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
- (美)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
- 4013字
- 2023-06-06 14:40:58
引言 社會對成年的定義正在更新
我這一生呼之欲出,
卻對年輕之外一無所知。
——藍色少女合唱團演唱歌曲《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歌詞
當你讀到此文時,我已走過了人生之路的一半,我的那些青春往事,只能在后視鏡中向我揮手作別。那些我曾經在拍照時竭力掩飾的皺紋,如今在我的每張照片上都格外顯眼。我以前會拔掉的灰白頭發,如今已經布滿我的頭頂。我的那些校園運動衫越穿越軟,上面的洞也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多。我知道自己正在走向衰老,但我始終在做我自己。而且我知道,你也是同樣在做你自己。
做自己,多酷啊!
你可能會以為,所謂成年,便是該交稅就交稅,并且費盡心思弄清楚工作中的種種福利待遇。但如果你以為成年的生活僅僅如此,那就大錯特錯了。的確,這些東西是成年生活的一部分,但這就好像說高中生活只是進班上課、找到屬于你的儲物柜一樣。
往大處想想吧!成年生活無法被羅列成一個又一個的具體細節。做成年人,意味著達到了某種心智狀態,明白了究竟怎么做才能鍛造出屬于你的成年自我。其中一部分是“想做什么”,一部分是“不得不做什么”,一部分是“如何去做”。而最難的則是你自己不得不親力親為。不過,你身邊每一個成年人都經歷過這一切。他們能搞定,你也沒問題。
我希望跟你談談,“成年”這個話題為什么在當下顯得那么復雜,又不招人待見。也許你父母那代人展現出了太多的壓力和焦慮,而你看著他們,難免從心里發出“嘁”的感嘆,心想有誰會想做成年人呢。也許,因為在學校和家里你都沒法學到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那些上了歲數的人以為你會的東西,你其實都不會,這讓你感覺自己像個白癡。也許,你的父母跟超級英雄一樣,一到關鍵時刻就挺身而出,事無巨細地幫你打點到位,所以你并沒有什么機會來練習如何應對混亂的局面,以及處理糟糕的情緒。也許,當超級英雄的其實是你的某個朋友,他似乎已經完全走在了“成人世界”的正軌上,而你卻難免自我責難,抱怨自己為什么沒他走得遠。可能的原因不勝枚舉。
但容我先停下來說一句,所謂“正軌”純屬胡扯。我敢向你發誓,成年的過程中絕沒有什么軌道、什么路徑、什么按部就班的計劃,沒有什么你一定要堅持不能錯過的東西。生命如此宏大與深邃,沒有哪條賽道能夠一覽它的全貌。生命的寬廣,一如太平洋、落基山脈、蒙大拿州的高原、艾奧瓦州或路易斯安那州的廣袤田野,還有芝加哥、亞特蘭大或紐約這種大城市里錯綜復雜的建筑與人流。你要決定去向何方、如何實踐,以及怎樣對準目標不偏航。你還會有同行的旅伴,也就是那些你選擇與之共度一生的人。但你還是要規劃屬于你自己的道路。如果你想體驗生命的鮮活,你就要驗證自己的選擇,并不斷修正。
英語中的adulting(做成年人)是個由“千禧一代”發明的新潮詞。(1)不過“做成年人”這個概念一直都是人生的重要命題。20世紀的心理學家就提出了成年的五個標志,排序為:完成學業—找到工作—離開父母—結婚—生育。這種老觀念一直鉗制著你們這一代人。可現如今的世界與提出這一定義的年代已經大不相同。
先說完成學業。如果你能活到100歲,為什么要在18歲或者22歲時完成學業呢?如今我們都知道,無論是為了掌握一套全新的技能,還是為了通過終身學習受益,在人生的最后幾十年里還能重返校園,那才是件偉大的事兒!
再說找到工作。當然,你得想辦法支付賬單嘛!這沒毛病。但你可跟你的曾祖父母不一樣,你的曾祖父很可能一輩子只有一份工作,你的曾祖母的工作很可能只是照顧家庭,而你在自己的一生中,沒準會有很多份工作。當代的職業生涯發展不同以往,幾乎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從概念上講,“找到工作”屬于成年人定義的一部分,但更好的說法,其實是“以某種方式養活自己”。
接下來,我們說說離開父母家。就算你想離開,你也不一定能立刻做到。經濟大環境可能讓你沒法在你長大的城鎮獨立生存。在很多文化中都有幾代人共同生活的現象,只要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與家人和諧共處便行得通。這其中,“各司其職”才是關鍵。指望你離開父母家可能并不現實,但所謂成年人,還是該為自身行為負責,在一個你能稱之為家的地方享受自由與獨立。
最后說說結婚生子。當然,在這方面“千金難買我愿意”。你可能會一直單身且沒有子女。你也可能擁有伴侶,你們可能會有孩子,當然也可能沒有。你甚至可以有子女,卻沒有伴侶。結婚與生育,都不再是對成年人的硬性要求。所有這些都是選擇而已,完全取決于你個人。而在這些方面的選擇,并不能對你是不是個成年人產生絲毫影響。除非你在這方面有一條自我認同的絕對標準,那我無話可說。但結婚生子,的確不是邁向成年的必備前提。
為了更多地了解“做成年人”這一話題,我跟我的孩子和他們的朋友討論過成年人的定義,他們當時十八九歲或二十多歲。在與他們一起吃了一頓午餐后,我們坐在房子前的院落里,好好地聊了聊。如下,便是我從他們那里獲悉的關于“成年人”的標簽:
· 由你說了算。
· 你能意識到自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并承擔后果。
· 獨立比什么都重要。
· 走在街上時,有那種走到哪里都由你掌控的感覺。
· 能自己做決定。
· 會做飯。
· 購物是做成年人的重要一環。在店里選那些自己想吃的東西。由你自己來考慮購買的食物有沒有營養。你可以一輩子只吃糖果,但這輩子估計會過得既短暫又痛苦。你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但后果要自己扛。
· 知道自己不必做什么。我上大學的第一天知道學校次日安排了迎新會,我當時根本就不想參加,所以我跟著一群玩朋克搖滾的家伙去了電臺。我跟他們說:“我才不想大清早8點就起床,還得做一張傻兒吧唧的海報!”他們所有人都跟我說:“不想做就不做!”我回應他們:“太酷了!好棒!我不用非得做!”
