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與養父最后晚餐》
- 一把二胡
- 隱形樹
- 2079字
- 2023-05-29 05:09:21
如夢般的過往,孫滬的人生就是一場場夢在延續……開頭是給她造出了一個非常美妙的夢,出生在東方明珠大都市——上海。然而這個夢不是她命里注定的夢,只是她過渡的夢。所有身邊的親人都成了過客,所有環境和溫馨的家都成了陌生。在兩三歲嬰兒時,還來不及大聲叫爸爸媽媽時,對父母的臉面還是模糊期,夢就這樣被擂碎了。夢本來按照孫滬“可憐人”自有可憐人憐香惜玉時,遇上好心人抱走撫養,但這個夢又一次破碎了!養父突如其來的一場災難,使他失去雙手。處于要人照顧,招聘阿姨,阿姨后來竟然成了后媽!還來不及高唱童謠,家庭就出現了后媽,又接著把“可憐人”的夢給撕破了。孫護活生生的被后媽貶到鄉下務農的隊伍里,從一個稚嫩的14歲的少女,摧殘到24歲的大齡老姑娘,在偏僻貧窮的大山溝里,一夢就是十年。這十年來,她從一個高貴鳳凰變成了不如雞的黑戶。
火車在預定的軌道上奔跑,車頭燒起的黑煙在噴出呼嘯,承載著千萬斤貨物默默前行。它的身上多加了一個不屬于它的任務,一位少女在溫暖的南方朝陽里沉沉睡去。也許是真的太累了,她左手提著北方的窩窩頭,右手掌心里緊緊握住還剩下的4元錢??梢砸姷靡粋€落難人在漂泊他鄉時的生活是多么窘迫!
4元錢和幾個窩窩頭,是要面臨一千多公里的日夜之行,還要在途中轉好幾個站,孫滬是否能夠順利爬上另外一趟火車呢?
八十年代初,全國各地都在逐步改變,各行各業的政策都在放寬,鐵路運輸也逐漸繁忙起來。隨著旅客出行的增加,火車貨車更是在半路讓道,有的貨車對貨車也要讓道,有時一停幾個小時,甚至半天。這對孫滬偷爬乘車更是難上加難,路途遙遠,餓飯的餐數增加。上海到廈門一千多公里,光到江西鷹潭的這趟貨車,開開停停就行駛了兩天兩夜。上海到福建廈門都要在鷹潭轉車,因為鷹潭是華南、華北最大的中轉站。廈門島,無論怎么樣,那里有她的家,有養育了她十一年的親人。在貨車上風餐露宿了四天三夜。她手上緊緊握住那4元錢,一路上都舍不得花,想留著去看養父的時候用。
孫滬雖然是被抱養的,但骨子里的孝道教養依然存在。這次上海之行,空手而歸,意味著在往后的日子里因沒有戶口就很難出行了,黑戶不能出門,那么去看養父的次數就少之又少了。貨車終于??吭诤I城市廈門火車站,這里是孫滬的第二個故鄉。她隨養父三歲起就在這座美麗浪漫的島嶼上生活了十一年,這里有她豐衣足食的童年,也是她母校的所在地。親切而美好的回憶撲面而來,
她出了站,走進了菜市場。當孫滬走進火車站職工菜市場時,每個攤位的攤主們都對她投來異樣的眼光。孫滬的穿著打扮很不協調!導致孫滬路過攤位時,攤主們都認為她是乞丐,是叫花子,買不起菜的。孫滬并沒有因落魄的形象降低語氣,她看準了一塊五花肉,堅定霸氣:“老板,砍兩斤。”當老板一刀切,稱了一下,兩斤少兩兩:“就算一塊五吧,秤頭很厚的。”孫滬出手大方,把掌心上握住的錢,全部丟在攤位上,老板見狀連忙和氣道:“一張就夠,一張就夠,收您二元,還找您五毛,請收好!”
孫滬又轉到海鮮攤位上買了四個特大的螃蟹,買了幾樣青菜,提在手上確定足份量。在當時能買四塊錢菜的,是相當有面子的,相當于是富裕的家庭。
孫滬很自信地提著菜,推開了養父家的門:“阿爸,阿媽,您們好!女兒來看您們了,妹妹幾點下班?。课屹I了幾樣小菜,正好過個小年團圓節!”
廈門的十二月二十四小年,也過得很隆重。有條件的家庭也會殺雞殺鴨,買豬肉。后媽第一個接嘴諷刺:“馬上就過大年了,這年頭賺錢不容易。一個大姑娘家,二十四五歲了,兩件像樣衣裝都沒有,整天想著吃喝玩樂,大肉大肉,以后誰敢娶你?一身臟兮兮的,我家雖然窮,但不缺魚肉,不要你假惺惺地來上門孝順!”
孫滬強忍著后媽的陰陽怪氣,立馬陪笑:“知道阿媽辛苦,這么大的家庭全靠您一人操持家務,
今天臘月二十四,掃塵搞衛生,接著晚飯我來做,您多休息一下!”養父聽到這個女人百般惡毒地攻擊孫滬,也是無奈。畢竟這個女人是他的結發夫妻,自己又是殘疾的,這個家也確實由她挑起來的,還幫他生了一個女兒傳宗接代。這是他一輩子要感恩的人,也不好明著偏袒這個養女,只能默默的點頭,向養女示好。
天也黑了,桌子上碗筷擺好了,飯也煮好了。這餐晚飯很豐富,有魚,有肉,有海鮮,還有廈門的“長壽面”。
雖然菜是自己買的,孫滬卻沒有隨意去夾那幾盤好菜。抻出筷子小心翼翼地夾了點青菜吃。因為是在有后媽的桌子上吃飯,所以她很靦腆,很小心。她也頻繁地去幫養父,后媽,妹妹們夾菜。同時,她也是多么想順手夾塊肉放到嘴里,可是她不敢,總感覺有一雙眼睛在暗中監視她。所以每次去幫他們夾菜收回筷子時,會偷偷地把筷子頭放到嘴巴里吸一下,嘗一下筷子頭的肉醬味。
由于養父家是職工房,單位沒有給孫山東家屬配安置房,只有原先的一間,妹妹也是在廚房里搭臨時地鋪睡。這樣一來,等一家人晚飯后,把碗筷洗完了,孫滬就向養父,后媽,妹妹道別了。
出了養父家大門,已是繁星點點,月亮高照了。
臘月二十四小年,廈門火車站職工區還是滿熱鬧的,家家戶戶飄出菜香和歡笑聲,點起光清香祭灶王爺。
晚飯后,孫滬出了養父家的門,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找住的旅館,二是爬火車離開此地。住宿沒錢,只是空想。那么廈門沒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