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炕上,賈玟看著眼前的林黛玉嬌花照水,弱柳扶風。
不愧是曹公筆下最鐘靈毓秀的女子,金陵十二釵之首。不僅才情冠絕諸人,洞若觀火的本事也不弱他人。
“妹妹自幼遍觀群書,可曾聽過一句“小人畏威而不畏德,君子畏德而不畏威。”賈玟苦笑道。
“我雖說是府里的三爺兒,但畢竟不似寶玉乃是太太所出,眾人亦是不喜,便是璉嫂子也多有責難事事作梗。”
林黛玉聽賈玟如此說道,心思通透之處,頓時明了。
“小慈乃大慈之賊,雖說這等道理,老爺太太自是明白,可多少還是繞不過一個情字,璉二嫂本就多受老太太疼愛,今日即使于他們說了她的不是,想來老太太最多苛責兩句,就糊涂了事。那待此事過后,她手握府中操持大權,我們母子還不知道如何形景。”
“那索性鬧上他一場,雖受些皮肉之苦,卻能解后顧之憂。”賈玟有些無奈的說道。
“話雖如此,可身子打壞了亦或被別人看出其中的蹊蹺,豈不弄巧成拙。”
“璉二嫂行克扣之事為真,便是被人看出,怕也是說不出什么。”
榮禧堂之事是賈玟刻意為之。
自從知道每月定日,賈政必會攜朝中好友去文寶齋,故讓王登提前將自己寫的書法帖兒寄賣于此齋中。
自己的帖兒被賈政看到,竟售賣于市井之中,就其迂腐性子,必會感到措顏無地,到時一頓笞打是少不了的。
等到被打之后,再言其緣由,牽扯出王熙鳳恣虐之事,又只言全為孝心之舉。
這賈玟以身入局,演了這一苦肉計,雖是經不起細細推敲,但賈政已然自覺冤枉了賈玟,心中悔恨不已,哪里還計較盤算這番。
唯一失算之處,便是賈政下手之重。
本以為最多似那寶玉被打,痛上幾日。
所謂虎毒不食子。
可自己這老子,真真為了那臉面,竟要把自己打死。
想著賈玟身為這榮國府的主子卻還生的如此艱難。
林黛玉偏又由他及己,自想年幼失恃,拋父入京,如今寄人籬下,雖說有老太太疼愛,吃穿自是和寶玉同等,但孤單影只,日后還不知怎樣,頓時淚如雨下。
“今日看到妹妹,也算可巧兒。”賈玟看著林黛玉梨花帶雨,心中卻是猜出了七八分緣由,想來必是思鄉念母,言語之中不好勸解,卻是談起別事。
“前個兒念及怎么謝過,妹妹那日在老太太那里的討情,尋思著平常東西妹妹屋里是不缺的,便托了人去甜水巷買了些姑蘇口味的點心,想著妹妹或是喜歡。出了這事還沒來得及送去,正好你且拿了去嘗嘗。”
“謝過三哥哥。”說著林黛玉拿出幾本書冊兒說道,“如今三哥哥自是好生休養,這幾本我從家中帶來的書兒,你且看看也算打發了時間。”
說著賈玟接過了書,雖是有些陳舊,但見書面兒整潔,未曾缺頁折握,想來平日里也是極為愛惜的。
“日后……日后……”
賈玟看著林黛玉面露躊躇,欲言又止,便開口笑道,“怎的你卻怕我多想不成!”
聽見賈玟如此說道,自知其心中坦蕩,便也放開說道,“日后怕是要小心些,且末再做這些糊涂事了。”
“姑娘來多久了!”就在兩人說話之間,雪梅挑開氈簾進來,看著賈玟已經醒來,欣喜不已。
“那我先去了,等過幾日再來看望三哥哥。”見賈玟屋中已經回人,林黛玉自是起身,便獨自離去。
“姑娘怎去的這般匆忙,連碗茶都沒來得及吃。”
看著林黛玉匆匆離去,雪梅心中雖是疑惑,但見賈玟醒來躺著,便放了東西走到炕前,瞅著賈玟沒了樣子,又是心疼起來,頓時眼中含淚說道。“爺兒身子可好些了?”
