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音樂產業發展研究
- 張豐艷
- 778字
- 2023-06-29 17:00:01
(二)音樂節概況
1. 音樂節的規模
當前,音樂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音樂節產生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收入。多倫多大學城市學院的學者帕特里克·阿德勒(Patrick Adler)的研究顯示,僅音樂節每年可以吸引超過3000萬美國人。2019年,在美國各地舉行了大約100場大型、為期多天的活動,每個活動有10 000以上的人參加。
根據出席人數,科切拉(Coachella)是美國排名第五的最受歡迎音樂節。2015年,該音樂節的兩個周末的門票全都售罄,總共有198 000人參加。2015年,大約有45萬人參加了ACL音樂節。
2. 音樂節市場的主導分布
Live Nation是音樂會和音樂節的推動者,可以說是美國音樂行業中最重要的公司,其收入比大多數傳統唱片公司還多。它擁有五個最大的音樂節中的四個。在錄制音樂銷量下降的行業中,除了在線銷售并免費或以低價出售這些音樂外,現場音樂體驗,尤其是音樂節是收入的重要來源。
3. 音樂節的特點
其一,音樂節是音樂行業造星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更廣泛的名人驅動的流行文化。在2018年,排行榜前100名的唱片專輯的藝術家中,有40%的人曾在SXSW、Coachella或Lollapalooza的“三巨頭”之一中演出。根據阿德勒的分析,這一比例在2013年是不足25%的。
其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音樂節和一般的現場音樂已成為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各地的城市都試圖利用節日來打響自己的形象并吸引人才。絕大部分的音樂節在城市舉行,例如,紐約市的州長舞會或費城的美國制造節。在26個最大的音樂節中,只有三個是在鄉村舉辦。
在美國大約100個大型音樂節中,有超過一半的音樂節在城市中心舉行(占55.5%),而在郊區的音樂節占20%,農村地區只有14%。隨著時間的流逝,音樂節已經偏向城市化。
其三,音樂節呈現出藝人集中的傾向。音樂財經的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的鄉村音樂總演出場次為492場,其中場次排名前4位的藝人占據了總演出場次的54%,搖滾等其他類型的演出類型中,也出現了場次排名前3或前4位的藝人包攬了總演出場次的50%左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