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價格戰(zhàn)
書名: 仙路永昌作者名: 我亦飄零久6本章字?jǐn)?shù): 2069字更新時間: 2023-07-07 00:10:00
如今的符箓閣,不僅需要族里來招待顧客的修士。
更需要族里的符師來承擔(dān)制符需求的壓力。
而據(jù)他所知,族內(nèi)也是有著幾位一階中品符師的,甚至一階上品符師都有著一位。
只是這位一階上品符師,乃是坤字輩修士,如今已垂垂老矣,在山下養(yǎng)老了。
這些符師平日里制符并不多。
所繪制之符箓,也是直接向家族兌換家族貢獻(xiàn),供族內(nèi)其余修士所用。
并不對外售賣。
王松安當(dāng)年下山前,從庶務(wù)殿里換取的符箓,便是這些符師所繪制。
王家這些年產(chǎn)業(yè)、店鋪不斷收縮,店里也就容不下太多符師,這幾位符師也就在家族蟄伏了。
五伯這封信,也是希望家族蟄伏的這些一階中品符師,能來符箓閣里頂一頂。
就算不成,能有年輕修士,愿意來當(dāng)制符學(xué)徒,也是極好的。
招牌掛上去的一個月后。
符箓閣生意愈加火爆,堪稱門庭若市。
而反觀張家靈符店,卻是門可羅雀。
和王松安三年前初來坊市時,恰好相反。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而隨著壓力逐漸增大,張毓靈他們終于也是坐不住了。
據(jù)十九姑所說,張家靈符店近日也是推出了‘龍符’制度。
不僅同樣照抄王松安的魚符制度,趕制出一批魚符來。
也同樣學(xué)著王家符箓閣,打了九折。
只是張毓靈終究還是高傲的,也怕被別人指點她只會拾人牙慧,照抄王松安。
骨子里傲氣的她,對張家靈符店的魚符做了一番改動。
不僅名字更改為‘龍符’,具體優(yōu)惠手段也是做了一點改動。
不再是憑著購買記錄折價購買符箓,而是憑著魚符便可直接九折購買。
而王松安得知此事后,也是直接笑出了聲。
這真是抄作業(yè)都不會抄啊。
要知道,后世會員制度真正厲害的,絕不是它的優(yōu)惠力度。
而是每次消費所得的積分,以后再去消費都可憑之兌換別的商品。
這種滯后性,才是保持用戶粘性的核心所在。
王松安心道,看來這修仙界,還當(dāng)真是淳樸的緊啊。
而正如王松安所料,在符箓閣辦過魚符的人,很少有人去張家靈符店去辦所謂的龍符。
雖然是同樣打了九折,張家靈符店的生意也并未因此好轉(zhuǎn)多少。
此時的符箓閣,不僅有著數(shù)百魚符粘性客戶,店里的符箓質(zhì)量也是越來越好。
一階中品符箓的次品越來越少,精品越來越多。
至于一階上品符箓,更是起步就是普通符箓,精品也是越來越多。
這些都已經(jīng)超過了張家靈符店。
又是兩個月后。
雖然同樣打了九折,但由于缺乏競爭力,張家靈符店的生意卻是依然是江河日下。
相比于平日里熱鬧非凡的符箓閣,張家靈符店則是顯得死氣沉沉。
張毓靈看著眾人無精打采的樣子,也終于下定了決心。
不顧眾人反對,力排眾議之下,竟是直接掛上了打八折的招牌。
須知,一階上品符箓還好,利潤要多一些。
就算價格打八折,也能勉強保本。
但對一階中品符箓而言,本身就是薄利多銷,價格打了八折后,那就是妥妥的虧損了。
而張家靈符店主打的便是一階中品符箓。
這樣的優(yōu)惠力度下,張家靈符店不僅賺不到靈石,甚至還會虧本不少。
賣的越多,虧得越多。
王松安得知情況后,心道,魚終于上鉤了。
而價格戰(zhàn),也就此開始了。
張家靈符店掛上八折招牌后,的確有不少作用。
不少修士聞風(fēng)紛紛前往購買靈符。
張家靈符店也重現(xiàn)之前的門庭若市景象。
張、王兩家靈符店的情況也漸漸反轉(zhuǎn),大量原本是符箓閣客戶的修士,都涌去張家靈符店去了。
而王松安卻是不著急,這不過是虛假的繁榮罷了。
且讓他們多虧損一段時間再說。
而且也得讓魚兒嘗到甜頭才行。
而趁這段時間,王家眾符師也可以韜光養(yǎng)晦,積攢一波符箓來。
反正符箓閣賬上的靈石還是頗多,短時間內(nèi)根本不愁靈石不夠用。
也就不用發(fā)愁靈石周轉(zhuǎn)不開的問題。
只需加足馬力制符即可。
對于王松安的決定,王家眾人自然是無絲毫質(zhì)疑。
王松安這些時日的表現(xiàn),早已征服了符箓閣的眾人。
以至于他們對這個年輕修士,已經(jīng)是無比信賴了。
......
三個月后。
王松安覺得時機差不多已經(jīng)成熟。
符箓閣終于同樣也掛上魚符客戶抵價兩成的招牌。
意味著符箓閣同樣也是打了八折。
而由于駱青青給予的支持,符材打了九折。
而且王家眾人的符藝這幾年突飛猛進(jìn),制符成功率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故而,雖然符箓閣的利潤也同樣受到了不少影響,但竟然也還是能小賺的。
而符箓閣八折的招牌掛上沒多久,大量的客戶便逐漸回流到符箓閣里。
沒辦法,他們魚符里還有余額呢。
兩家價格相仿,王家符箓閣的符箓質(zhì)量又是更勝一籌,該怎么選自然不言而喻。
這便是魚符制的強大之處。
而張家靈符店的所謂“龍符”根本留不住人。
而且,王家眾符師這三個月也是積攢出不少符箓,其中精品也是不少。
這也是吸引諸多修士前來的重要因素。
短短不到半個月。
符箓閣就再次恢復(fù)到門庭若市的盛象。
不過這次,張家靈符店的客戶,雖然大量涌向了符箓閣。
但其生意,倒也還不錯。
并沒有回到以前門可羅雀的地步。
相反依然能保持著供不應(yīng)求的景象。
畢竟,兩家符箓店打價格戰(zhàn),受益的乃是坊市內(nèi)的諸多修士。
如此低廉的符箓價格,極為罕見。
自然要趁此機會,低價收購些靈符再說。
很多修士便是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
至于兩家的價格戰(zhàn),他們卻是毫不關(guān)心,只當(dāng)是看戲罷了。
符箓市場在坊市唯二的兩家符箓店都降價后,也是來到了賣方市場。
也就是兩家符師繪制出來的靈符,往往剛往店里擺上沒多久,便被搶購一空。
坊市內(nèi)外的上千修士,消費能力極為可觀。
而這樣的場景,也給了張家眾人一種錯覺。
一種他們能堅持下去的錯覺。
這自然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