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風波驟起 (求追讀)

御史臺。

望著堆滿桌案的公文,御史中丞薛映不由揉了揉太陽穴,他今年已經七十出頭。

人生七十古來稀,按照周禮,像他這樣的老臣,都該致仕了。

七十是致仕之年,薛映本來打算今年致仕,但好巧不巧,趕上大行皇帝喪禮,他的退休計劃,只得被迫推遲。

最近幾天,他既要忙著喪葬禮事,又要兼顧本臺司事,連續的高強度上值,薛映只覺得精力不夠用。

‘再等等吧,熬過這段時間,就能退休了。’

閉目休息了一會兒,薛映睜開眼眸,開始伏案工作,積壓的公事,該處理的趕緊處理。

御史臺,負責監察百官,上至天子,下至朝臣,內外百事,皆在監察范圍之內,大事廷辯,小事則上疏糾察彈劾。

唐制,御史大夫為御史臺長官,但到了宋朝,御史大夫只作為重臣的加官,御史中丞就是御史臺真正的一把手。

約莫小半個時辰后,薛映看到一份章疏時,忽然愣住了。

監察御史劉平,彈劾樞密院直學士李及,低價購買民田?

如果只是普通的買賣糾紛,薛映多半會維護一下李及,畢竟,他們兩個是同年。

但此事涉及先帝修陵一事。

事關重大,薛映不能,也不敢獨斷。(注1)

眼瞅著就快退休了,他可不能在這個時候翻車。

仔仔細細的看完這份奏疏,薛映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修建皇陵侵占的民田,依制當由朝廷出錢贖買,花的是公家的錢,李及完全沒必要壓低價格。

‘老朋友,你這回怕是被人下套了。’

不出意外,多半是丁謂干的。

前幾日,王曾和丁謂當庭激辯的事,薛映是有所耳聞的,看到他們兩個對上,他很意外。

王曾是他的連襟,對方是什么性子,他稍微知道一點。

值此之際,丁謂權勢正盛,正確的做法是避其鋒芒,過去這一年多,王曾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但最近這段時間,突然就變了。

如果換做是前幾年,薛映或許會問一問王曾,但現在,他一個快退休的老頭子,何必摻和進云譎波詭的黨爭?

現在的他,別無所求,只想平安落地。

“來人。”

隨著一聲令下,一名吏員疾步走入了廳內。

“見過中丞。”

薛映微微點頭,指了指桌案左手邊的奏疏。

“將這些奏疏轉呈通進司。”

“是。”

待到書吏離去,薛映又喚來自己的親隨,雖然他不打算參與此事,但通通氣還是能做的。

李及好歹也是他的同年,連提醒都不提醒,他實在是良心難安。

然而,薛映萬萬沒有想到,他的所作所為,全在某些人的注視下。

一看到薛映的親隨走出衙門,立刻就有人跟了上去。

親隨的一舉一動,全被記錄在案。

傍晚時分。

開封府的天空是灰撲撲的,成片成片的烏云近乎鋪滿了天際,但相比于陰沉沉的天氣,丁謂心中的陰云卻消散了不少。

布局了小十天,計劃終于成功。

剩下的,只待收網!

‘李及啊,李及,你終究還是上套了。’

根據眼線回報,薛映已經將奏疏送到了通進銀臺司,丁謂特地囑咐祖士衡,那份彈劾李及的奏疏,務必盡快呈入禁中。

一旦太后看到那份奏疏,李及肯定完了。

為先帝修陵是何等的大事,竟然出現了‘弊民’之事,這簡直是損害先帝的圣名啊。

往重了說是大不敬,往輕了說是失職!

不論太后做出哪種決斷,李及的差遣必然保不住了。

李及現在的差遣是‘勾當三班院’,負責管理全國的基層武官,雖然本朝以文臣為尊。

但基層武官的數量十分龐大,勾當三班院的職責很重,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而三班院,歷來是太平興國五年進士黨的后花園,前幾任長官分別是周起、王曙、王曾、李維等人。

這群人或是寇準的人,或是李沆的人。

對于這塊大肥肉,丁謂早就想染指了。

可惜,李及為人很謹慎,此前,丁謂一直沒有抓到對方的把柄。

眼瞅著計劃即將功成,在回府的路上,丁謂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哼起了小曲。

只是,有一件事,丁謂還沒想好。

御史中丞薛映,該怎么處理?

對方給李及通風報信,這是‘嚴重’的失職行為。

如果強行追究,把薛映拉下馬,也不是問題。

但此事,丁謂還要好好斟酌斟酌。

一個快退休的糟老頭子,有必要招惹嗎?

困獸,有如猛虎也。

況且,即便他想追究薛映,宮里的太后,恐怕也不會同意。

染指三班院,還不夠?

還要劍指御史臺?

以太后的聰穎,若是堪破了這一點,到時候很可能弄巧成拙。

不美。

不美。

因此,思慮片刻后,丁謂決定放過薛映。

當然。

自己放薛映一馬的事,也得讓薛映知曉。

施恩于人,結果旁人卻不知道,豈不是白折騰一回?

另一邊。

祖士衡沒有辜負丁謂的殷切‘期望’,趕在宮門落鎖前,那份彈劾李及的奏疏就被送到了崇徽殿。

例行拜祭完先帝,劉娥回到殿中,看著堆積如山的奏疏,哪怕她覺得很累,還是坐到了桌案前。

或許,這就是獨攬朝綱的代價吧。

劉娥執掌朝綱已經有幾年了,所以,她看奏疏的速度很快,一些不重要的事,她只是大抵瀏覽一遍,然后便畫押通行。

沒過多久,她就翻到了彈劾李及的奏疏。

當她看到奏疏中的內容,頓時臉色一寒。

18頃地,只值36萬錢?

200文一畝地?

縱使這些田地全是荒田,也不該是200文。

李及的腦子是被狗吃了嗎?

無能!

如果不是宮門落鎖了,劉娥恨不得立刻下發手詔,直接免了李及的差事。

此舉,無異于抹黑先帝!

“來人!”

聽到這滿是怒氣的聲音,閻文應硬著頭皮往前移了一步。

“娘娘。”

“將這份奏疏送去延慶殿!”

“臣謹遵!”

————————————

注1:唐制,宰相因御史權責過重,設下限制,臺官奏事,必須先轉呈御史中丞、大夫。

宋初沿此制,到了乾興元年(1022)十一月,劉筠任御史中丞,上書往后臺官奏事,可直送通進司。

此后,臺官言事,無需得到御史臺長官的首肯,可獨立奏事。

書中的時間節點,獨立奏事還沒成定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宁晋县| 乌苏市| 乌鲁木齐市| 巫山县| 唐山市| 灌云县| 黄冈市| 海口市| 新津县| 仙游县| 河北区| 巴林左旗| 额济纳旗| 鸡东县| 平谷区| 布拖县| 淮南市| 淮安市| 天水市| 城口县| 夏津县| 会泽县| 微山县| 天镇县| 巫山县| 九江县| 综艺| 分宜县| 措美县| 五台县| 成都市| 都安| 清丰县| 沧源| 红河县| 青海省| 托里县| 中宁县| 澎湖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