· 做成年人就是擁有一定水平的實際能力,不然至少也是擁有一定水平的規劃能力。
這些孩子和他們的歡聲笑語一度充斥著院子的每個角落,但在他們各奔東西之后,一切又歸于沉靜。縱然我對他們能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非常欣慰,我依然分外想念他們。盡管他們口口聲聲說“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但只要他們來看我,就只能吃我給他們做的飯。
不過,在美國的政策與法律中,還有一些以年齡界定的“成年人事務”。讓我們大致了解一下:
· 18歲:可以為國參戰,甚至為國捐軀。
可以創建一個自己的愛彼迎賬戶。
可以投票。
可以不經父母同意就結婚。
從法律的視角來說,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21歲:可以喝酒、抽煙。
· 25歲:可以租用機動車。(大腦恰巧也是在這個年齡發育完全。)
可以競選議員。
· 30歲:可以競選參議員。
· 35歲:可以競選總統。
不同于這些白紙黑字的行為指標,在非洲的馬拉維,一個叫威廉·坎寬巴(William Kamkwamba)的14歲少年,為了讓村民們不再挨餓,造出了一架發電風車。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區的一個名叫馬拉拉·優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的女孩,則走進校園求學,還致力于幫助其他女孩獲得受教育的權利。這些例子難道不夠說明當事人“成年了”嗎?就讀于馬薩諸塞州格羅頓中學的一個16歲高中生在跟我交流時,認為自己現在憋在一個人跡罕至的林中學校,簡直就是荒廢生命。但我告訴他,別拿自己跟任何其他人比。“梭羅就是在樹林中學習的,”我提醒他,“總有一刻,你能走出樹林,找到人生的意義。”
本書既不打算論證上述一些法規條文的荒謬,也不打算長篇累牘地討論那些年紀尚小便不顧一切的特例。無論你當下手頭在做什么,這都是一種對你進入成年后享受自由、承擔責任的召喚,并無高低貴賤之分。成年人的定義應該適用于每個個體,也應當能經受時光變遷的挑戰,更應經得起不斷變化的社會規范與宏大經濟力量的考驗。于是我想:人生始于嬰兒期,完全依托他人的照料;人生終于衰老期,在去世前也完全依托他人的照料。在這兩端之間那些甜蜜的歲月,便是人的成年時光。如果你夠幸運,這段時光就不會太短。除非有嚴重的殘疾,否則我們都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這差不多就是我所認為的“成年”。
我深知你希望擁有完美的成年生活,但你卻可能在認知何為成年時遭到了誤導。所謂的人生贏家,并不是指考上某所名校,或者從事某份工作、某種職業,更不是擁有多少財富。它與盡善盡美的人生無關,與卓爾不凡的成就無關,與來自眾人的仰慕亦無關。有的人會拿這些有的沒的的標準當作衡量你人生的終點線,但你可千萬別當真。因為根本就沒有什么所謂的終點線。什么樣的工作最值得推崇?你花了時間與心思,挖掘出了自己獨特的興趣和才能,并選擇在這一領域深耕不輟,不斷進步,日臻完美——這種工作,最值得推崇。還有一件事,比工作更重要,那就是如何與人相處。研究證明,在生命歷程中,如果你有幸擁有幾個真正了解你的人,無論發生什么,他們都會愛你、支持你,而你也會對他們報以同樣的態度,那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沒有一份清單能夠總結出成年人該做的所有事情,做一個成年人需要過程,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其間,你需要對很多相互排斥的東西加以平衡。關乎這部分的林林總總,到本書的終章,我們會談及很多,但掛一漏萬,恐怕還有很多內容沒有提及。成人化心智的一個方面,便是讓自己更能適應未知的狀態,在混沌中摸索,繼續前行。你自然而然地就能成年,但過程可能會很曲折。
甚至,你有時候還會渴望重回童年,雖然不至于回到要換尿布或者玩過家家的那個狀態,但起碼還想感受到自己被照顧。雖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但在這一切都有可能的廣闊天地間,你要自己照顧自己,這是不是也有點讓人害怕?沒錯。但就算是怕,你自己也打心眼兒里想去做。如今,你要學會究竟該怎么做。邁向成年的道路,該你踏步而上了。
做成年人的故事常講常新,我是最新的講述者,你是最新的聽眾。之所以要一直把這些故事講出來,就是因為所有人都要從中汲取靈感,學會生存。在你成年之前,沒有人知道你該如何長大。縱然伴隨著糟心事和恐懼感,你依然要隨機應變,繼續成長。我自己有的時候也會害怕,那時,我會看看萌萌的小動物來減壓。但無論你我,都能征服恐懼。當你再度感到恐懼,你也能再度戰勝它。你沒問題!
有這樣一個基本的真相,我深信不疑,那就是:成年有的時候也挺讓人開心的。我敢跟你打個賭——你一定會想做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