簡銘文等都可以歸類為一手文獻。二手文獻是經過了學術加工的材料,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和研究專著即是二手文獻。做研究時,盡量選用一手文獻,才能做出具有原創性的學術文章;經典的二手文獻也必須使用,作者要與既有的學術界進行對話,否則就是閉門造車、夜郎自大。
但做研究切忌使用N手文獻。所謂N手文獻,就是不知道出處在哪里的文獻,或者從網上胡亂找到的數據、話語、片段。很多高中考生為了寫出一篇高分作文,往往去百度搜索什么“名人名句100條”,然后生硬地背下來,再穿插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寫作習慣,也有悖文獻引用的基本學術規范。一方面,脫離了具體語境的名人名句很可能是斷章取義的,曲解了作者的原意;更有甚者,完全是杜撰出的“名人名言”,作者本人根本沒有說過相關的話。比如,北京魯迅博物館開通了魯迅著作全編檢索系統之后,網民們才發現,很多之前被安在魯迅先生頭上的所謂名人名言壓根就是后人偽托的(圖2.1)。

圖2.1 網民PS(注:指用軟件修改和處理圖片,美化或丑化)的魯迅表情包,用于調侃把各種“名言”強加在魯迅頭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