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里四個女孩子,東苑的二小姐,正院大房兩位姨娘生的三小姐、四小姐,還有西苑的五姑娘,都比扶意小,韻之小她兩個月,余下的妹妹們,只在十二三歲。
今日午飯時,姑祖母就與她說,若有余力,能不能把底下幾個妹妹一并教導(dǎo)了,不求她們個個兒成了大詩人、大才女,但求寫一手干凈漂亮的字,再者旁人吟詩作賦時,能哼上兩句。
此刻,香櫞為小姐披風(fēng)衣,又輕聲提醒:“老夫人會不會為了中午提的事兒?”
扶意正想回答,院子里亮了,幾位婦人提著燈籠在門下等她,扶意也不是什么正經(jīng)小姐,連姑表親戚都排千里遠(yuǎn),不愿叫這些人背地里說她擺主子的款兒,便趕緊領(lǐng)著香櫞出來。
一行人到了內(nèi)院,進(jìn)門時,正聽老太太吩咐:“叫他們各自歇著,到家不必過來請安,夫人少夫人們自然是和自家老爺少爺一道用飯,也不必過來。”
屋里人見到扶意,除了韻之,年幼的三個妹妹都禮貌地站了起來,韻之見了,很不耐煩地也跟著起身。
老太太熱情招呼:“我正和你妹妹們說,明日一并到清秋閣念書,意兒,你考慮得怎么樣,愿不愿收這些笨丫頭?”
扶意上前請安,笑盈盈道:“妹妹們都很聰明,姑祖母不嫌我,我自然愿意。”
話音才落,外頭利落的腳步聲進(jìn)門來,這一屋子女眷個頭都不大,挺拔高挑的男子驀地闖進(jìn)來,自然是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但見祝镕幾步就到了祖母跟前,行禮道:“給奶奶請安。”
老夫人滿目愛憐,歡喜極了:“十幾天不見,你還學(xué)會請安了,別是見家里有表妹在,端的吧。回家一整天了,才過來,快見過你表妹。”
她笑著向扶意介紹:“這就是韻之日日念叨的三哥哥,你的三表哥。”
祝镕卻笑道:“我和表妹見過了,韻之那小丫頭,攛掇我去替她告假。”
韻之朝堂兄瞪了一眼,又看向扶意,沒好氣地問:“言姐姐,下午我娘是不是來過清秋閣,你說什么了?”
扶意從容道:“伯母問了幾句詩詞功課,看了你寫的字,別的也沒說什么。”
韻之將信將疑,打量她幾眼,就拉著祝镕到一邊說悄悄話。
老太太對扶意說:“原不該叫你們同席,但我眼里都是孩子,镕兒一貫和他姐妹們一道用飯的,你若不在意,我就不攆他走了。”
扶意忙道:“是。”
如此,一家子人坐下吃飯,幾個姑娘原本規(guī)規(guī)矩矩,祝镕來了之后,屋子里立時就熱鬧了。
但他們兄妹說笑,扶意也插不上,偶爾與姑祖母說幾句,心里默默地察言觀色,一頓飯下來,吃了什么反而都不記得了。
回清秋閣的路上,主仆倆都禁不住舒了口氣,互相聽見笑起來,扶意朝掌燈的幾位婦人看了眼,香櫞立刻便收斂了。
可她們沒走出多遠(yuǎn),就聽得有人喊:“言扶意,你等等。”
這樣連名帶姓地喊人,莫說在公侯世家,就是市井街巷也很不禮貌,扶意回眸,正色看著走向她的祝韻之。
然而燈火一晃,從韻之身后出現(xiàn)祝镕的身影,他緩步而來,一臉清冷神情,目光與扶意相交,扶意不以為然地避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