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護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肖洪玲 陳偶英主編
- 1483字
- 2023-08-24 15:09:58
第三節 兒科護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兒科護理人員的角色
隨著護理學的發展,護理人員的角色有了擴展,兒科護理人員也被賦予了多元化角色,充當著護理活動的計劃者和執行者、健康教育的宣傳者、保健活動的協調者、健康咨詢者、兒童的代言人及護理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一)護理活動的計劃者和執行者
護理人員是各種護理活動的計劃者、執行者,尤其對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兒童來說更是如此。護理程序為兒科臨床護理提供了理論基礎。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護理人員必須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收集兒童生理、心理、社會狀況等方面的資料,全面評估兒童的健康狀況,提出健康問題,并制訂系統全面、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兒科護理人員在幫助兒童恢復或促進健康的過程中應發揮自己的特長,指導兒童營養的攝取和搭配、感染的預防和護理、藥物的給予、心理的支持等,以滿足兒童身心需要。
(二)健康教育的宣傳者
在護理兒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根據各年齡階段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疾病知識介紹,幫助兒童了解疾病過程,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糾正不良行為。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向兒童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讓家長了解并理解診療過程,掌握相應的照顧技巧,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目的。
(三)保健活動的協調者
護理人員與兒童、家庭以及其他健康專業人員密切合作,協調各方面的相互關系,維持一個有效的溝通網,將有利于診斷、治療、救助的順利進行,保證兒童保健工作得以互相協調、配合,從而為患兒提供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四)健康咨詢者
護理人員通過傾聽兒童及家長的傾訴,關心其在醫院的感受,提供有關疾病的信息,給予健康指導,解答與疾病和健康有關的問題,幫助他們能夠以積極有效的方法去面對壓力和心理問題,找到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五)兒童的代言人
護理人員需要了解兒童及家長的需求,是兒童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在兒童不會表達或不能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意愿時,護理人員有責任解釋并維護兒童的權益不受侵犯或損害。護理人員還應了解影響兒童健康的問題和事件,提供給醫院行政部門或衛生行政部門作為擬訂衛生政策的參考。
(六)護理研究者
護理人員應積極進行研究工作,通過研究提高護理理論知識水平,學習護理新技術,用研究結果指導、改進護理工作,提高兒科護理質量,促進護理專業發展。同時,護理人員還需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發現問題的本質,更實際、更深入地認識和解決問題。
二、兒科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
作為一名兒科護理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才能對兒童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一)思想道德素質
1.熱愛兒童,熱愛本職工作,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同情心和奉獻精神。
2.具備誠實的品格、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有崇高的理想與追求,恪盡職守,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二)科學文化素質
1.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掌握專業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
2.具備指導兒童預防保健、疾病護理等方面的知識,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術,掌握現代護理科學發展的新理論、新技術。
(三)專業素質
1.具備扎實的醫學護理理論基礎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有較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
2.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能正確判斷出現的問題。有較強的整體護理觀念,能運用護理程序解決健康問題。
3.具備開展護理教育和護理科研的能力,敢于創新,勇于創新。
4.具備專業實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批判性思維及疾病信息管理能力。
(四)身體心理素質
1.具備健康的心理、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良好的身體素質。
2.具備良好的自控力及忍耐力,思維靈活敏捷。
3.有強烈的進取心,能與兒童及其家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事間相互尊重,團結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