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騎馬并行數十步,看到前方數百民眾攜帶糧食排隊進入營寨,劉義之開心的說道:“青州民眾,依舊是思念故國的。”
檀韶也是露出配合的笑容,不過當他看到人群中那個騎在馬背上的身影,眉頭不由得微皺。
劉義之眼角余光瞥見這一幕感到有些好奇,于是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到的是一個年紀大約三十多歲的男子,身姿挺拔,氣度不凡,和尋常官吏很是不同。
“檀將軍,那是何人?”劉義之好奇的問道。
“哦,他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孫王鎮惡。”
聽到這個回答,劉義之首先感覺到檀韶的語氣似乎有些酸溜溜,隨后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個人就是王鎮惡。
前些時日他就聽表哥劉榮祖說過,父親召見了天門臨澧縣的縣令王鎮惡,夸贊他是將門有將,留之過夜,并拜其為青州治中從事史,太尉行參軍事,署前部賊曹。
對于這個人,劉義之還是很好奇的,當時就想著若是有機會也與他交談一番,不過幾次來大營議事都沒有碰到,也就逐漸忘了,卻沒想到今日湊巧碰上了。
“王丞相雖是一代人杰,不知他的后人究竟有幾分本事。”檀韶見劉義之有些出神,又接著開口說道。
不過話里話外,總帶著幾分不屑亦或者輕微的敵視。
劉義之聽到這話,趕忙笑著說道:“他有幾分先祖的本事我倒是不知道,不過將軍追隨父親多年,立下汗馬功勞,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哈哈,世子這話,我聽著舒心多了。”檀韶露出滿意的笑容,開心的說道。
此刻,劉義之也沒了前去與王鎮惡攀談的心情,他深切體會到了,跟隨父親起家的元勛對于外來人的排擠敵視。
劉裕身邊的將領,要么是他的親族,如劉道規、劉道憐、劉懷慎、劉榮祖、臧熹等。要么是跟隨他參與京口舉兵的親信,如檀韶、檀道濟、沈田子、沈林子、傅弘之、胡藩等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投靠過來的南方將領。
總之,在這些人中王鎮惡顯得尤為特別,一是他出自北方,二是他投靠的較晚。
在檀韶、沈田子等人看來,他們從劉裕起兵舉事的時候就提著腦袋追隨左右,才有了如今的地位。現在一個寸功未立的新人,受到主公如此看重、禮遇,他們心里自然會感到不滿,對王鎮惡的觀感,也不會太好。
對于這種現象,劉義之也感到頭疼,他總不能給父親手下的將領,每人打上一個不能歧視王鎮惡的思想鋼印吧。
劉義之遇到了煩心事,城內的慕容超則是希望破滅,派去和談的使臣被羞辱一通,完全不留一絲余地。
事已至此,慕容超別無他法,只能召集群臣商議如何應對,第一件事就是把關在牢里的慕容鎮放了出來。
當初慕容鎮勸慕容超依托大硯山險要之地來防守,結果這個建議沒有被采納,于是就和別人吐槽,主上既不想主動迎戰,又不舍得堅壁清野,還把敵人引進自己的腹地,這和漢末的劉璋有什么區別,今年燕國一定會滅亡的。
慕容超聽到他把自己比做劉璋,于是找了個妄議國策的罪名將之下獄。不過打臉的是,慕容鎮的話似乎全都應驗了,就差今年亡國這一條。
大殿之上,慕容超詢問群臣,如今這個局面應該為之奈何。
剛剛從牢里放出來的慕容鎮依然頭鐵,首先騎臉輸出道:“陛下身負臣民的希望,率領大軍前去迎敵,結果自己戰敗跑了回來,使得士氣淪喪,百姓逃亡。”
