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朱元璋內心都城老家鳳陽!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為大明國師
- 大奉不良人
- 2083字
- 2023-06-25 13:59:22
實際上,最開始在應天府安定之后,朱元璋就意識到,大明的都城不能在這里。
所以大明建國之后,應天府并沒有成為大明的都城,而只是京師。
從一開始,朱元璋就有意想要遷都,只不過后來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耽擱。
但遷都的事情,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
再后來因為朱標的突然薨逝,就讓遷都這件事情暫時擱淺。
現在朱景主動詢問朱棣關于是否遷都的事情,朱元璋也很想聽聽自己這個兒子到底有什么高見。
在朱景看來,定都的重要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選址至關重要,要考慮的因素有不少。
不管是交通,后勤,還是戰略,風水等,都要考慮在內。
說白了,通過這道考驗,就可以看出來朱棣在全盤謀劃上面的才能到底有多高的水平。
朱棣則是朱元璋主動詢問再次恭敬的回應道:
“父皇,在兒臣看來,大明想要延綿國運必須遷都!”
“哦?”
面對朱棣的回答,朱元璋則是雙眼微瞇,若有所思的笑了笑道:
“老四,怎么說?”
“父皇,當初我聽大哥說過,最開始您建立大明王朝定都的時候,有跟老臣們商議過,備選的地方有金陵,開封,洛陽,北平。”
“后來因為建國初期各種原因,暫時定都金陵,但是您一直對金陵不太滿意,所以并沒有完全確定大明都城就是金陵,而只是暫時的把金陵定位京師!”
“您從洪武三年就開始有了遷都的想法。”
面對朱元璋的詢問,朱棣倒是非常干凈利落的侃侃而談。
這次面對三道考驗,朱棣和道衍雖然說都準備的很充分,但是相對而言,第三道考驗是準備最久,也是商議爭論時間最長的一道考驗。
用道衍的話來說,這三道考驗,并沒有表面那么簡單。
第一道考驗,就是用過往的案例,來檢驗一下朱棣是否有資格成為朱元璋的繼承人。
第二道考驗,則是考驗朱棣是否有朱元璋一般的帝王之心。
第三道考驗,則是朱棣如果成為了皇帝之后,會怎么治理國家。
很明顯,對于朱元璋來說,不管是胡惟庸案,還是削藩,他都沒有想象中那么在乎。
因為這兩道考驗,他完全可以靠著自己的強制手段來鎮壓,但只有遷都一事,一直都是困擾他的大問題。
遷都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廣,而且勞民傷財。
一旦定都選址真的不好的話,或許大明真的就可能像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所以道衍在思考遷都問題上,可謂是下了苦功夫。
朱棣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而又干脆的回應朱元璋,底氣正是來源于此。
在一旁認真聽著的朱景,在聽到朱棣沒有絲毫猶豫,回應遷都是必行之事,也是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朱景的腦海中,則是再次浮現出了,當初看到的史事資料里面,關于朱元璋遷都的點點滴滴。
根據《皇明祖訓·定都》記載,當初朱元璋在定都的時候,就召集元朝諸多老臣問以建都的地方選在哪里合適。
這些老臣,在面對定都一事,也是給出了很多選擇。
或對以關中險固,金城天府,可以作為大明國都。
或對以洛陽,地中四方,貢賦道里均平,可以作為國都。
或對以北京,趙宋古都,可以作為國都。
或對以北平,宮室完全,在這里建都就不用大費周章重新建設宮殿,不用勞民傷財。
還有些回答的則是以建業六朝舊都城,可以作為大明國都。
最后群臣以金陵為首要選擇,因為這里不光是鐘林石秀,南控吳越,又有長江天險。
大明朝時候的長江可比現在的長江寬的多,比任何城墻的防御性都強。
當時雖然朱元璋誅滅了大元朝,但是前元殘余勢力全部跑到了北漠蒙古,還有隨時反撲大明的可能性。
如果定都金陵,前元勢力想要進攻這里,是幾乎不可能的。
很明顯,定都金陵,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對于朱元璋和剛成立的大明王朝,都是有著絕對好處。
只不過在朱景看來,金陵只能暫時作為過度,而不能長期的作為大明都城。
因為金陵雖然有天險長江,幫忙抵御外族入侵,但是同樣的缺點非常明顯。
金陵只適合固守,其政治,軍事,經濟的影響力很難輻射到整個中原,還有就是這里的風水也不是那么好。
大明皇城南高北低,這在風水里面是相當不好的缺陷。
這些都是朱景通過后世對于明朝的史事資料,自己慢慢感悟和總結出來的一些看法。
很明顯朱元璋也是有著同樣的想法。
朱元璋雖然個性比較粗礦,但并不是說他就是不學無術的蠢貨,相反他的戰略眼光非常不凡。
朱元璋很清楚定都金陵的憂患,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把大明都城定都在金陵。
大明建國之后,他也只是把金陵定為京師,為的就是以后遷都做準備。
說實話,在他登上龍椅之后,就不止一次的想要遷都。
在他心目當中最開始最理想的首都就是老家鳳陽,為了能夠遷都鳳陽成功,他率先把鳳陽升級為中都,并且改臨濠府為中立府,寓意為‘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為民’。
關于朱元璋定都鳳陽的典故,朱景是專門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那個時候,才對于這位洪武大帝的國事政務能力刮目相看。
當初朱元璋為了說服群臣,更是引經據典,說堯舜禹雖然沒有在同一個地方建都,但是他們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以各自的家鄉為都城。
既然古之圣君都這么做,那么他朱元璋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效仿先賢大能,以自己的老家臨濠為大明王朝的都城,也是無可厚非之事吧。
只不過誠意伯劉伯溫明確反對朱元璋定都老家的念頭。
“臨濠雖然是陛下的故鄉,但不是建都之地,因為大明很多開國功臣都是老家人,這些人在鳳陽的勢力根深蒂固,如果強行遷都到鳳陽,不利于朝廷統治的穩固!”
PS:不好意思,昨天肚子疼了一個晚上,通宵沒休息,今天腦袋昏昏沉沉的,稍微休息了會兒~~~繼續碼下一章去了~~~