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伯去張家百草堂也是交代了一番,并沒有過多耽擱,便是直接離開了凌云坊市。
而符箓閣這邊,和張家靈符店的價格戰(zhàn)還在繼續(xù)。
看起來,一年半載內(nèi)也是結(jié)束不了。
雖然張家靈符店每日都在虧損,但符箓閣也不過是堪堪能有些利潤罷了。
可以稱得上是兩敗俱傷。
只是王松安思來想去,也沒有什么辦法。
只得將精力更多地放在修煉上了。
與此同時,王家新來的兩位符師,王鐘陽和王松羽也是進(jìn)入了制符狀態(tài)。
王鐘陽的制符水平比之前的王鐘賀、王鐘鳴要好上不少。
只是他們二人在王松安的耳濡目染下,符藝大進(jìn)。
現(xiàn)在的王鐘陽,符藝反倒比他們二人要差上不少。
他自然也不甘落人后,平日里大半時間都放在了制符和符藝的提升上。
而王松羽,也是牟足了勁,一門心思撲在了學(xué)習(xí)制符上。
只可惜她的天賦也就和二哥王松槐差不多,一時不會也入不了門。
與此同時,王松安也是稍微調(diào)整了符箓閣的策略。
決定將眾人制成的三成符箓都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只將剩余的七成符箓對外出售,以確保符箓閣的靈石周轉(zhuǎn)不出大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每月的靈石便有些入不敷出了。
以如今符箓閣賬面上的靈石,最多也就能支撐一兩年。
既然王松安發(fā)話了,符箓閣的眾人雖然不解,但還是無條件支持。
如今的符箓閣。
有著一階上品符師一位。
一階中品符師四位。
符師學(xué)徒一位。
掌柜一位。
接待客人的修士兩位。
共計九人。
而自從五伯走了后,王松安這個一階上品符師在符箓閣便更是說一不二了。
而之所以這樣決定,王松安自然也是有著自己的考慮。
只是這樣一來,王、張兩家可以說都在賠本賺吆喝了。
就看哪一家的靈石儲備不充裕,頂不住這價格戰(zhàn)了。
......
與此同時,王松安也是將家族中的事,寫信如實告知了王鐘瑤。
這三年來,王松安和王鐘瑤也是并未斷了書信聯(lián)系。
基本每年都會互相寫兩三封信。
只是兩者距離遙遠(yuǎn),書信上如果有問題往往要小半年才能有回復(fù)。
因此他們大多都是說一些修煉上的事,以及雙方的近況。
上封信里,王松安將自己一階上品符師的事情成為告知了對方。
而王鐘瑤的上一封信,也是提到了一些除了修煉外的別的事情。
自從她突破到了煉氣七層,成為煉氣后期修士后。
在還道宗師兄們的耳濡目染之下,王鐘瑤也是逐漸意識到了謀取筑基丹的重要性。
這個從小便在家族和宗門呵護(hù)下長大的姑娘,幾乎從未遭受過挫折。
修行一路順風(fēng)順?biāo)m然比不了駱青青這樣的家族掌上明珠,但也算從未缺失過修行資源。
直到如今,也意識到,原來筑基丹是這樣的難得。
哪怕以還道宗的實力,筑基丹依然是讓眾多煉氣后期修士搶破頭的存在。
一萬宗門貢獻(xiàn)!
這還只是入場價。
還道宗每五年開爐煉制一次筑基丹。
成丹又能有多少?
即使湊夠了宗門貢獻(xiàn),依然要和其他同樣湊夠了宗門貢獻(xiàn)的修士競爭。
除了宗門貢獻(xiàn)外,靈根、年齡、以及等待的次數(shù),都將是決定性因素。
也就是,如果這次一切條件都符合,但順位較低,未能入選。
那么下一次,順位便能提前一些。
畢竟,還道宗如果不想寒了眾多修士的心,還是要做到公平的,至少是表面上的公平。
而如今的王鐘瑤,雖然離煉氣九層還頗為遙遠(yuǎn)。
但為了避免到時候手足無措,其實已經(jīng)可以開始著手準(zhǔn)備了。
湊齊一萬宗門貢獻(xiàn)談何容易?
如果不想離開宗門的庇護(hù),去外界冒險賺取靈石的話,那便只有走修仙百藝的路子了。
王鐘瑤是火、木二靈根,靈根上是天生的煉丹坯子。
自然也想去修習(xí)修仙百藝之首的煉丹術(shù)。
只要煉丹術(shù)達(dá)到一階后期,積累宗門貢獻(xiàn)自然也是不慢。
她來信也是簡單提及了此事,說她已經(jīng)去宗門藏書閣借閱了煉丹相關(guān)書籍,開始著手準(zhǔn)備學(xué)習(xí)煉丹了。
只是煉丹一道,入門要遠(yuǎn)比制符艱難。
要知道修仙界無邊無垠,自然也是誕生了無數(shù)的靈物。
林林總總,可謂浩若繁星。
而煉丹入門的第一課,便是常見藥材的辨認(rèn),以及它們的藥理常識。
各種藥材之間的組合,藥性相沖等等各類藥材知識。
好在修仙界這無數(shù)年來,有著無數(shù)的煉丹師的經(jīng)驗積累。
在煉丹術(shù)上有著非常完整的傳承,一階煉丹師的入門書籍也是頗為詳盡。
也算大大降低了煉丹師的入門門檻。
而與此同時,對煉丹師同樣重要的,便是控火之術(shù)了。
必須要熟練掌握控火一道,才能更好地控制煉丹爐的火候。
煉丹的成功率才能上去。
好在王鐘瑤是火木二靈根,這控火一道對她并不算什么難事。
真正的難點,在于各種藥材的理論知識的學(xué)習(xí)。
以及煉丹過程中的經(jīng)驗和技巧,這能讓其少走很多彎路。
雖然王鐘瑤信中只是隨口一提,王松安卻也是上了心。
雖然他不懂煉丹,但仙尊懂啊!
不僅懂,還是精通。
雖然仙尊的煉丹術(shù)比不上他最為擅長的陣法之道,但比之符箓上的造詣也是絲毫不差。
以他的境界,他的煉丹術(shù)恐怕放眼整個修仙界,都未必有比他更高的。
王松安小心翼翼地挑了一小部分仙尊的一階煉丹的心得體會,和一些技巧秘術(shù)之類的傳承。
出于慎重考慮,自然只是從中選了一些算不上多珍貴,但還算比較有用的部分。
將其刻錄在一張空白玉符內(nèi),與信件一起,寄給了王鐘瑤。
至于安全性,倒是不用擔(dān)心,畢竟送信的都是還道宗的人。
而這些又是寄往還道宗的,自然是安全的。
有著還道宗背書,像王松安這樣寄送書信外的其他物品的,自然也不在少數(shù)。
而且玉符上也是有著一個簡單的防窺之術(shù),一旦有人偷看,收到的人立刻便能察覺。
至于玉符的來歷,信中也只是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