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難道我不如劉裕嗎
- 劉宋天下
- 我是落幕年華
- 2541字
- 2024-07-11 12:04:56
東晉,豫州,姑孰。
臥病在床的劉毅得知劉裕返回建康,瞬間痊愈,腰不疼了,腿不痛了,連忙召集將領府僚,打算出兵抗擊徐道覆。
“主公,賊眾勢大,我軍出兵抗擊,非是良策。”府中幕僚一聽,自己主公想要出征討賊,于是開口勸諫道。
畢竟,何無忌剛剛戰死,徐道覆拉攏了許多潰兵,又招募士卒,聲威正盛,現在明顯不是硬碰硬的時機。
任憑怎么勸說,劉毅始終不聽,執意要出兵。
其實劉毅之所以打算盡快出兵,就是為了搶先消滅盧循。
本來他的威望就不如劉裕高,而劉裕如今更是滅掉了慕容超,名震天下,要是再平息盧循叛亂,那他劉毅就徹底失去了爭鋒的資格。
顯然,劉毅對待盧循、徐道覆二人,依舊輕視,還以為他們和孫恩一樣好拿捏。悲劇往往就是這樣釀成的。
建康,車騎將軍府。
“車兵,想不想要。”劉義之手持寶劍,舉在胸口處,逗弄年僅四歲的劉義符。
看著眼前這個模樣可愛的孩童,劉義之心里想道,雖然這個小家伙以后過不了皇帝的癮,但起碼不用被廢掉,以至于丟了性命。
“想要,想要。”劉義符叫嚷著蹦起來,想要抓住劍鞘,卻始終差一點。
“世子,主公令你去他書房一趟。”這時,陳巨走到劉義之身邊,開口說道。
書房內,劉裕手里拿著一封書信,是安插在豫州的眼線傳來的。
“父親,南平郡公一直都想與您一較高下,盧賊起兵的時候他不出擊,如今賊眾勢大,看到父親返回,他又要領兵出征,這完全是因為內心的嫉妒,只怕會出大事啊!”
劉義之看完父親遞來的書信,皺著眉頭說道。
“劉毅這個人,年輕時便自視甚高,輕易不服軟,過剛易折呀。”劉裕也嘆息道。
但不管怎么說,現在唯一還能和劉裕相抗衡的,也只剩下劉毅了。
“父親,若是南平郡公真的能掃平叛亂,得勝回朝,對您的威望肯定會有所削弱。他若是失敗,則會助長盧賊的氣焰,國家將會更加危險。”
劉裕聽著兒子的話語,反而打趣道:“照你所言,是希望他獲勝還是慘敗。”
看著兒子一副語塞的表情,劉裕哈哈笑道:“就算劉毅兵敗,我一樣可以平定禍亂。”
隨后,劉裕又一本正經的說道:“還是要勸一下他,盧循兵鋒正盛,此時不是出戰的良機。”
“南平郡公心高氣傲,一般人的話,他不會聽從。”劉義之接過話茬道。
“讓他的兄弟劉藩,帶著我的書信前去勸說。”劉裕心中有了謀劃,隨即提筆給劉毅寫了一封信。
當然,除了勸告劉毅之外,劉裕又下令征召百姓,修繕城墻,加強防御。
豫州,姑孰。
劉藩帶著劉裕的親筆書信前來勸阻,這卻惹得劉毅大怒。
“他劉裕讓我暫避盧循的鋒芒,莫不是怕我搶他的功勞嗎?難道除了他劉裕,就沒有人能對付盧賊嗎?”