“沒有大礙了!…嘶…”賈玟身子一動,撕扯鉆心劇痛,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氣。
“好生靜養著罷,便是這幾日昏迷可把姨奶奶唬的不輕,怕有了三長兩短,可如何是好。”
“我竟昏迷了幾日?”聽雪梅話中別有文章,賈玟心中疑惑開口問道。
“可不是那日,爺被打的昏迷,加之被風雪一激,竟胡亂的發起熱來,黑天白日的退不下去。姨奶奶將那漫天佛祖菩薩都拜了。若是爺兒再不醒,怕還不知道怎么樣那。”
說著雪梅摸去,只見賈玟熱癥已退,不由放下心來。
“如今身子弱,尋常東西可是吃不得,再克化不食的,如今身上熱毒熱血,怕是要又要生出一些病來。”說著雪梅替賈玟緊好被褥。“不如讓廚房里做些羹啊湯啊送來。”
“自我昏迷之后,后面的事可怎么樣了。”感著脊背之上又疼又熱,賈玟心中開口問道。
說著雪梅將當日之事娓娓道來,便是那王夫人如何哭訴珠大爺,賈璉如何下的手,賈母如何偏護王熙鳳都說的清楚。
當聽到賈母讓鳳姐兒繼續管家,只設了三月之期以觀效尤后,賈玟眉頭微皺,心中有些不舒服,沒想到自己被打的這般模樣,這賈母仍舊是偏心王熙鳳,就這樣糊涂了事。
不過以后自己房中諸事開支用度,自外面官中出,不再經鳳姐之手,也算是意外之喜。
“王夫人能超脫事外,看來那副佛爺模樣遮掩下,心中溝壑經緯怕是比鳳姐還要強上幾分。”賈玟聽完雪梅話后沉默不語,暗自忖度許久。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雖說此事并沒有除掉鳳姐的管家之權,但日后少了鳳姐乃至王夫人的掣肘,也算沒白挨了這頓打。
“方才林妹妹走的急,趕會兒。你把買來的南方點心給她送去,雖說不是什么稀罕東西,但多少盡些心意。”
賈玟將林黛玉送來的幾本書兒拿來端詳,只是尋常一些《老莊》《韓非子》《荀子》道法之書。
打開仔細看去,竟發現書中批注甚多,再一一讀去,只覺其中批注之人感悟見地鞭辟入里,深中肯綮。
便是賈玟也是自愧不如,感悟良多,多有茅塞頓開之感。
只見書中筆跡蒼勁有力,不似女兒之手,那這批注之人?
一個人名剎那涌入賈玟的腦海。
前科探花郎——林如海!
先不提林如海亦是侯門出身,鐘鳴鼎食之家。
單是這探花郎的身份,足以讓現在的賈玟高山仰止!
“五十少進士”。
遍觀史書,多少人窮首皓經,終其一生都未能榜上有名。
便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也是歷經四次方才蟾宮折桂,更不提溫飛卿,羅昭諫等人終生未中。
此時不似前世,得書不易,因此甚少外借書。
像林如海這樣一位探花郎親筆批注的書兒,若非林黛玉,賈玟怕是難得一見。
此禮不可謂不重。
話說另外一端,自那日之后,榮國府闔府上下小廝媳婦,本就對王熙鳳素日刻薄狠毒多有怨恨,只是懼其威勢不敢多言。
見得鳳姐被打,無一不大快人心,只盼著三月之期一到,換了管家之人。
王夫人處!
屋中王夫人閉目誦經,手持念珠一副菩薩模樣,下首王熙鳳,賈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一眾姑娘分排列座。
“若依我說,如今府中一宅人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也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平日里竟如亂麻一般,并無個頭緒可作綱領,若非姐姐勤力操持,怕是早就沒了規矩。”
賈寶玉依在王夫人身上,見王熙鳳神色不似往日神采,便好言勸慰,欲要以寬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