發泄完心中的怒氣,慕容鎮才認真建議道:“如今姚秦自己內部有憂患,恐怕不能求援我們,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收集流散的士卒,拿出府庫中的錢帛犒賞三軍,與劉裕大軍決一死戰,如果天命在我,那一定能擊敗晉軍,若是氣運不在慕容氏,即便戰死,也是一件美事。”
一聽到這話,司徒慕容惠瞬間慌了,還踏馬天命,要是有用的話,至于到這個地步,于是趕緊開口說道:“晉軍乘勝而來,氣勢旺盛,比原來還要強出百倍,實在是打不過。還是向姚秦求援吧,畢竟兩家是唇亡齒寒的關系,上次張綱沒有請來救兵,是因為他地位不夠,如果派個威望高的大臣,想必姚興會派軍前來營救。”
聽著兩個重臣的建議,慕容超又一次選擇了退縮,決定派出在后秦、南燕都比較有威望的尚書令韓范前去求援。
話說兩頭,劉義之回到大營后,就直接去尋找張綱。對,這個家伙就是去后秦求援,被晉軍俘虜的尚書郎張綱。
劉義之知道他善于制造攻城器械,于是把他要到了自己帳下,負責改進攻城器械,這種人才,不好好利用可就埋沒了。
現在主要的攻城器械有云梯、木幔、轒輼車、攻城錘、臨車、壕橋、云車、發石車等。
而張綱負責改進的就是飛樓縣梯、木幔板屋,在這些器械當中,找出最容易受到攻擊的部位,以及容易損壞的部位,進行特別的加固,以此來降低損壞率。除此之外,還將牛皮蒙在木幔上,這樣射來的箭矢、碎石都被反彈走。為了加快突擊速度,在梯子頭部加上一個滑輪,進攻的時候,可以拖拽著走。
其實,這一切只不過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把沉重的變成輕便的,把矮小的,想辦法增加高度。
劉義之看著忙活的張綱,用力一拍腦袋,嘴里嘟囔道,早知道好好學機械制造原理了,成天踏馬上課睡覺,還差點掛科了。
東晉,南海郡,番禺。
“劉裕大軍困在廣固城下,已有數月,攻而不克,士卒疲憊,如今建康空虛,正是我等起事的大好時機,若是猶豫不決,錯失良機,他日我等必被其所殺。”
盧循聽著自己姊夫徐道覆派來的說客,言語慷慨激昂,心里卻不以為意。
起兵舉事,攻進建康,哪有這么容易,劉裕雖然領兵出征,可他把劉毅、何無忌這兩個老兄弟留下來了,目的不就是防備自己嗎?
盧循嘆了口氣,心里腹誹道,孫恩是怎么死的,難道心里沒有數嗎?被劉裕當成經驗包來回刷,自己好不容易趁著東晉內亂的時機割據一方,才有了如今的權勢富貴,還有什么不滿足呢?
當徐道覆得知盧循不愿意起事,他并沒有灰心,作為一個合格的造反專家,又怎么能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而放棄,其實他早就付諸了行動。
造反需要打造強大的戰船水軍,為了不引起朝廷注意,前些時日,徐道覆就派人到南康山砍伐可以造船的木材,并宣稱要到下游販賣。
等到木材砍伐完成,他又稱缺少勞力,打算便宜一點賣給家人們,為大家謀福利,郡中的百姓聽聞他降低幾倍的價格售賣木材,紛紛前來購買,甚至有人把衣服當了,也要湊錢購買木材。
其實這一切都在徐道覆的計劃之中,贛江水流急而且多石,出船很難,就算百姓購買了造船的木材,短時間內,也很難大量運往外郡販賣,只能儲存在家中。
而他徐道覆則是把百姓購買木材的收據都已經整理好,只待起事,便可按圖索驥,追回木材,打造船只。
這就叫做藏富于民!
不得不說徐道覆真是個造反的小天才,不但從百姓手中得到了錢財,還把這些容易引起朝廷注意的造船所需的木材,分散在百姓家中。
如今,始興郡的百姓誰不夸一聲,徐道覆是個厚道人,把造船的木材降低幾倍價格賣給大家,一切都是為了家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