劉毅手里拿著書信,高聲質問道。
“兄長,盧賊剛剛獲勝,聲勢浩大,何不等他銳氣喪失,再行出擊。”劉藩試著勸阻道。
“盧循起兵沒有多少時日,麾下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若是拖延時間,等他訓練好兵馬,那時出擊,才真的是為時已晚。”劉毅對此有自己的判斷。
他認為,盧循雖然聲勢大,可大多是剛剛招募的士卒,應該趁著他們沒有訓練完備,主動出擊。
其實,他的想法與何無忌類似,都想著利用手中的百戰之兵,迅速平定禍亂,最好是一戰定勝負。
“兄長,車騎將軍認為盧循狡詐,打算等到北征大軍返回之后,與兄長合兵一處,共同御敵,這樣不是一個萬全之策嗎?”劉藩還想要再勸說。
他越是這樣說,劉毅心里越氣,身為自己的兄弟,卻幫著別人說話,于是將手中的書信扔在地上,呵斥道:“世人都認為我行軍打仗不如劉裕,難道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當初京口舉兵,我不過是因為一時謙讓,才讓劉裕做了盟主,并非真的不如他。”
劉毅這人本就剛愎自用,他在史書中讀到廉相如避讓廉頗時,就對身邊的人說,他絕不會像藺相如那般。
除了剛愎自用以外,劉毅還有點自視甚高,或者是說沒有自知之明,他以前就經常和別人感嘆道:“恨不遇劉、項,與之爭中原。”
這牛逼就吹得有點大了,連江南都稱霸不了,還想著和劉邦、項羽逐鹿中原。
一個劉裕都能把他拿捏的死死的,若是遇上劉邦、項羽,估計墳頭草都長半截高了。
人家石勒從一個奴隸奮斗成后趙的開國皇帝尚且說道:“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石勒才只敢與劉秀比劃兩下,面對我大漢高祖,只能老老實實的面北稱臣。
劉毅這個大嘴巴子,倒是什么話都敢往外說,說好聽點,這叫志向遠大,說難聽點這就是志大才疏。
劉藩的勸說,非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激怒了劉毅,更加堅定了他出兵討賊的決心。
劉藩望著兄長怒火中燒的模樣,自知勸不動他,只好趕回建康復命。
劉毅摩拳擦掌,整軍待發時,盧循已經掃蕩江州,攻占巴陵,打算進軍江陵,拿下荊州。如此一來,即便不能徹底推翻晉室,也可割據荊、江二州,稱霸一方。
對于小舅子這個想法,徐道覆自然瞧不上,干就干一票大的,怎么可以茍且偷安呢。
于是,他派人前去游說盧循,希望他能和自己合兵一處,直接進攻建康。
正如之前那樣,盧循壓根沒有太大野心,他希望徐道覆能和他一起進攻江陵,拿下荊州,最起碼能割據一方。
就在徐道覆想辦法說服盧循的時候,得到消息,劉毅要領兵討伐自己。
“哈哈,何無忌、劉道規相繼敗亡,我看他劉毅也不過如此。”徐道覆站在舟船上,望著浩淼的湖面,對著左右笑談道。
“北府軍眾將,身居高位,享受富貴,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
“若是擊敗劉毅,江左再也沒有兵馬可以阻擋我們,大事成矣。”
徐道覆身邊的謀士一個個顯得很是高興,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順利,這么快就占據了晉朝的半壁江山。若是擊敗劉毅,直下建康,在坐的眾人,怎么著也算得上從龍功臣。
“這天下間,只有吾與劉裕算得上英雄。”
看著身后浩蕩的水師,徐道覆豪氣頓生,建康的皇位似乎近在眼前。
說實話,徐道覆確實有謀略,有膽量,為避朝廷耳目,將木材藏于民間。親自趕往番禺,逼迫盧循起事,接著兵分兩路,席卷各郡,擊殺何無忌,兵鋒直指建康。即使當年孫恩全盛之時,也不過如此。
對于劉裕,徐道覆雖然視為大敵,但沒有絲毫畏懼。他覺得自己之前率領羸弱之兵,尚且與劉裕周旋大半年,成功轉進到海島上,如今自己兵多將廣,士氣旺盛,正是一雪前恥的好時機。
另外,徐道覆正愁不知怎么說服小舅子盧循和自己合兵一處。
正好瞌睡有人送枕頭,他派人告訴盧循,劉毅率領大軍想要和他決戰,讓盧循趕緊前來支援,合兵一處,先擊敗劉毅,一戰定勝負。
接到消息的盧循沒有辦法,只能放棄荊州,轉而與徐道覆合軍。
遠在豫州的劉毅,此時也集結好了軍馬,誓師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