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 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具體到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就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改革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要。它是國有企業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在體制、機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所進行的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環節和核心內容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最終要落實到機制改革層面,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投資風險控制機制和內部監督管理機制,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在勞動、人事、分配等方面深化改革。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推動共同富裕的進程中,國有企業的機制改革,特別是市場化經營機制和激勵機制改革,關鍵在于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要能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對企業成果貢獻者都要有激勵。
《共享機制》是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宋志平的一部最新力作。宋志平會長擁有40年的企業管理實踐經驗,近年來著書立說,撰寫了多部管理著作,涉及從政策解讀、公司治理機制,到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數字化轉型等諸多方面,不僅掀起了廣大讀者的學習熱潮,還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宋志平會長的著作記錄和研究了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歷程,探索了其中的規律性路徑,對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競爭力增強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簡稱“研究院”)非常重視有關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專注于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研究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致力于在全球共同話語體系和價值體系下解讀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研究院組織大量人力,加大投入,圍繞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熱點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目前,研究院正在與宋志平會長一起開展國有企業改革方面的合作研究項目,《共享機制》就是該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全書共分為三篇,第一篇從共享理念、共享經濟、共享企業、共享機制和共享型企業家五個方面,構建了完整的共享邏輯體系。第二篇主要是宋志平會長這些年來深度思考的一些問題,比如企業的目的、企業家精神、國有企業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要言不煩,細細品讀可以體會到宋志平會長從分配規則、激勵機制到共享機制等方面的洞見。第三篇選擇了12家企業、科研院所作為共享機制的實踐案例,既有宋志平會長扎根中國建材集團40年工作期間的企業案例,也有他深入了解或走訪過的其他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實踐案例。這些案例聚焦企業、科研院所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的機制設計和實際操作,總結和提煉它們的實踐經驗與內在規律,供廣大企業、科研院所學習和借鑒。
《共享機制》這本書不僅適合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業務骨干閱讀,也適合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科研院所的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閱讀,還可供管理、經濟領域的專業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實踐歷程,啟發新的思路。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會有自己的閱讀收獲。
白重恩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弗里曼講席教授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院長
2023年1月于北京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