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要把這本書送給我的父親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種地的同時還養蜂、養兔、養牛,還會打家具、蓋房子。父親快30歲的時候,因為我爺爺病退,接班了在學校后勤工作。雖然在學校大家都稱呼父親“王老師”,但我父親從未教過一天書。父親到底是農民、工人、瓦匠、木匠,還是教師?其實我也沒搞清楚,我只知道父親為了我們兄弟三人,為了這個家,吃了大半輩子的苦。
2017年,我因去外地執行一項特殊任務,不得不把父親從老家接過來幫我看孩子。我在執行任務的途中,聽說父親犯了心臟病,住進了我們科室,最后做了心臟支架手術。為此,我一直耿耿于懷。
作為一名心臟科醫生,父親在自己的科室做手術,我卻不在,我很是愧疚。但我父親后來說了一句話:“把公家的事當個事,好好干,對患者好一點,我沒事!”讓我多少有點釋懷。
我要把這本書送給我的父親,囑咐老父親別抽煙了,少喝點酒,按時吃藥,沒事出去走走,活動活動,祝福父親健康快樂。
我要把這本書送給我的患者
我搶救過15歲心梗的中學生,搶救過22歲心律失常的大學生,搶救過32歲嚴重心衰的孕婦,搶救過44歲心肌病的“打工人”,搶救過51歲做心臟移植手術的廚師,搶救過66歲應激性心肌病的阿姨,搶救過73歲心臟驟停的長者,給84歲的大爺放過支架,給92歲的老爺爺裝過起搏器,聽過103歲心慌的老奶奶的心跳聲……
心臟病患者可能出現在各個年齡階段、各行各業。大部分患者對于心血管健康的常識一無所知,所以常常會犯錯。一是不知道預防;二是不知道什么時間應該就診;三是不知道如何自救。所以,很多心臟病患者常常耽誤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或搶救時間,致殘、致死。
所以,我要把這本書送給我的患者,讓更多人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救治常識,減少犯錯。
我要把這本書送給我的粉絲
疫情期間,很多粉絲不方便去醫院咨詢看病,就會給我留言。我在此期間經常熬夜,免費回答了大概80 000人次的咨詢。這些人中有胸痛的,有心慌的,有憋氣的,有“三高”的,有心理壓力大的,更有明確的冠心病、心絞痛、陳舊性心肌梗死、裝過支架、搭過橋、安過起搏器等情況的患者。我通過互聯網解決了不少粉絲的問題,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回答所有粉絲的問題,在此對那些提過問題但沒有收到回答的粉絲表示歉意。
所以,我要把這本書送給我的粉絲。這本書總結了心臟病方面絕大部分常見問題,我相信大家看完這本書,就會解開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疑問。希望通過這本科普書,讓更多人知道如何正確預防心血管疾病,讓更多家庭免受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讓更多粉絲及其家人健康快樂。
學會正確呵護自己的心臟
我畢業后就一直在三甲醫院心血管中心工作,每年在住院部親自管理500~6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單日門診量最多上百人。
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人不是冠心病卻自我診斷,自行用藥;有人相信食物和保健品能治病,而拒絕吃藥;有人沒有癥狀就不去測量和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導致發展為心血管疾??;有人該吃藥卻不吃藥,該放支架卻不放支架,最終心梗、腦梗、致殘、致死……對心血管疾病的多種誤解和謠言,害了很多人,更害了很多家庭。
《呵護心臟,要注意》一書,從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檢查診斷、治療、醫藥、飲食、生活等方面入手,把關于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問題和謠言通過活生生的例子展現給讀者,讓更多人能清醒地了解心臟健康的知識,從而以正確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心臟和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